高血壓作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病,不僅患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而且可引起心、腦、腎併發症,是冠心病、腦卒中和早死的主要危險因素。春季很多中老年人血壓控制不穩定,忽高忽低,受精神情緒、生活變化影響明顯。血壓持續高水平可引起頭痛、頭暈、頭頸疼痛,精神情緒變化,失眠、耳鳴、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生活懶散、易疲勞、厭倦外出和體育活動、易怒、神經質等,長期高血壓可引起腎、心和眼睛的病變。春季季節交替,高血壓患者一定要多關注自己的血壓變化,及時做好調整,下面給大家幾條有助於穩定血壓的建議,一起來看看吧
1.改變飲食結構
每天飲食中儘量包含五種蔬菜和兩種水果;
飽和脂肪酸和血壓呈正相關,將總脂肪攝入量從佔總能量的38%~40%降至20%~25%,或將多不飽和脂肪酸與飽和脂肪酸的比值從0.2增加到 1.0,能降低血壓。咱們國人絕大多數以食豬肉為主,而豬肉蛋白質含量較低, 脂肪含量較高,因此,應調整以豬肉為主的肉食結構,提倡多吃魚、雞、兔、牛肉等,大豆蛋白對血漿膽固醇水平有顯著的降低作用,應多加食用哦。
鹽攝入量≤6g/天,若嚴格控制,則應≤4g/天,大致不超過一啤酒瓶蓋。日常膳食中的鈉80%來自烹飪時的調味品和含鹽高的醃製品,包括食鹽、醬油、味精、鹹菜、鹹魚、鹹肉、醬菜等,因此限鹽首先要減少烹呼叫調料,少食各種醃製品。除此之外,要特別注意隱藏在加工食品中的食鹽,如罐頭、快餐食品、方便食品和各種熟食品,選購食品的時候注意檢視標籤,關注包裝上標明的鈉鹽含量,儘可能選擇低鹽食品,逐漸培養吃少鹽膳食的習慣。
2.注意控制體重
儘量使BMI<25kg/㎡,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是評價 18 歲以上成人群體營養狀況的常用指標。它不僅對反映體型胖瘦程度較為敏感,而且與皮褶厚度、上臂圍等營養狀況指標的相關性也較 高。體質指數的計算公式為:BMI=體重(kg)/[身高(m)]2
男性腰圍<90cm;
女性腰圍<80cm;
過重者減體重和避免肥胖是防治高血壓的關鍵策略,要改變長期的不良飲食習慣,多吃水果、蔬菜、粗糧、雜糧等穀類製品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攝入量;少吃肥肉和葷油、油炸食品、糖果、甜點和含糖飲料以降低脂肪和單糖、 果糖的攝入量;改變不良進食行為,放慢進餐速度,細嚼慢嚥、不狼吞虎嚥,少吃或不吃巧克力、炸薯片、甜點等高能量零食。
3.增加體力活動
有規律的有氧運動可以預防高血壓的發生,規律的運動可降低高血壓病人的收縮壓5~15mmHg,舒張壓5~10mmHg。理想的情況是中等強度的鍛鍊,累計150~300分鐘/周或高強度鍛鍊,累計75~150分鐘/周;增強肌肉運動2天/周。
運動注意循序漸進,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決定運動種類、強度、頻度和持續運動時間,可選擇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氣功、舞蹈等專案。運動強度須因人而異,一般來說,50%~70%的最大心率範圍的運動是安全的,計算最大心率可用220減去年齡,中等強度的運動可用180減去 年齡,或60%~80%的最大心率的運動量,低等強度的運動為40%~60%的最大心率運動量; 運動頻度一般要求每週3~5次,每次持續20~60分鐘。
4.控制壓力
精神壓力對血壓的升高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流行病學研究顯示精神緊張、壓力大的職業人群血壓水平較高,平時注意保持心態平和,避免發火或壓力過大;時常與朋友家人聊天、共同散步,減輕精神壓力、保持心理平衡。
5.其他注意事項
不要私自停用控血壓藥物或改變藥量;
戒菸,尼古丁可以讓中樞神經和交感神經興奮,讓心率加快。與此同時,也能促使腎上腺大量釋放出一種叫兒茶酚胺的物質,這種物質能收縮小動脈,增加外周血管阻力,導致血壓升高。
限制飲酒過量,每天不超過2標準杯(≈28g酒精),飲酒會增加患高血壓卒中等危險,而且飲酒可增加服用降壓藥物的抗性,故提倡高血壓患者應戒酒。
避免熬夜,如果晚上睡不好,夜間血壓會因為交感神經不能得到較好的休息,甚至因為失眠引發焦慮,進而造成血壓上升。
高血壓屬於生活方式病,出現波動也提醒我們要嘗試改變一些不良生活習慣,為了健康,一切改變都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