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精神養生是中醫養生學裡極為重要的內容之一,是在中醫“形神一體”觀的指導下,根據個人的形神氣質型別,綜合運用各種調神的方法,保持心身處於健康的狀態。

養生尤重養心

喜、怒、憂、悲、思、恐、驚,謂之七情。七情通於五臟:喜通心,怒通肝,憂通肺,悲、思通脾,恐通腎,驚通心與肝。七情太過,則傷五臟,如怒傷肝、喜傷心、思傷脾、憂傷肺、恐傷腎等。七情內傷,則有所虧損,治療不易。

《內經》曰:“百病生於氣,喜則氣緩,悲則氣消,寒則氣收,熱則氣洩,恐則氣下,憂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怒則氣逆。”

“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靈樞·口問》)

生氣的壞處

氣水實驗: 美國 斯坦福大學 愛爾馬教授

情緒——水

生氣:紫色;悲痛:灰白色;悔恨:蛋白色,

“氣水”:大白鼠幾分鐘死亡

生氣導致的疾病

北京200多個猝死案例中

50%的人24小時內生氣著急情緒低落

25%的人死以前半小時內著急生氣喝酒

18%的人死亡發生在30秒鐘之內。

生氣10分鐘=跑步3000米

——生氣之後的疲勞

美容之道

肝斑:顴骨處色斑

色斑:黃褐斑、老年斑、妊娠斑

生氣導致色斑——美國《洛杉磯時報》

美國醫學人員對5000名臉上長色斑的女性研究

情緒的低谷時,任何藥物對色斑的治療都顯得不盡如人意

人際關係得到改善時,她們的色斑可以不治自愈

生氣→血液(氧含量少、毒素增多)湧向面部→毒素會刺激毛囊→毛囊周圍炎症→色斑

發火的解決辦法

① 生氣的表現:胸口、心窩悶堵

② 發火的實質:聲音、呼氣、情緒釋放→“解氣”→疲勞→損人不利己→“虧了”

氣結與癌症

氣結→血瘀→症瘕積聚→瘤、巖

Ø 男性:肺癌、胃癌、肝癌、結腸直腸癌、食道癌、前列腺癌

Ø 女性:乳癌、肺癌、胃癌、結腸直腸癌、子宮頸癌。

② 解決的方法

消氣法: 長呼氣10次,撥出濁氣、臭味、沒人的地方

“樂出虛,蒸成菌 ”——《莊子》

吐故納新——息長命長

內臟運動:舒展心胸法

深呼吸:排濁氣(吐故)——補肺氣(納新)

全肺呼吸:3000—4000

流水不腐—吐納—治癌案例:小細胞肺癌

腹式呼吸:膈肌、內臟的運動—內壯:

肺、心、胃、腸、脾、胰、肝、膽、腎

身心健衰的顯示器,要點:

細、勻、綿、長

“道生之,德蓄之”——道的體現:德

“仁者壽”

“大德必得其壽” ——孔 子

“百行周備,雖絕藥餌,足以遐年;德行不克,縱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壽。”

——唐·孫思邈

“積善有功,常存陰德,可以延年。”——明·龔廷賢

身心的正常狀態——有德

仁、義、禮、智、信

——五常、五德

出處:

1 仁、義、禮 ——春秋·孔子 《中庸》

2 仁、義、禮、智——戰國·孟子 《孟子》

3 仁、義、禮、智、信——漢·董仲舒 《賢良對策》

官方確定:

漢建初四年 漢章帝

白虎觀會議 班固 《白虎通義》

木火土金水——五行 仁義禮智信——五常

五常德與健康

仁對應肝,怨傷肝---仁慈養肝

義對應肺,悲腦傷肺---正氣養肺

禮對應心,恨傷心---禮樂養心

智對應腎,煩恐傷腎---智慧養腎

信對應脾。怨天尤人傷脾胃---誠信養脾胃

調心要旨在於平衡氣機

中醫:“百病皆生於氣”

“怒則氣上,喜則氣緩,悲則氣消,恐則氣下,寒則氣收,炅則氣洩,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說明很多致病原因,皆可影習氣的活動,使臟腑功能失調而致病。王冰說:“夫氣之為用,虛實逆順緩急皆能為病。”張介賓亦曰:“氣之在人,和則為正氣,不和則為邪氣。凡表裡虛實,逆順緩急,無不因氣而至,故百病皆生於氣”。

養生妙方:心平氣和

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恬淡虛無,真氣從之.

-----《黃帝內經》

老子曰:“人有順逆之氣生於心,心治則氣順,心亂則氣逆,心之治亂在於道德,得道則心治,失道則心亂,心治則交讓,心亂則交爭,讓則有德,爭則生賊,有德則氣順,賊生則氣逆,氣順則自損以奉人,氣逆則損人以自奉,二氣者可道已而制也。天之道其猶響之報聲也,德積則福生,禍積則怨生,官敗於官茂,孝衰於妻子,患生於憂解,病甚於且愈,故“慎終如始,無敗事也。”

可見平衡氣機要先從治心及道德上下功夫。臨床統計資料顯示:90%以上的腫瘤均與精神、情緒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

《外科正宗》中認為乳腺癌的病因在於“憂鬱傷肝,思慮傷脾,積想在心,思慮不得,致經絡痞澀,聚結成核。”健康的機體中的氣還應達到以下標準:氣的量充足,不多也不少;執行順暢。如果氣機失衡,則百病叢生。

因此,生活中人們在勸解一個人不要生氣的時候常常愛說“不要生氣,要心平氣和”。心平則氣和,氣和則血暢,氣血暢通,則百病不生也。此外還有慢呼吸養氣法,慢呼吸有四個要求,要做到四個字:深、長、勻、細。《內經》中的“呼吸精氣,獨立守神。”是非常注重呼吸運氣來養生的。

調心要旨在於身心和諧

《黃帝內經》中指出:“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古人所講的“心”不是心臟,而是指大腦的神經活動,指心理活動,因此任何情志的失調都會傷心,心傷則會引起其他臟腑功能失調。

中醫:“百病皆生於心”

“大怒傷肝,暴喜傷心,思慮傷脾,悲憂傷肺,驚恐傷腎”

中醫七情致病論也印證了疾病的心因性

情緒樂觀者長壽

心理健康是健康的核心,而情緒健康又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標誌。樂觀情緒是身心活動和諧的象徵。現代醫學研究表明:情緒可以通過大腦而影響心理活動和全身的生理活動。樂觀情緒可使人體內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的自動調節作用處於最佳狀態,有利於人體健康,促進人的感知、記憶、想象、思維、意志等心理活動。

國內外許多科學研究都指出:長壽老人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具有樂觀的情緒,寬廣的胸懷,開朗的性格。湖北省曾對省內88名百歲老人進行過調查,發現積極開朗型45名,佔51.2%;安靜溫和型39名,佔44.3%;孤僻憂鬱型4名,佔4.5%。這4位老人雖然孤僻、憂鬱、內向,但自控能力強,因此也長壽。因此,人們把情緒樂觀稱為心理健康的靈丹妙藥。

負面情緒生百病

人的情緒狀態、心理因素對很多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有很大影響。醫學家認為:“在一切對人不利的影響中,最使人短命夭亡的,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這種情緒和心境如不及時調整,長期壓抑,可以使人生病,甚至致癌、致死。中國心理學家對高血壓患者的研究表明,因患者在病前不良的個性和情緒引起的高血壓佔74%。美國某醫院對500名胃腸疾病患者的調查顯示:情緒引發疾病者也高達74%。

心身醫學,現代醫學的補充劑

心身醫學(psychosomatic medicine)發源於20世紀前葉,由哈立笛(Halliday)和亞歷山大(Alexander)等醫學家最早提倡。弗洛伊德(Freud)精神分析學、巴甫洛夫(Pavlov)的行為科學研究成果等,為心身醫學的早期發展提供了理論沃土。1939年,精神病研究專家鄧伯(Dunber)首次出版《美國心身醫學雜誌》,5年後他又領導建立了美國心身醫學會。這標誌著心身醫學作為一門正式學科的誕生。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發現,由心理因素導致的身體疾病,是造成現代人死亡率升高的重要原因。身心醫學由此也越來越多得到醫學界的重視。所以,對這種新興學科有一定的了解,對醫學生來說是十分必要的。心身醫學強調整體調理,認為人的心身各個方面——身體、心理、情緒、精神等是互相聯絡的,心身療法醫生一般都把人的所有方面調整到較佳的平衡狀態,而不只是去治某一種病或失調。

心身疾病的範圍

(1)心血管系統 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心律不齊、陣發性心動過速等。

(2)呼吸系統 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枯草熱。

(3)消化系統 消化性潰瘍、潰瘍性結腸炎、結腸過敏、神經性嘔吐和食道賁門或幽門痙攣等。

(4)泌尿生殖系統 月經紊亂、陽萎、痛經、經前期緊張症、神經性多尿症等。

(5)內分泌代謝系統 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亢進、肥胖症等。

(6)面板 神經性皮炎、搔癢症、斑禿、過敏性皮炎、溼疹、慢性蕁麻疹、銀屑病等。

(7)肌肉骨骼系統 類風溼性關節炎、痙攣性斜頸、緊張性頭痛等。

(8)神經系統 偏頭痛、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症等。

以上所列各種疾病中,一般認為原發性高血壓、冠心病、哮喘和潰瘍病是更為明確的心身疾病。

此外,有人還把系統性紅斑狼瘡、惡性腫瘤、妊娠毒血症也歸入心身疾病的範圍。

古往今來人們發現心因性疾病與個性有以下關係:經常有壓抑憤怒的情緒、易激動、有好高騖遠的抱負的人易患高血壓;急躁、忙碌或好靜、善於適應環境,情緒深沉的人易患心臟病;抑鬱、強迫性格、順從、心胸狹窄的人易患結腸炎;情感容易壓抑,依賴性強、精神不易放鬆的人易患潰瘍病;過分依賴,幼稚,情感表現模稜兩可的人易患哮喘;固執,好鬥,嫉妒傾向,謹小慎微的人易患偏頭痛;習慣於自我剋制、內向、情緒壓抑,多思善感的人易 患癌症。

心身疾病的治療與預防

心身疾病的心理治療主要有有三個目標:

1.是消除患者的社會刺激因素,如不良的家庭環境,緊張的人際關係等,使患者得以在相對平和溫馨的生活環境中恢復正常心態,以減弱致病的外在刺激;

2.是消除心理學病因,即幫助患者(如冠心病人)改變認知模式,培養正常心態,這是從內在角度“治本.

3.則是消除生物學病因,例如採用長期鬆弛訓練和生物反饋療法治療高血壓病人,可以幫助改善病人的迴圈系統,降低血壓。總體而言,心身疾病的防治可以通過傳統文化的智慧來調整身心,輔助以催眠、吐納療法、印度的瑜伽療法、音樂療法、轉移興趣療法等。

中醫和諧身心的方法:

樂觀愉悅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以恬愉為務,以自得為功。”要保持內心的平靜和愉快,不因物慾影響心情。如能做到“外不勞形於事,內無思想之患”,就可保持形體和心理健康,達到百歲。現實生活中,高壽者大多性格開朗,情緒樂觀,而急躁、焦慮、憂鬱等性格常是產生疾病的土壤,甚至是早夭的原因。因此,常保持樂觀心境,忌心浮氣躁是情志養生的第一要務,所謂“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非常符合中醫的養生之道。

志閒少欲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少欲、安,才能保證體內真氣正常執行,強調志不貪,心知足。“是以嗜慾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要做到不為物慾所累,心無妄念,無論人的天賦如何,均符合養生之道。《內經》對“欲”的認識包括物慾和性慾,並描述了放縱性慾所帶來的後果,如《素問·痿論》謂:“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指出縱慾太過可造成陽痿、遺精等生殖系統疾病。如果“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則可造成“半百而衰”。中醫學認為性慾應以適度為原則,謂“房中之事,能生人,能煞人,譬如水火,知用者,可以養生,不能用之者,立可屍矣”。

凝神斂思

凝神指精神集中專注,不散亂;斂思是集中精力,從事適度腦力勞動。《內經》強調要在“少欲”基礎上“凝神斂思”,做到“志意和則精神專直,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矣”。長期保持“精神專直”狀態,可達“魂魄不散,悔怒不起,五臟不受邪”的效果。實驗證明,靜坐、氣功等清靜養神的自我調節方法,能保持神經系統不受干擾,使人體生理功能處於最佳狀態,有助於血壓降低和心腦功能恢復,故中醫有“神貴凝而惡亂,思貴斂而惡散”之說。

御神有節

在《內經》諸多養生理論和方法中,或多或少蘊含了儒家中庸思想,即凡事不走極端。反映在情志養生理論中,表現為“少欲”而非空虛;“凝神”而非過勞。既主張“精神專直”,又反對勞神太過,強調“御神有節”,適度愉悅。若不能恰當調控精神情志,“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也可造成“半百而衰”。並且,過分追求“凝神斂思”,又可能走向“勞則氣耗,思則氣結”的另一個極端。因此,《內經》情志養生的最佳狀態應是:恰當御神,勞逸結合,以不過勞,不傷神為度。

與人為善

《素問·上古天真論》曰:“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高下不相慕”,顯示出上古聖人與人為善、追求良好人際關係的思想境界。良好的人際關係能滿足人們精神層面的多種需求。《靈樞·通天》將人的體質分成了太陽、少陽、太陰、少陰和陰陽和平五種,其中以陰陽和平者最佳。“婉然從物,或與不爭”,表現了陰陽和平人在情志方面的特點,並能“與時變化,尊則謙謙”,說明與人為善,人際關係良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條件。

“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慾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素問.一古天真論》)。“名利不 苛求,喜怒不妄發,聲色不因循,滋味不耽嗜,神慮不邪思”。

事事循理自然,不貪、不躁,不妄。特別是在生活條件、環境、方式等發生重大變化時,絕不可焦慮、苦惱、沮喪、不滿或憂心忡忡,而要使自己適應,“能為之事,順次為之,不能為者,勿妄耗精力。”有求在新的客觀條件下,尋求新的樂趣。“為無為之事,樂恬淡之能,從欲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醫養生學發展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