鱉俗稱甲魚、水魚、團魚和王八等,是一種藥用價值極高的動物。中國各地江河、湖泊均產,以湖北荊州地區,湖南澧縣、漢壽,江蘇揚州、鎮江等地較多。野生與家養均有。以個大、甲厚、無殘肉、無腥臭味者為佳。食用時注意,脾胃虛寒、食減便溏者或孕婦禁服。
鱉歷來是備受推崇的食療滋補佳品,鱉甲為傳統中藥材,中醫認為,鱉甲味鹹,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滋陰潛陽、軟堅散結、退熱除蒸的功效。主要用於陰虛發熱、骨蒸盜汗、熱病傷陰、夜熱早涼、虛風內動、裡有鬱熱、寒熱如瘧、瘧疾寒熱、胸腹痞塊、月經不調、經閉帶下、面赤陽毒、癰腫瘡瘍、陰虛肺癆、夢洩遺精等症。
西醫診斷的功能性低熱、結核病、慢性感染性疾病瘧疾、肝纖維化、神經衰弱、更年期綜合徵等都屬於中醫上所認為的肝腎陰虛所致。《本草新編》中稱:“鱉甲善能攻堅,又不損氣。陰陽上下有痞滯不除者皆宜用之。”醋炙後能軟堅散結,可用於胸脅氣鬱積聚作痛。
相傳在清代就曾有人用鱉甲治好了光緒皇帝的“骨蒸”病。清朝的光緒皇帝,體弱多病。有一次,他的腰椎中間不知道為何疼痛不止。御醫想了很多辦法,也給皇帝並開了很多藥物,可是服用後收效卻不大。於是皇帝只能釋出告,尋求民間醫家的幫助。有位民間醫家知道了這件事情之後,就前往皇宮為皇帝獻計。到了皇宮,他給皇帝號了一下脈之後,胸有成竹地開了藥方。藥方即是將鱉甲與知母、青蒿水煎服。光緒帝試著服了1個月後,病情果然有所好轉。
鱉甲與龜甲很多老百姓常常弄混淆,兩者均為水中動物的甲殼,均味鹹,性寒,歸肝,腎經,皆能滋陰潛陽清熱,治陰虛發熱、骨蒸潮熱,以及陰虛陽亢之頭暈目眩、虛風內動等!都是滋養肝腎之陰的良藥。
然龜甲兼入心經,滋陰力強,又善益腎健骨、養血補心、固經止血,故陰虛阻亢多用,又治腎虛腰腳痿弱、筋骨不健、囟門不合、心虛驚悸,失眠健忘,以及陰虛血熱、衝任不固之崩漏、月經過多等症。而鱉甲兼歸脾經,清熱力強,又善軟堅散結,故陰虛發熱多用,又治肝脾腫大及閉經等。總之,鱉甲長於退熱除蒸,龜甲長於滋腎,大家日常使用時應有所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