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與長壽是人們的共同願望。如何抗衰老則是當前急需解決的課題。正因有此認識,中華民族的祖先,數千年來在中醫藥理論指導下,積累了無數寶貴的實踐經驗,產生了具有民族特性的中醫養生方法。
在中國古代的文獻中,常將自然壽命稱之為“天年”。究竟人類應當享有的自然壽命是多少呢?《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靈樞•天年篇》亦云“人之壽百歲而死”;《老子》則提出“人生大期,以百二十為限”;《尚書•洪範篇》載“一曰壽,百二十歲也”。可見中國古代醫家、學者對人類“天年”的限度定在100~120歲之間。現代科學家對人類自然壽命的各項研究結果也表明,人類的自然壽命應當在120~150歲之間。然而,現在世界各國的平均壽命仍然未能超過百歲大關,因此,抗衰老的研究已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醫療和科學界的重要研究課題。
一. 衰老的原因和學說
1. 中醫學病因觀
(1) 生活失於規律:《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明確指出:“法於陰陽,和於數術,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勞作,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相反,若長期違反規律生活,必然加速機體老化。“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矣。”歸納起來有以下幾方面原因:飲食失節(過飢過飽及偏食)、飲酒過多、勞逸失常、房勞過度。
(2) 情緒失於調節:中醫學認為,精神活動是臟腑功能活動的主宰,情志調和則內臟機能平衡協調。若情志失常,如七情太過,則損傷內臟機能。《素問•舉痛論》說:“喜傷心、喜則氣緩,怒傷肝、怒則氣上,思傷脾、思則氣結,悲憂傷肺、悲則氣消、憂則氣鬱,恐傷腎、恐則氣下。”
(3) 體質和環境條件:漢代名醫王充的《論衡•氣壽篇》指出“強壽弱夭,謂稟氣渥薄也,夫稟氣渥則其體強,體強則壽長;氣薄則體弱,體弱則命短”。中醫學的“六淫”致病(風、寒、暑、溼、燥、火)說明了環境與疾病的關係。
2. 西醫學病因觀
(1) 遺傳因素:遺傳是決定一個物種衰老過程和壽命長短的主宰因素。人類壽命長短與遺傳的關係主要表現在:A.雙親壽命長者,子代壽命亦長。B.劣性遺傳可影響後代壽命。C.性別不同壽命亦不同:女性壽命高於男性。
(2) 環境因素:A.放射性物質和毒物:廢水、廢氣、農藥、化學藥品等。B噪聲:噪聲可損害人體中樞神經系統,,當音量達到95分貝時,人的舒張壓就會升高,影響生理功能.C.溫度:人類生活的氣溫以20℃最適宜,過熱過冷都會影響人體的代謝。D.Sunny和空氣:過多的照射Sunny會損傷人體,空氣被汙染會導致缺氧。
(3) 社會因素:人與社會是緊密聯絡的,社會制度、經濟情況、家庭關係和職業性質等都能影響人類的壽命。而社會的發展和醫療技術條件的改善都使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
(4) 精神因素:長期的壓力、抑鬱、緊張等不良情緒都會加速人體的衰老。
(5) 運動鍛鍊:適度而有規律的體育鍛煉是防早衰的良好措施,而缺乏鍛鍊則人體機能得不到強化。
(6) 營養因素:飲食營養不合理可出現各類症狀,從而使機體老化。
3. 中醫衰老理論
(1) 陰陽失調:人的正常生理活動,是陰陽兩者保持對立統一、平衡協調的結果,《素問•寶命全形論》雲:“人生有形,不離陰陽。”《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記載:“能知七損八益,則二者可調,不知用此,則早衰之節也。”可見,陰陽失調能導致衰老,而調節陰陽就有抗衰老的作用,陰陽平衡則健康長壽。
(2) 氣血虛損:氣與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物質基礎,氣血執行正常,人就健康長壽。《壽世保元》說:“血氣者,乃人身之根本也,氣取諸陽,血取諸陰,血為榮,榮行脈中,滋養之義也。陰陽相貫,血榮氣衛,常相流通,何病之有?”明確指出了長壽的關鍵在於氣血。
(3) 神虛精耗:精、氣、神為人身“三寶”,在人體生命活動中有極其重要地位。精是生命起源和生長髮育的物質基礎,《素問•金匱真言論》說:“夫精者,身之本也”。“精神內守,病安從來”,精神充則思維靈敏,臟腑功能協調而健康,若神虛精耗,則“五臟六腑皆搖”,必然早衰。
(4) 臟腑虛衰:《靈樞•天年》中明確指出了人體衰老之因在於五臟(心肝脾肺腎)皆虛。 而腎臟虛衰和脾胃虛衰更占主導地位。中醫認為,腎為先天之本,是人體活動的根本,腎藏精,主孕育生殖和生長髮育,腎之元氣強弱關係著人體的衰老程度。漢代張景嶽將早衰歸之於腎陽虛,認為“腎陽衰為亡身之漸”。金元時期朱丹溪則將早衰歸之於腎陰虛,認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陰亡則衰老漸至。脾為後天之本,乃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生長髮育維持生命物質的供給庫。若脾胃虛弱,則可致早衰。金元時期李東垣的《脾胃論》非常強調治病延年先養脾胃。
4. 西醫衰老理論
現代的衰老理論比較多,但是比較公認的理論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1) 磨損和傷害理論:德國科學家奧格斯特•威士曼博士1882年所提出,認為機體細胞的磨損是由於過度的使用和濫用所造成的。如肝、胃、腎、面板等器官的損耗是由於飲食和環境中的毒素所造成的。
(2) 神經內分泌理論:這是由丹爾曼博士提出的理論主要是從神經內分泌系統的變化來探討衰老過程。神經內分泌系統控制著激素和其他活體物質的釋放,激素是修復和調節機體功能的關鍵物質,其水平的高低對健康有著重要作用。
(3) 基因控制理論:該理論認為,人的衰老是先天設計好的,它集中於探討脫氧核糖核酸的基因編碼在人類衰老過程中的作用。人生來就有一個獨一無二的基因編碼,先天地決定了人的體質和大腦功能的特定型別。遺傳基因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人體的衰老速度和壽命。
(4) 自由基理論:科學家傑斯曼在1954年首次提出,哈曼博士又發展了該理論。認為人體在生命活動中必然會產生一些自由基,這些自由基與體內某些成分發生反應,對機體造成損害,引起衰老。自由基是指帶有一個以上不配對電子的分子或原子的總稱。,體內自由基過多時,會破壞細胞及其重要成分,還可使機體出現氧化,導致衰老。
二. 中醫對五臟衰老的預測
腎衰先兆:耳聾、發落、牙掉、骨缺鈣(腎主骨,腎開竅於耳)
肝衰先兆:眼花、筋轉動不靈活(肝主筋,開竅於目)
脾衰先兆:脣痿,食不香,肌肉漸縮(脾主肉,開竅於口)
心衰先兆:舌不靈,血脈不利(心主血脈,開竅於舌)
肺衰先兆:皮毛枯,嗅失靈(肺主皮毛,開竅於鼻)
三. 中醫抗衰老的原則和具體方法
1.未病先防、未老先養
未病先防的思想是中醫學的重要理論之一,《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指出:“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不亦晚乎?”從廣義來說,中醫學所有的養生防老的方法都是以預防疾病、保健益壽為目的的。歷史上有大量文獻都涉及到未病先防、未老先養的思想和方法。人的生命過程有生、老、壯、老、已幾個階段,養老防衰應當從青中年期就開始實行,。
2.生活有節、怡情修志
《黃帝內經》中明確指出:“法於陰陽,和於數術”,“起居有常,飲食有節,不妄勞作,故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中醫抗衰老強調飲食有節、起居適宜、心神舒暢、睡眠安穩,順應四時的養生方法。
精神養生:早在春秋戰國乃至更早以前,諸子百家就有較精闢的論述。其中《管子》將善心、定心、全心、大心等作為最理想的心理狀態,以這些作為內心修養的標準。具體地說是三點:一是正靜,即形體要正,心神要靜,如能這樣,就有益於身心;二是平正,也就是和平中正的意思,平正的對立面,就是“喜怒憂患”;三是守一,就是說要專心致志,不受萬事萬物干擾則能心身安樂。老子在《道德經》中指出的“見素抱樸,少私寡慾”。《黃帝內經》中亦主張“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淡虛無”、“志閒而少欲”,並強調“七情”(喜怒憂思悲恐驚)切忌過激,心神內守,少貪節慾,《紅爐點雪》則強調說:“若能清心寡慾,久久行之,百病不生。”事實證明,只有少私寡慾,精神才能守持於內。?《太上老君養生訣》裡說:“且夫善攝生者,要先除六害,然後可以保性命延駐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聲色,三者廉貨財,四者損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六害不除,萬物糾心,神豈能內守?”《遵生八箋》中還提倡鑑賞書畫、文房四寶、各種花卉及遊覽、登高等活動,以陶冶精神,實為當今旅遊、登山以健心身觀點的理論之源,至今仍給我們以方法論啟迪。
飲食養生:《漢書·酈食其傳》說:“民以食為天”,這說明飲食是保證生存不可缺少的條件。而飲食養生要遵循幾個原則,(1)飲食有節:一是飲食要適量。這是說人們吃東西不要太多,也不要太少,要恰到好處,飢飽適中。《黃帝內經》中說:“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博物志》說:“所食逾多,心逾塞,年逾損焉。”二是飲食應定時。“不時,不食”,這是孔子的飲食習慣,即不到該吃飯的時候,就不吃東西,這是正確的。清代馬齊《陸地仙經》中提到:“早飯淡而早,午飯厚而飽,晚飯須要少,若能常如此,無病直到老”。(2)五味調和: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這五種型別的食物,中醫認為,味道不同,作用不同。如酸味有斂汗、止汗、止瀉、澀精、收縮小便等作用,像烏梅、山楂、山萸肉、石榴等;苦味有清熱、瀉火、燥溼、降氣、解毒等作用,像桔皮、苦杏仁、苦瓜、百合等;甘味即甜味,有補益、和緩、解痙攣等作用,如紅糖、桂圓肉、蜂蜜、米麵食品等;鹹味有瀉下、軟堅、散結和補益陰血等作用,如鹽、海帶、紫菜、海蜇等;辛味有發散、行氣、活血等作用,如姜、蔥、蒜、辣椒、胡椒等。因此,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黃帝內經》就已明確指出:“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說明五味調和得當是身體健康、延年益壽的重要條件。
睡眠養生:中醫養生名著之一《養生三要》裡說:“安寢乃人生最樂。古人有言:不覓仙方覓睡方……睡足而起,神清氣爽,真不啻無際真人”。可見,睡眠對於人來說,是多麼的重要。祖國醫學歷來重視睡眠科學,認為“眠食二者為養生之要務”,“能眠者,能食,能長生”。科學研究證明,良好的睡眠能消除全身疲勞,使腦神經。內分泌、體內物質代謝、心血管活動、消化功能、呼吸功能等能得到休整,促使身體各部組織生長髮育和自我修補,增強免疫功能,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所以有“睡眠是天然的補藥”的諺語。《黃帝內經》提到:“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寐”。按照《黃帝內經》睡眠理論,夜半子時(23~1點)為陰陽大會,水火交泰之際,這個時候稱為“合陰”,所謂“日入陽盡,而陰受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日合陰。”所以夜半應長眠、深眠(在子時之前入睡為宜),因為陽盡陰重之故。當代著名中醫學家楊力按此理論提出了睡子午覺的方法,即子時大睡,午時小憩。
環境養生:環境因素自古以來就非常受到人們重視,如《黃帝內經》裡就有明確的記載:“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其故何也?歧伯曰:高下之理,地勢使然,崇高則陰氣治之,汙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非常清楚地指出了:若是居住在空氣清新。氣候寒冷的高山地區的人多長壽,居住在空氣汙濁、氣候炎熱的低窪地區的人多短壽。可見,居住地方的水土、氣候環境對人體的健康長壽是非常重要的。此外,陰虛之人適合向北、背日、海邊、河邊、湖邊、樹多處居住,陽虛之人適合向南、向日光、向東方處居住。社會環境同樣和人們的身體狀況緊密關聯。如《黃帝內經》裡就指出:“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始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非常明確地闡明了診治疾病要注意社會心理因素的影響。
四時養生:著名明代大醫學家張景嶽所說;"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說明人體五臟的生理活動,必須適應四時陰陽的變化,才能與外界環境保持協調平衡。自然界四時氣候的變化對人體的生命活動皆產生極大的影響,人們必須順時養生。所謂順時養生,即是在祖國醫學“天人相應”理論指導下,按一年四季氣候陰陽變化的規律和特點。調節人體,從而達到健康長壽的一種方法。四時養生必須遵循的原則:(1)“虛邪賊風,避之有時” 所謂“虛邪賊風”,是泛指不正常的氣候變化和有害於人體的外來致病因素,正如高世拭解釋說:“四時不正之氣,皆謂之虛邪賊風”,也就是風、寒、暑、溼、燥、火,因為這六種邪氣皆能致病,故須及時地躲避它。(2)“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春夏之時,自然界陽氣升發,萬物生機盎然養生者就應該充養,保護體內陽氣,使之充沛,不斷旺盛起來,不要做損害體內陽氣的事;而在秋冬之時,萬物斂藏,此時養生就應順應自然界的收藏之勢,收藏體內陰精,使精氣內聚,以潤養五臟。春天應陽主要體現在:“晚睡早起”,夏天養陽主要體現在:“夜臥早起”,秋天養陰主要體現在:“早臥早起”,冬天養陰主要體現在:“早臥晚起”。(3)要注意“五臟應五時” 中醫學認為,肝主春、心主夏、脾主長夏、肺主秋、腎主冬,其含義是說春天肝臟功能旺盛、夏天心臟功能旺盛、長夏脾臟功能旺盛、秋天肺臟功能旺盛、冬天腎臟功能旺盛。因此在養生上就要有側重點,即春天要注意養肝,夏天要注意養心,長夏要注意養脾,秋天要注意養肺,冬天要注意養腎。(4)在換季時節要特別注意養生 這裡所說的換季,不僅只指春、夏、秋、冬四個大季節的轉換,即使是小的節氣變換時也要注意養生。在節氣前後思想上要做好準備,應儘量避免情緒衝動,做到情緒穩定和樂觀。在生活起居上宜謹慎,如按時睡眠,不要太勞累;飲食上不過飽過飢,要有規律;及時增減衣服,謹防六淫邪氣侵犯人體。大便應保持通暢,避免大便乾燥。
3.鍛鍊按摩、持之以恆
氣功:氣功是在中醫養生理論指導下產生的一種祛病延年的身心鍛鍊方法,氣功又分動功與靜功兩大類,前者也叫外功,後者也叫內功。外功以內功為基礎,靜極才能生動,所謂“內練精氣神,外練筋骨皮”,精氣神充足了,筋骨才能強壯。靜功並非靜止,而是“外靜內動”,是機體的特殊運動狀態。無論靜功還是動功,都離不開調心、調息、調身這三項練功的基本手段,也就是意守、呼吸、姿勢三個環節。它通過自我調控意念、呼吸和身軀、來調整內臟活動,加強自身穩定機制,從而達到祛病益壽的目的。氣功區別於一般體育鍛煉有兩個特點:一是強調內因的整體療法,二是不耗能而儲能。一般來說,身體瘦弱者,宜先練內養功,待體壯以後,再練站樁功、行功和各種動功。體胖者,宜用強壯功、站樁功、行功等;高血壓者,可練鬆靜功及內養功;胃腸病等消化系統疾患及肺結核等,可選內養功;神經衰弱、陽痿、遺精、早洩等,應選強壯功,配合保健功。總之,應根據中醫診斷,分清自己的身體偏於陰、陽、寒、熱、虛、實哪種狀態。
導引:導引也是中國古代形成的一種獨特的強身延年的鍛鍊方法,具有身心並練,內外兼修的特點。其主要作用是“導氣令和,引體令柔”,使人體精氣充盈、血脈流通。其分類有的以調息引氣為主,有的以運動肢體為主(如道家的“老子導引四十二勢、”“赤松子導引十八勢”;釋家的“婆羅門導引十二勢”等)。
按摩:按摩,就是用手在人體面板、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種手法,達到保健、治病的目的。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按摩在中國也有悠久的歷史,《黃帝內經》中就指出:“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及得復。”說明在秦漢時期推拿已成為醫療和養生的重要手段。晉代葛洪所著《抱朴子·內篇·遐覽》中曾提到有《按摩導引經十卷》,著名醫學家孫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導引,他在《備急千金要方·養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後百病併除,行及奔馬,此是養身之法。” 按摩具有簡便易行,無副作用,適應症多,療效好的特點。其主要作用是疏通經脈、調和氣血,加強臟腑功能而祛除疾病。具體方法有頭面按摩、全身按摩、穴位按摩等多種。常用抗衰老穴位有:湧泉、百會、勞宮、足三裡、三陰交、腎俞、內關、合谷、命門、關元、大椎等。常用抗衰老經絡按摩路線:沿腎經(從足底湧泉穴--›內踝--›沿小腿內側--›大腿根--›小腹);沿膀胱經(從後背上部--›後背中部--›後背下部);沿督脈(背部尾尖--›會陰--›背部脊柱--›上行--›頸項--›後腦--›癲頂);沿任脈(會陰--›上行小腹--›肚臍--›上咽喉--›口脣--›眼睛)。
4.藥食相兼、鍼灸相配
藥養:藥養,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運用中藥來養身益壽、美容潤膚。歷代許多中醫藥書籍記載有各種抗衰老方藥。中藥抗衰老的常用方藥敘述如下:
a.烏須黑髮
中醫學認為:“發為血之餘”。鬚髮烏黑是人體氣血旺盛的表現 ,鬚髮枯黃或早白,乃氣血虧,為早衰的一種徵兆。烏須黑髮的治療 原則,意滋陰養血為主。常用藥物如何首烏、地黃、女貞子、桑椹、 墨旱蓮等。常用成方有二至丸、扶桑丸、桑椹膏、七寶美髯丹等。
b.聰耳明目固齒
中醫學認為“耳為腎竅”,“目為肝竅”,“腎主骨”,“齒為 骨之餘”。老年人多肝腎不足,每見耳目不聰,齒搖脫落等衰老症象 。常用補肝明目、補腎聰耳、固齒等法治之。補肝明目的常用藥物如枸杞子、甘菊花、羊肝等。常用成方有杞 菊地黃丸、羊肝丸、明目地黃丸等。補腎聰耳的常用藥物有磁石、胡桃肉等。常用成方如耳聾左慈丸 ,即由六味地黃丸加柴胡、靈磁石等而成,為治腎虛耳聾的代表方。固齒的常用藥物有補骨脂、牛膝等。常用成方如六味地黃丸(為抗 衰老的基礎方)、玉女煎等。
c. 安神益志
老年人大多健忘少寐,或倦睡早醒,此乃腦力衰退所致。治宜健 腦、安神、益志。常用藥物有人蔘、茯苓、蓮蕊、龍眼肉、夜交藤、遠志等。常用成方有定志丸等。
d. 保養心肺
心與肺是人體中的重要臟器。老年人多心肺不足,每見咳喘短氣 、胸悶心痛等症狀。治宜保養心肺法。常用藥物有丹蔘、人蔘、麥冬 、玉竹、五味子、瓜蔞等。常用成方如丹蔘飲、生脈散、三才丸、固 本丸、八仙長壽丸等。
e. 健脾和胃
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人身所需的營養物質,大都要 靠脾胃消化吸收而來。老年人多脾胃薄弱,飲食減少,大便失調。治 宜健脾和胃。常用藥物有蒼朮、白朮、陳皮、谷芽、麥芽等。常用成 方有四君子湯、六君子湯、扶老強中丸、理中丸、附子理中丸、不老 丹、長壽丸、白朮丸等。
f. 調補氣血
氣與血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物質。老年人多氣血衰少,精 神差,不耐勞,抵抗力低,易患病。平時就應益氣養血,扶正固本。 益氣的常用藥物有黨蔘、黃芪、太子參、炙甘草等。常用成方如四君子湯、保元湯等。補血的常用藥物有阿膠、地黃、當歸、川芎、仙鶴草、紅棗等。常用成方如四物湯、八珍湯、十全大補湯、龜鹿二仙膠 等。
g. 調和陰陽
人身貴乎陰陽相對平衡,維持著人體的健康。若陰陽失調,則易於衰老。老年人見舌紅、口乾等症,為陰虛體質,治宜養陰為主。常用藥物有地黃、龜板等,常用成方如六味地黃丸、大補陰丸等。若見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者,為陽虛體質,治宜溫陽為主。常用藥物有桂 枝、附子、鹿茸、仙靈脾等,常用成方如腎氣丸、十補丸等。
h. 填精補髓
精髓是人身生殖能力和生命活動力的根本。精髓虧損,就會出現未老先衰。老年人大都精髓不足,體力衰退。欲卻病延年,宜填精補 髓法。常用藥物有黃精、肉蓯蓉、菟絲子、巴戟肉、紫河車、鹿茸、 紫石英、陽起石等。常用成方如二精丸、黃精丸、黃精地黃丸、斑龍 丸、補髓丹、全鹿丸、二至丸等。
i. 固下元,潤二便
老年人多下元不足,二便失調,治宜固下元法為主。常用以固下 元的藥物有益智仁、補骨脂、桑螵蛸、金櫻子等。如大便經常溏薄,或五更洩瀉者,可選用四神丸常服;若腸中乾燥,大便祕結不爽者, 可常服黑脂麻、胡桃肉等。如果小便短頻,或有餘瀝者,可選用縮泉丸等方。若精氣不固,男有遺洩,女有帶濁者,可常服水陸二仙丹(金櫻子、芡實)、金鎖固精丸等方,以固下保元而止遺洩。
j. 強筋骨,袪風氣
老年人多肝腎不足,腰膝疼痛,筋骨無力。“肝主筋”、“腎主骨”、“腰為腎之府”。補肝腎、壯筋骨為主要治法。若兼風病者,宜加袪風氣藥。常用藥物有杜仲、續斷、桑寄生、懷牛膝、木瓜、石斛、萆薢、豨籤草等。常用成方如青娥丸、金剛丸(肉蓯蓉、菟絲子、 萆薢、杜仲)、豨籤丸、還少丹等。
食養:食養,又稱藥膳,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將選定的中藥與食物相配合,經烹調而成藥膳以抗衰老。歷來就有“藥補不如食補”的說法。食養分為四大類,分別是滋陰類、壯陽類、益氣類、補血類;分別用於陰虛、陽虛、氣虛和血虛的症狀。也可分為養心類、滋肝類、健脾類、補肺類、補腎類;藥膳是隨著中國飲食文化和中醫學文化的發展而逐漸發展起來的,注重整體觀念,強調辨證論治,以調整人體的陰陽平衡為目的。常用於藥膳配方中對人體具有滋補作用的中藥有:人蔘、冬蟲夏草、黃芪、山藥、白朮、天麻、茯苓、甘草、當歸、首烏、黃精、核桃、芝麻、大棗、熊掌、燕窩、烏梢蛇、甲魚、意仁、蓮子、蜂蜜、枸杞子、銀耳、龍眼肉、蜂皇漿等。
鍼灸保健: 針刺保健,就是用毫針刺激人體一定的穴位,以激發經絡之氣,使人體新陳代謝旺盛起來,從而起到強壯身體、益壽延年的目的。此種養生方法,就是針刺保健。針刺保健與針刺治病的方法雖基本相同,但著眼點不同,針刺治病著眼於糾正機體陰陽、氣血的偏盛偏衰,而針刺保健則著眼於強壯身體,增進機體代謝能力,旨在養生延壽。也正因為二者的著眼點不同,反映在選穴、用針上亦有一定差異。若用於保健,針刺手法刺激強度宜適中,選穴不宜多,且要以具有強壯功效的穴位為主。保健灸法是中國獨特的養生方法之一,不僅可用於強身保健,也可用於久病體虛之人的康復。所謂保健灸法,就是在身體某些特定穴位上施灸,以達到和氣血、調經絡、養臟腑、延年益壽的目的。 具體灸法有艾炷灸、艾卷灸、溫鍼灸。
綜上所述,中醫抗衰老研究無論從理論上還是方法上都有著極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在現代生活緊張節奏壓力下,不少人因為不懂得如何科學的保健而早衰甚至“過勞死”,如果懂得科學預防來維護健康,那我們的壽命無疑會延長。中醫在抗衰老研究方面有其獨到之處,只有通過我們不斷地學習併發揚它的精髓,才能使祖國醫學綻放出絢麗的光彩。。
參考文獻:(1)周立峰 抗衰老飲食與保健 ,昆明,雲南科技出版社,2004
(2)Robert Goldman博士Ronald Klatz博士 抗衰老革命,瀋陽,遼寧科技出版社,2005
(3)白永波 孫光榮 中醫養生大全,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1990
(4)孫睦 高普 自組織理論與中醫抗衰老研究 中華中西醫雜誌 2003,5
(5)楊力 楊力養生23講,北京,北京科技出版社,2004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 resist senescence
Abstract: Anti-ageing is a research topic that both the “Western”and “Chinese” medical practitioners are keen of. This paper will present the findings (based on the research of some Chinese medical practitioners angle)on the reasons of anti-ageing, specifically present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for anti-ageing Chinese medical approach. And in particular,described in details the specific anti-ageing’ effect and principles in areas such as:spirit, diet, sleep, envronment, chang of seaons, excise, Chinese herbs, acupuncture etc.
本文曾發表在《浙江中醫藥大學學報》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