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抗“疫”之戰持續

本土新增病例多日為“0”

治癒人數也越來越多

但我們仍不能掉以輕心

中醫認為

“正氣存內,邪不可幹;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

只有當體內正氣旺盛

臟腑、經絡、氣血的功能活動

平穩有序地進行

外邪才難以“趁虛而入”

反之

正氣虛弱則易感外邪而發病

疾病的症狀表現

便是體內正氣與邪氣激烈鬥爭的體現

常言道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即使治癒的患者

正氣也被大量消耗

抵禦外邪的能力差

在疫毒較盛的環境下

依然容易再次感染

因此無論是平素體質虛弱

或病後治癒者

機體狀態的調整十分重要

體質虛弱、病後正氣耗傷者

可灸關元、足三裡等穴位

調理臟腑功能

提高抗病能力

或在專業中醫師辨證指導下

內服黃芪、半夏、黨蔘、陳皮、砂仁等中藥

恢復元氣、培元固本、補脾益肺

給大家介紹幾個

中醫病後調養方法

一起用起來

飲食調

飲食應注意“顧護脾陽”

少吃油膩生冷食物

可多吃辛、甘、微溫之品

適當吃些生薑、大蒜、牛肉等溫性食物

驅散體內陰寒

推動陽氣升發

增強正氣的抵禦能力

多喝水、多飲茶以潤肺

減少感冒的發生

家常可選紫蘇水、橄欖汁、百合粥等

病癒者每天需多元化的飲食補充營養

飲食宜清淡忌油膩

增加肉、魚、大豆、蛋類食品及深綠色蔬菜攝入

可在專業中醫師指導下

適當服用補益之品(忌補益太過)

扶助正氣

輔助身體康復

心情調整

中醫認為

春天屬木,與肝相應

人容易產生情緒波動

此時更應注意平和“肝氣”

戒躁戒怒、忌抑鬱

不輕信謠言

不過度關注網上資訊

不自我代入“症狀”

因居家隔離較長時間的朋友們

可能伴隨有部分情緒抑鬱、焦慮等情況

產生沮喪、恐懼的心理

不良情緒亦可影響病情

當發病或病後心情鬱悶、恐懼時

可適當進行身體舒展運動

向親朋好友傾訴宣洩

或積極尋找專業人士幫助

及時調整心態

必要時可以食用百合、黃花菜等疏肝解鬱

調整生活習慣

春季萬物生長

病原微生物容易繁殖與傳播

本易多發流行性疾病

此時少出門、勤通風、勤洗手

可有效減少感染

立春後氣候乍暖還寒

不應過早減少衣物

尤其老幼體質虛弱者

應重視頭、腳、頸、手的保暖

防止“風邪”侵襲引發感冒

還要注意規律作息

讓體能得到充足的恢復

病後不宜過早、過度勞作

可適當泡腳

或進行一些簡易的舒緩伸展運動

如八段錦等

促進經絡氣血迴圈

調節機體免疫

“養兵千日,用兵一時”

培養“正氣”

增強自身免疫力

是有效防止感染的關鍵

日常大家應學會藉助中醫小知識

通過自身力所能及的行動

來維持機體健康狀態

和病邪說拜拜

來源:微信公眾號“中國青少年媒體協會”(ID:zqqsnxmtxh),本文專業知識由福建中醫藥大學李燦東教授、福建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三人民醫院陳淑嬌主任醫師提供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糖尿病患者適合喝哪些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