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已日成為新時紀人們延年益壽的重要方法之一,為挖掘祖國醫學的養生文化史,筆者對中醫養生學的發展作一簡要整理。中醫養生學的起源可追溯道春秋以前。雖然在原始社會裡,生產力極為低下,遠古人類過著茹毛飲血的生活,但作為一種本能需要,已促使人類去探求祛病延年的方法。《呂氏春秋•古樂》記載:“昔陶唐氏之始,陰多滯伏而堪積……筋骨瑟縮不達,故作為舞以宣導之。”表明人們在原始社會已知道用宣導、運動的方法來防病治病。《神仙傳》等書還記載,遠古彭祖因養生有道,活了八百歲。《素問•上古天真論》中亦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度百歲乃去”的論述。
一. 上古到春秋
在這段時期,飲食養生和導引養生已開始萌芽。《韓非子》載:“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惡臭,而傷害腹胃,民多疾病,有聖人作鑽燧取火,以化腥臊。”這說明有了“火”以後生食化熟食,疾病減少,增強了體質。《戰國策》載:“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進而甘之。”說明酒的出現,一是與醫生治病有關,二是與養生有關,後世許多養生中藥也都用酒來炮製。在此階段,食物養生開始興起。據《周禮•天官志》記載,當時的宮廷中已有專門的營養醫生,指導“六飲、六膳、百饈、百醬”等多方面的飲食問題。《禮記》還主張飲食應與四時季節的變化相適應,“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鹹。”《山海經》中載有許多既是食物又是藥物的食品,如“梨,其葉狀如荻而赤華,可以已疽。”“幼鳥,其狀如鳧,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總之,這一時期的飲食養生已開始萌芽。
導引,又稱吐納,氣功,其起源至少在5000年以前。原始人在狩獵的前後,披上獸皮,插上羽毛,戴上花朵,模仿一些動物跳躍和飛翔的姿態歡舞,以示祝福和慶祝。久而久之,發現這些動作有舒壯筋骨的良好作用。前人亦悟出“作為舞以宣導之”可以保健,《內經》說:“中央者,其地平以溼,天地所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故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舞”和“導引按蹺”都是一種原始的導引術。有學者認為中國古代的《河圖•洛書》及《周易》早已顯露出了煉丹功法中養生的奧祕。總之,導引養生術在這一時期已開始萌芽,併為戰國以後導引養生術的形成與興盛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二. 春秋到戰國
春秋到戰國時期,出現了“諸子蜂起,百家爭鳴”的局面。其中道家、儒家等學派對中國養生理論的形成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理論醫學基本形成。《黃帝內經》的問世也是中醫養生史上一快重要里程碑。
道家思想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提出了“精氣神”的基本概念
道家認為精氣是構成萬物的要素,萬物的生成與毀滅,都是由於“氣”的凝聚或消散緣故。“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精存自生,其外安榮。”
2. 創立靜態養生法
道家提倡“返樸歸真”、“清靜無為”。其修煉體現在兩方面,一是精神修煉(修性安心),二是形體修煉(呼吸吐納與服食)。而精神修煉的最高原則就是清靜。老子的《道德經》說:“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此將為不死藥”,指出人們的思想要安靜、清閒、少欲,這樣就能使神志健全、精氣內守而延年益壽。莊子提出了“虛靜恬淡,寂寞無為”的主張“靜則無為……無為則俞俞,俞俞者憂患不能處,年壽長矣”。
3. 創立氣功養生法
《莊子•刻意篇》中的“吹響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申”即是一種順乎自然,使真氣來至,廢氣排出的調氣法。後世醫家陶弘景歸納為養生六字訣功法,至今仍廣為流傳。
儒家思想對中醫養生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提出中和養生觀
中庸,是儒家講人性修養的一種境界,和而不流,中立不倚,既毋太過,也毋不及。《中庸》指出:“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換言之,只要人的修養能達到中和的境界,就會產生“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的效果。
2. 注重精神修養和倫理道德規範
孔子一生倡導“仁者愛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仁愛精神,注重用儒家仁、義、禮、智、信、孝、悌的倫理道德來加強人性修養,培養豁達樂觀、積極進取的生活態度,最終實現“仁者壽”的養生目標。孔子提出的“三戒”、“坐忘”、“五毋”等養生思想主要體現在《論語》、《大學》、《中庸》等著作中。孟子尤其重視“養心”:“苟得其養,無物不長,苟失其養,無物不消。”並提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養生格言,倡導“養心莫善於寡慾”的靜神觀,以達到“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的境界。
《黃帝內經》對中醫養生學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 強調精、氣、神為人身三寶。
2. 劃分了人體生長髮育衰老的不同時期,並提出“天年”的概念。
3. 確立了“天人相應”的養生原則。(春夏養陽,秋冬養陰)
4. 創立經絡學說,為按摩、氣功養生的發展打下了基礎。
5. 總結、保留了戰國以前許多行之有效的養生方法和原則。如“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七損八益”保留了古代房中術的精髓。
6. 確定了“法於陰陽,和於術數”的養生原則。
三. 秦漢到晉唐
從秦漢到晉唐這段時期,中醫養生學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從食丹服石到吐納導引,再到房中術,都已基本成形。
1.煉丹與服石
東晉元帝時代的醫學家葛洪(抱朴子)研習煉丹術多年,著有《抱朴子》一書,勸人學習煉丹術和服“金丹”,對日後煉丹術和服丹風氣的盛行起推動作用。《舊唐書•薛頤傳》載,唐高宗曾召方士百人“化黃金,冶丹法”。而唐代服金石求長生之風盛極一時。
2.吐納導引術
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文物中有兩篇導引專著,一是《卻穀食氣篇》,載有3種呼吸養生法,二是《導引圖》,載有44幅導引練功的姿勢。說明這一時期導引術已很普遍。漢代名醫張仲景指出:“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鍼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東漢魏伯陽著作《周易參同契》也有許多有關導引的內容。南北朝的稽康所著《養生論》載有“導養得理,以儘性命”,載有大量導引內容。隋唐時期宮廷中都設有按摩師。隋朝巢元方著有《諸病源候論》及《養生方導引法》,記載有許多導引養生內容。唐代大醫孫思邈在《千金要方》和《攝養枕中方》載錄了大量導引、行氣的內容。
3. 房中術
早在先秦時期,房中術已基本形成。《漢書•藝文志》、《三家內房有子方》等研究著作均為專業論著。《備急千金要方•養性》指出:“然長生之要,其在房中,上士知之,可以延年除病,其次不以自伐。”並強調“務存節慾,以廣養生。”並有“還精補腦”之說。涉及房中術的著作尚有《素女經》、《玉房指要》、《雨航雜錄》等。
四. 宋元到明清
從宋元到明清,中醫養生學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藥物養生、食物養生以及老年養生學更是飛速發展。此期湧現了大量養生學著作,如宋元有10多種,明代有120多種,清代有60多種。
1. 藥物養生的發展
中國藥物養生歷史悠久。在唐代以前有《詩經》、《博物志》、《神農本草經》等藥物養生論述。宋代開始,從朝廷到民間都很注重藥物養生,《太平聖惠方》記載了大量藥物養生方劑。《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也記載了青娥丸、四君子湯等著名養生方劑。由朝廷召集全國名醫編著的《聖濟總錄》收載藥方近2萬個,其中包括許多延年益壽、強身駐顏方,如鹿茸丸、菟絲子丸。此外宋金元時代尚有張銳的《雞峰普濟方》,王袞的《博濟方》,嚴用和的《濟生方》,說明宋金元時代藥物養生髮展迅速。明代名醫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對中藥學和藥物養生可謂貢獻巨大。書中提倡用無毒易食的補益類藥物延年益壽,批判了明代以前藥物養生的不良傾向。明代的相關藥物養生著作還有《普濟方》、《扶壽精方》、《群書抄方》等。清代的藥物養生著作有趙學敏的《串雅》、陶承喜的《惠直堂經驗方》等。
2. 食物養生的發展
唐代孫思邈的《千金要方》書中第26卷專門討論食養和食治,是現存最早的食物養生專著。其精華論述有:“安身之本,必須於食”,“食慾數而少”,“廚膳勿使脯肉常盈,常令儉約為佳”,“久飲酒者,傷神損壽”。孫氏的弟子孟詵整理的《食療本草》是中國第一本食療食養專著。宋代的陳直的《養老奉親書》載方多而實用,從理論上闡明了食養的重要性。金元時代四大醫家亦對食養較重視。如李東垣提倡補脾胃以養元氣。張從正也認為“養生當論食補”,“精血不足當補之以食”。元代忽思慧的《飲膳正要》較具有代表性,論述了“養生避忌”、“妊娠食忌”、“飲酒避忌”、“四時所宜”等觀點。明代的《本草綱目》、《食物本草》、《攝生要錄》等書也載有許多食養經驗。清代則有《隨息居飲食譜》、《隨圖食草》等著作。
3. 老年養生學的發展
宋代陳直所著《養老奉親書》對老年人的保養、飲食調治、用藥宜忌、及老人護理等均有論述。如老年人的“七養”:“一者少言語養內氣,二者戒色慾養精氣,三者薄滋味養血氣,四者咽津液養髒氣,五者莫嗔怒養肝氣,六者美飲食養胃氣,七者少思慮養心氣。”元代鄒鉉的《壽親養老新書》和明代的《遵生八箋》、《老老餘編》也有一定影響,對四時順養、飲食調治、起居藥補等均做了深度探討。明代御醫龔廷賢所著的《壽世保元》收集了大量延年益壽的祕方,有相當價值。清代的老年養生著作還有《長生祕訣》、《養真集》、《怡情小錄》等。
綜上所述,中醫養生學在中國源遠流長,萌芽於先秦時期,到了春秋戰國時期,初步形成了以道家、儒家為特色的養生理論。《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養生學的基礎,並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理論。從秦漢到晉唐養生理論進一步完善,理論著作增多,養生流派也已形成。宋元到明清中醫養生學發展到黃金時期,各種養生方法的研究已達到一定深度和廣度,對現在的中醫養生影響較大。當今社會,修身養性、延緩衰老、追求健康已成為人們尤其關注的話題,醫學的發展也從治療醫學逐步轉入到預防醫學領域,繼承、發掘中醫養生學的寶貴遺產,已成為新時紀醫家的一項任重道遠的任務。
Key word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a. It sprouted early in the period before Qin Dynasty, and Preliminarily formed a kind of health preservation theory featuring in Taoist and Confucianists in the Spring and Autumn or Warring States periods. HuangDi Neijing is a classic of internal medicine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 From Qin and Han Dynasty to Jin and Tang Dynasty , the health preservation theory was improved gradually, and formed the school. From Song and Yuan Dynasty to Ming and Qing Dynasty ,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underwent its golden period for development,and the research on all kinds of health preservation methods obtained certain depth and extent. Which had great influence on today’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ealth preservation.
本文曾發表在《寧波大紅鷹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