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記得前兩年大火的一部電影《西虹市首富》中有一個插曲叫《卡路里》,裡面有一句歌詞“保溫杯裡泡枸杞”!從中也可以折射出我們中國人的養生觀!現在要說起養生,那非常的熱門,之前網上還有一個段子,說中國人無論碰到什麼事情,不管得了什麼病,別人都告訴你,要多喝熱水,好像喝熱水肯定是包治百病。

其實在喝熱水這件事情上,國際差距還是挺大的。大部分歐美國家包括日本、南韓的居民比較喜歡喝冷水、喝冰水。而中國人喜歡出門就隨手拿個保溫杯,保溫杯裡邊有帶熱水的,也有帶熱茶的,當然還有人放枸杞的。保溫杯裡邊泡枸杞的90後,也讓大夥戲稱為是“佛系中年”。今天李夫子就跟大夥聊聊喝熱水的講究。

中國人為什麼喜歡喝熱水?

中國人吃“熱食”的習慣是由來已久。《論語》中就記載:“見不善如探湯”。孟子也說過:“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這個“湯”指的就是熱水或者是開水。所以說中國人喝開水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至少是2000多年。在文物考古方面,中國人喝水的歷史那更早了。比如說磁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夾砂陶盂”,用來煮水、做食物的器具,這類的陶器耐急熱急冷,這說明在距今8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居住在中國華北地區的人們就已經意識到,不論水還是食物加熱過後更好吃。

其實在新石器時代到農耕社會,中西方都發明並廣泛使用了陶器,但中西方使用陶器的差異還是非常大的。中國這邊咱們造陶器,最初用來煮食物和燒水的,但是在世界各大博物館展出來的古埃及、古希臘文明創造出來的陶器,幾乎都是瓶、罐、盆、盤、杯、盞之類的,都是單純裝物品的容器。

咱們的先祖很早之前就發明了燒水的器具,可見那個時候人們就認識到喝熱水的必要性。現在很多中年人都認為喝熱水養生、喝涼水傷身體,為什麼會有這個認識?傳統的中醫理論給出了一種解釋,《黃帝內經》記載:“陰陽者,天地之道也”。而在陰陽兩氣中又以陽氣為萬物之本。所以如果希望健康長壽,必須要溫陽,熱水就是可以溫陽的。相反冷水是至寒之物,喝冷水會使寒氣入體,導致體內虛寒,從而導致陰陽不調、虛熱盜汗,易外感風寒,這就是咱們傳統中醫對熱水養生的看法。

那麼古人認為長期喝涼水有多可怕?舉個例子,明代有一個大臣叫楊漣,他跟當時的宦官魏忠賢不對付,但是魏忠賢當時是權傾朝野的九千歲,楊漣敢跟他作對,這還得了?於是一本奏章彈劾了楊漣,直接被下獄了,楊漣在監獄中飽受折磨,就說:“知璫意不可回,每晨起多飲涼水,以求速死”。什麼意思呢?楊漣就是希望每天早上起來能多喝涼水,能讓我死的快點。這楊漣尋死的邏輯就是典型的中醫溫陽的思想。中醫認為水能滋陰、熱能溫陽,熱水剛好就包含了這兩個功能,煎滾過的熱湯才是養生的最佳選擇。相反,喝冷水是相當不健康的。

熱水是古代貴族才能喝的奢侈品

在古代多喝熱水的觀念受到追捧,但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條件能喝熱水。宋代以前熱水是王公貴族才能喝得上的奢侈品,底層百姓沒有這個條件。為什麼呢?因為老百姓用不起燃料。唐武宗時期有一個日本僧人來到中國,看到山東一帶的百姓,他就說“不曾煮羹吃,長年惟吃冷菜”。意思就是生活在底層的普通老百姓就是熱菜、熱飯都吃不上,更何況是熱水呢?宋元時期的普通人家,一年四季喝生水,只有老人和生病的人才煮開水喝。當時這個條件就差在這個地方。

普通人擔不起燃料的成本,倒是促成了茶販子生意的興隆。為什麼呢?大家都知道中國人不可一日無茶,明朝才子唐寅就曾經說了,中國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茶文化的流行也就帶動了熱水上位,飲茶必烹、必燒開水。宋元時期就出現了獨立運營的茶肆、茶樓、茶坊,喝茶的風氣深入到底層社會,茶販們提著茶壺沿門挨家挨戶叫賣“點茶”,就是用開水泡的茶。普通人自己擔不起這些煮茶的燃料,想喝了,那就買點得了,這就促成了一門很興盛的生意,叫“提茶瓶”。

新生活運動催生的“熟水店”生意

在古代只有王公貴族才喝得起熱水,那從什麼時候起普通百姓也都能喝上熱水?真正讓中國老百姓都喝上熱水,愛上喝熱水,也不過是90年的事。說到中國人徹底愛上熱水,不得不提兩場轟轟烈烈的運動,其中之一就是“新生活運動”。1932年,我們國家發生了一場霍亂,當時死亡的人有3萬人之多,為了讓國人都能喝上健康的熱水,蔣介石、宋美齡發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新生活運動。其中“水不沸不喝”就是裡面重要的內容之一。這個時期許多城市都興起了“熟水店”的生意。

不知道各位小夥伴有沒有從家裡長輩那兒聽過“熟水店”?顧名思義,就是專門賣給市民廉價熱水的商店。老百姓為了節省自己家的燃料費,喝的水、煮飯的水,都從“熟水店”裡買,一些單身漢怕麻煩,都不自己生風爐,而是抱著熱水瓶到“熟水店”泡開水。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餘華寫的小說《活著》,書中的主人公徐福貴、他妻子家珍跟女兒鳳霞經營的就是一家“熟水店”。那會的“熟水店”好比今天的咖啡廳,是很時髦的。

光上海地區“熟水店”的數量,就從民國初年的159家飆升到2000多家,在上海“熟水店”又叫“老虎灶”,街頭巷尾設有大量的“熟水店”,人們都拎著熱水瓶在店裡邊排隊打水,到了夏天都帶著椅子坐在店門口聊閒天,反正是個景。“新生活運動”雖然讓城裡人喝上熱水了,但大多數農村的老百姓還是喝生水。在農村只有家裡來客人了,才花這麼一兩分錢,上“熟水店”買熱水。真正讓絕大多數中國人養成喝熱水習慣,其實是建國之後的“愛國衛生”運動。建國以後的“愛國衛生運動”,它倡導的是“喝熱水要從娃娃抓起”。

全民喝熱水的普及運動

上世紀50年代,政府對幼兒園的老師就有一些要求,比如說給孩子喝開水,養成喝熱水的習慣,保證每天喝三次。當然現在孩子們已經自覺的喝熱水了,而且隨時隨地都能喝熱水,哪都有接熱水的裝置。“免費開水供應”也是源自於那個年代,喝開水的小廣告遍佈大街小巷,無論是社群、工廠車間、部隊機關、居民大院,都有開水房。那時候大傢伙上開水房打水,人人都拎著個暖水瓶。這個運動也成功的帶火了暖水瓶。暖水瓶在那個年代有多緊俏?上世紀20年代上海才剛有進口的暖水瓶,當時的價格很貴,一般老百姓根本就買不起。到30年代,中國產熱水瓶興起來了,最便宜的一塊錢一個。

到1986年上海“向陽牌”的熱水瓶上市的時候,市民們就瘋搶了。那個情景就跟咱們現在手機出新款了,年輕人搶著買的場景是一樣的。那時候年輕人結婚,除了手錶、單車、縫紉機三大件之外,最好的彩禮那就是暖水瓶。1954年暖水瓶是比“搪瓷缸子更高階”的獎品,甚至還當做國禮贈送給外賓。現在暖水瓶越來越少見了,好多人都拿一保溫杯。

神奇的枸杞,悠久的歷史

談養生也不僅僅是喝熱水這麼簡單,還得往熱水裡新增點材料,比如檸檬、蜂蜜、茶葉等等泡著喝。當然了,中國人最愛往這保溫杯裡泡的東西,枸杞一定是排第一。為什麼說中國人熱水養生偏愛枸杞呢?因為枸杞的養生功效自古就是被捧上天的,它自古被稱為是“生命之樹”。原始社會的時候,《山海經》中就把它寫成是“神奇果樹”。三皇五帝的時代,《神農本草經》中把它列為上品。殷商時代的甲骨文也有對枸杞的記載。可以說中國人對枸杞子的種植、採摘、食用,最少得有4000年的歷史了。

《詩經》中就曾說過:“南山有杞,北山有李”。其中關於枸杞的作品有七首之多。明代的藥物學家李時珍曾寫道:“枸杞,二樹名,此物棘如枸之刺,莖如杞之條,故兼名之。”關於枸杞名字的來歷,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話說戰國時期秦國的境內有一個青年農夫,乳名叫“枸子”,以農耕為業,娶了一個妻子叫“杞氏”。夫妻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塊奉養老母親。

後來秦國併吞六國,狗子就被派去邊疆打仗,十年之後衣錦還鄉,發現家裡邊鬧饑荒,屍橫遍野,街坊四鄰、鄉親們都面黃肌瘦,他就慌了,自己的母親,妻子怎麼樣呢?於是趕緊回家。到家一看老太太神采奕奕,媳婦面色紅潤,還驚訝地說:“你看外邊鬧饑荒,人人面黃肌瘦,怎麼咱們家人都紅光滿面,這怎麼回事?”一問才知道,這饑荒的時候顆粒無收,都沒飯吃。媳婦上山間就採一種紅果給老太太吃,自己也吃,才讓這娘倆活了下來。後來鄰居們聽說這事,鄉親們就都採這個去了,把它叫做“枸杞石”。後來人們發現這個東西,滋陰補血、養肺健胃,這就給當成了補品。

當然了,這故事有這麼一點誇張,可是也從側面證明了古代人很早就發現枸杞具有養生的神奇效果。關於枸杞最不可思議的故事是北宋翰林醫官院編寫的《太平聖惠方》。書中有這麼一個故事, 說有個路人看見一個十五六歲的女子在打一個八九十歲的老人,就說:“你怎麼打人?你十五六歲打一個八九十歲的人,這像話嗎?”於是就制止了她,這女的就說:“這老人是我的曾孫,因為他不聽話,不好好吃藥,所以他老了走不動道了。”路人一聽,大驚!忙問:“那你今年多大了?”女子又說:“我今年372歲了。”路人都嚇壞了,忙問:“你吃了什麼仙丹妙藥?”女子說:“這個藥春天叫天精,夏天叫枸杞,秋天叫地骨,冬天叫仙人杖,一年四季吃枸杞,能長生不老,與天地齊壽。

看起來挺神的,那麼實際上枸杞有哪些個具體的功效呢?《本草綱目》中記載:“枸杞,味甘性平,主要功效是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因為有滋補肝腎的功效,所以才能夠補腎壯陽。古人告誡家中男子,離家千里,勿食枸杞,就是說男人要出門在外,別吃這玩意,吃完了壯陽容易沾花惹草。除此之外,吃枸杞還可以增強免疫力、清熱止咳、降血脂、降血壓,緩解腰跟膝蓋的痠痛,強身健體。因為好處多,所以中國人的保溫杯就離不開它。

走出國門的“枸杞”

不過現在還有一種說法,泡枸杞不能用太沸的開水,否則會破壞養生的成分。所以建議用45度到60度溫水來泡。還有一種說法說最好的吃法是直接嚼,而不是泡。各位小夥伴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枸杞可以說是在中國人的養生圈相當火爆,沒想到走出國門之後在國外更火。其實在古代的時候,枸杞傳入了中東和西方,就被譽為是“東方神草”。現在枸杞在國外被各路明星和美食博主追捧,美國《赫芬頓郵報》還專門介紹過19種枸杞的吃法,比如枸杞炒飯、枸杞蛋糕、枸杞果醬、枸杞養生啤酒……反正這玩意只你有做不到的,沒有想不到的。

全民養生觀

相比而言,中國人熱水泡枸杞的養生,那算是非常樸實了。人都是這樣,生活條件好了,希望自己能夠身體健康,尤其是現在有一部分家裡的爸媽天天愛看一些養生的科學,當然了,有真有假。有人就抱怨:“好像是我爸爸現在拿養生的偽科學一洗腦,我們家就沒喝過放鹽的湯;青菜只能燙著吃;一年用一瓶油;感覺自己真要長生不老了。說這個不能吃,能致癌!那個也不能吃,也能致癌。做飯前都得查一下,哪些東西擱在一塊相剋……”

還有的小夥伴說:“家裡邊做酵素,水果放在缸子裡一年多了,說等發黴出汁以後喝。”還有人說:“聽專家說的吃魚鱗補鈣,媽媽就天天上市場買魚鱗,回來給我們吃的嗓子眼跟砂紙似的,天天是各式各樣的,養生的方法都聽了。”

李夫子說養生

由此可見,無論年紀大小,身體健康都是大家普遍的追求。事實上來說很多養生的真理,其實現在聽著也挺好玩,比如有人說了:“你看電視距離要遠一點,離電視近會近視。”其實咱實話實說,這個傷害眼睛的不是電視,是你看電視的那個時間,離的近不會近視,看的時間長才會近視。當然了,養生之道這個東西要說起來就沒完沒了了。不過李夫子認為不用過於追求所謂的養生之道,只要把握住飲食“根莖葉花果、酸甜苦辣鹹”都吃,然後每天一小時的適度運動,每晚保持充足的睡眠,就是一個非常好的養生習慣!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為什麼三餐規律、不熬夜,還總是反酸燒心?還可能和心情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