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標題有人會想,吃飯誰還不會啊?對於追求健康的人來說,這當中有很多學問呢?
學會合理的吃飯,注意好吃飯的細節,讓血糖波動變小,可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這也是很多糖友經過實踐得出的經驗!
1、主食粗細搭配
主食定量,粗細搭配,其比例以4:6為最佳。
比如用“玉米麵+大麥面”組成的兩合面或“玉米麵+大麥面+蕎麥麵”組成的三合面做麵條或饅頭;也可以用“大米+綠豆”組成的二米飯或“大米+綠豆+燕麥”組成的三米飯做米飯。
也可以根據個人喜好,在一天三餐中分開安排,比如1~2餐粗糧,1~2餐細糧。這樣既能攝入較多的膳食纖維、維生素及無機鹽等營養素,又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速度。
吃麵條每餐總量儘量控制在100克之內,同時搭配2倍的葉類蔬菜、肉類等,多吃膳食纖維:芹菜、竹筍、木耳等均富含天然膳食纖維。這樣不僅有飽腹感,還能延緩餐後血糖的上升速度。
2、不要忽視吃飯順序
喝水(不油的湯)→吃蔬菜→吃肉類→吃主食
按照這樣進餐的順序,有糖友對比過血糖能相差1-2個點。因為飯前喝幾口清湯或溫水,可減少進餐量。再吃幾口蔬菜,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防止之後吃進來的熱量高的糖類等被快速吸收。吃菜喝湯,已三成飽。此時,吃點魚肉等蛋白質,這時應控制下肥肉的攝入。如米飯、饅頭等,主食吸收快,最後吃主食,可減少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延緩餐後血糖的升高。
3、慢病得慢著吃飯
咀嚼是幫助攝食及消化的重要環節,進食時應細嚼慢嚥,能使唾液大量分泌,唾液中的澱粉酶可助消化。
吃得太快不但會導致體重增加及肥胖症,而且還可能會導致2型糖尿病,其原因是吃飯太快容易導致體重增加,進而誘發2型糖尿病。
立陶宛衛生科學大學的科學家完成的這項研究共涉及702名參試者,其中包括234名確診2型糖尿病患者。
研究發現,那些坦言自己吃飯比大多數人更快的參試者罹患2型糖尿病的危險高出了2.5倍。研究人員表示,即使將肥胖症、吸菸、飲食結構和糖尿病家族病史等其他因素納入考慮範疇,這一結果也依然成立。
多項研究表明,吃飯過快的人可能吃得更多,因而會增加體重超標的危險,關鍵是因為其大腦尚未來得及傳送飽腹感訊號,進而造成飲食過量。
4、注意高低搭配
將高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與低血糖生成指數的食物合理搭配,可以製作一箇中食物血糖生成指數膳食。
比如說,光吃“米飯”,它的血糖生成指數就是88,而吃“米飯+豬肉”這個血糖就達到了73.3,指數稍微偏高,而如果改成“米飯+豬肉+芹菜”的食譜呢,血糖指數就可以下降到57.1,這個水平就比較理想了。
5、醋不能少
食醋在發酵的過程中,產生了一些酸性物質,可降低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數。因此,在日常烹飪過程中,無論做湯還是炒菜,可以適當新增一些食醋,這是降低血糖生成指數簡便易行的一個方法。
特別是在外就餐,菜比較油膩,這時把菜蘸上醋再吃。可以減少油多對血糖的影響,所以平常不太敢吃餃子的朋友也可以配上醋來試試。
有的糖友吃涼拌麵,烹飪肉類或做湯時,適量加點醋,發現這些都有助於降低餐後血糖。醋不僅有較強殺菌能力,還可消除疲勞,對2型糖尿病或有胰島素抵抗的患者,飯前喝口醋,血糖會明顯下降。但要注意胃酸分泌過多或胃潰瘍的糖友不宜食醋。
糖糖最後提醒大家:控糖的經驗可以學習但不能生幫硬套,要結合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找到一套屬於自己的控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