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現今,醫療水平空前提高,先進的醫療技術挽救了不可計數的人的生命。國人的預期壽命空前延長,然而,許多老年人卻疾病纏身,失能失智者多。

2015 年,中國老齡委公佈的中國失能與半失能老年人數是4063萬人,預計到2020年僅失能人數即達4190萬人,估計到2030年將達到6170萬。

在少子化的當今,龐大的失能老年人群,給家庭、社會造成了極大壓力。已成為當前必須解決的嚴重社會問題。

中國老年人患病者多,失能者多,這是什麼原因呢?一個重要原因,是在"吃"上出了問題。

早在三十年前,營養學家就已經發現,並向我們敲響了警鐘。

中國傳統膳食有別於歐美西方膳食,有主食和副食之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動物性食物為輔。具有"四多兩少"的特徵,即穀物主食多,副食中蔬菜多、瓜果多、豆製品多和肉食少、油脂少。"四多兩少"的膳食結構保證了中華民族數千年的昌盛繁衍。

現代的很多研究都表明,如中國傳統膳食那樣以素為主的膳食結構,有利於防止疾病和延年益壽。

三十年前由世界頂尖級的美國著名營養學家坎貝爾敎授主持的《中國健康調查報告》研究,是諸多研究中研究專案最全面和影響最大的一個。

坎貝爾敎授的此項研究被營養學家們譽作有史以來流行病學研究的巔峰之作。此研究始於1983年,終於1989年。在中國69個県開展,專案有人群膳食、疾病發生率與致死率調查、實驗室檢查等。坎貝爾教授將研究結果同當時的高動物蛋白質、高脂肪、低纖維素的美國膳食比較。結論是:後者為導致許多慢性疾病發生的罪魁;中國的以植物性為主的膳食最有利於健康。

然而,從上一世紀90年代開始,隨著中國食品市場的日益豐盛,現在的七十歲以上的老人所吃飯食,同三十年前相比,葷食普遍越來越多,素食越來越少。傳統的"四多兩少"的膳食特徵逐漸消減,居民動物性食品消費量逐年增加,飲食西化傾向越來越嚴重。與膳食結構改變相伴隨的,便是三十餘年來中國居民慢性病發生率的快速增長。

以高血壓病為例,上世紀80年代中國居民的發生率為7.7%,2014年上升到 18.8%,現在則為33.5%;60歲以上老人的發生率為54%,每兩個人即有一名高血壓病患者。

不只是中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當下,飲食西化成為世界各國比較普遍的現象。為此,營養學家們斷言:如果發展下去,後果不堪設想。

日本著名的長壽學家家森幸男博士考察了世界上很多長壽地區。1988年他去南美州的卮瓜多爾的長壽鄉比爾卡班巴,發現那裡的居民無一人患心臟病。14年後,他再次造訪,看到追求"長生不老"的美國人大量湧入,不僅破壞了那裡原本的世外桃源般的環境,還把西方的飲食方式帶去。居民吃的肉類食品、油脂與鹽量成倍增加。以往很少看到肥胖的男女,已經變成每兩個人就有一人肥胖者,心臟病和高血脂症患者比比皆是。14年來,因為疾病,當地民眾的壽命縮短了十年。

有人估測,心腦血管病使中國居民減壽10.5年、癌症減壽5年。如若避免這兩類疾病,就將使中國人口預期壽命增加15歲。心腦血管病與腫瘤發生率快速增長,是同不良的生活方式和飲食西化有關。而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和堅持合理營養並不難。所以說,這兩類疾病在很大程度上是可以預防的。因此,如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堅持合理營養,上海人和北京人少患和不患心腦血管病與癌症,平均預期壽命就將超過90歲。

本文的結論是:從合理營養入手,減少心腦血管病等慢性病的發生,堅持中華民族傳統膳食,力戒飲食西化,能大大減少老年人發生失能失智的風險,還能在延壽的同時提高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即便已經病了,也是能夠控制的,患病的老年人並非不能帶病享受快樂生活。

劉政 主任醫師'。從事營養保健工作30餘年,出版專著九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春季養生湯,常喝這道湯,讓身體更加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