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的臟腑學說
大家可能已經感覺到,上次講的“氣血津液”學說在解釋人體生理、病理方面,比陰陽五行學說要具體得多,但僅僅以氣血津液學說分析複雜的機體情況還遠遠不夠。
比如,出現胸悶、噯氣、脘脹、兩脅脹痛、腹脹、大便不暢等症狀時,可以判斷為氣的病,即氣鬱(氣行不暢)。
這時你也許會說,吃點蘿蔔,通通氣就可以了,但有時卻達不到目的,甚至越吃症狀越重。
因為引起氣鬱的原因很多,氣鬱的部位不同,治療也有很大差別。
所以中醫學中還有另一種理論來解釋人體各種複雜的機能活動,這就是“臟腑學說”。
髒腑,指的是人體胸腔和腹腔中的內臟。大家知道,內臟包括心、肺、胃、肝、脾、胰、膽、腎、大腸、小腸、膀胱等,人體的呼吸、血液迴圈、消化吸收、生殖等這些最重要的機能都是由內臟來完成的。
內臟好比一部機器的核心部件,是維持人體生命的最重要部分。由於近現代人觀念的改變,技術的進步,現代人對自身內臟的形態結構已了如指掌,西醫學有專門的解剖學來研究這些問題。
西醫學在研究人體內臟時,首先要詳細搞清其形態結構,如對心臟要從外形與聯接,心的內腔、通路、瓣膜,心壁結構等方方面面進行描述,僅心臟的肌肉、血管、神經等名稱就不下幾十種,十分精細。
但中醫學卻不是這樣,對內臟實體結構的研究並不精細,描述也很簡單。
例如:
心臟:“心象尖圓,形如蓮花,位於胸中。”
腎臟:“腎有二,精之居也,生於脊,齊十四椎下,兩旁各一寸五分,形如豇豆,相併而曲附於脊外,有黃脂包裹,裡白外黑”等。
所以說中醫沒有西醫學概念中的解剖學。
看到這兒,大家要開始質疑了:有2000多年曆史的醫學,怎麼就不深入探究人體的形態結構呢?僅靠這樣粗淺的解剖知識,又怎麼來研究疾病呢?
大家知道,中國古代解剖人體是受到許多限制的,既使到了清代,要想清楚地了解人體自身也是件很難的事,況且研究的技術手段、水平也有限。
但古人非常聰明,另闢溪徑,他們認為內臟的功能活動都會反映於外,通過“察外”就可以“知內”。
所以,古人充分利用人的感官,收集被觀察物件外在的各種資訊,發明了獨特的望、聞、問、切四診方法,用此四診方法收集“外象”時的精細度是其他醫學所難以比擬的。
如對發熱病人,一定要問惡不惡寒、有汗無汗、口乾與否;望舌時不但要看舌的大小、老嫩、顏色,還要觀察苔色、苔質、苔的厚薄等;對脈搏的觀察更是細上加細,歷朝歷代有許多專書進行描述。
由於此“細”,補嚐了彼“粗”,殊途同歸,對內臟生理病理狀況的了解和把握達到了很高的水平,而且是“活”的內臟。
所以,中醫對內臟器官的主要研究方法,不同於西醫。
這種研究方法決定了中醫學有關內臟器官的理論具有偏重功能而略於形態的特點。
所以,中醫臟腑學說,古時稱之為“藏象”,其中“藏”指隱藏於體內的臟器;“象”主要指這些內臟功能活動表現於外的徵象。
藏象的主要內容就是告訴我們:內臟功能正常時是什麼樣的“外象”,異常時是什麼樣的表現;反過來,當出現什麼徵象時就可以判斷內臟的功能狀態。
古人在研究臟器結構與功能後認為:內臟總體上有兩大類。
一類是藏精氣的實質性臟器
即心、肝、脾、肺、腎之“五臟”。
其特點是:“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
所謂滿,指充滿,沒有空隙之義。
心、肝、脾、肺、腎五臟中始終充滿著氣血精微物質,正常情況下不應外瀉,故稱“藏而不瀉”;而且這些精微物質應是彌散分佈的,不能聚整合有形的實體(可以理解為各種腫塊),否則就是病態,故稱“滿而不能實”。
另一類是盛納或傳輸處理飲食物的空腔狀臟器
即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之“六腑”。
其特點是:“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
胃、膽、大腸、小腸、膀胱等多為空腔臟器,其中的內容物多為有形的實體,且必須不斷排空,才能不斷接受新的物質。
如:飲食入胃,原本呈空虛狀態的胃中有了飲食物質,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若上下充滿,不能排空,“藏而不洩”,就是病態,如暴飲暴食引起的胃擴張、食積、積糞等,故稱“實而不能滿”。
髒實而腑空的形態特點,髒靜而腑動的功能特點,決定了“五臟為陰,六腑為陽”的臟腑陰陽屬性。
除以上兩類外,還有一些重要而又非常特殊的內臟器官組織,即“腦、髓、骨、脈、膽、女子胞(子宮)”。
其中幾個,如“膽、女子胞”等即有“髒”的特點,又有“腑”的特點,不同於一般的內臟器官,所以另有一個專門名稱“奇恆之腑”。
講到這兒,細心的人也許已經發現,六腑中有膽,奇恆之腑中也有膽,可見膽是一個較為特殊的腑。
另外,以上臟腑中沒有提到“胰”,卻多了“三焦”,這是中西醫學對人體內臟觀點的區別之一。
雖然中西兩種醫學中絕大部分內臟名稱相同,但實際所指有很大差別,如中醫對“脾”形態、功能的描述,與西醫概念的“脾”並不等同。
所以,大家在學習中醫臟腑學說時,不能生搬硬套現代醫學中同名臟器的概念。否則,對號入座就不能理解中醫了。
精氣是人體生命活動的原動力。所以,古人認為在五臟六腑中藏精氣的五臟是至關重要的,是臟腑理論中的核心(從其所在部位都有肋骨保護這一點上,也可看出造物主的特別“關照”與神巧)。
因此,臟腑學說,是以五臟為中心,將六腑、五體、五官九竅、五液、五志等統一到五臟之下的一個整體系統。
其中髒為裡為陰,腑為表為陽,一藏一瀉,一靜一動,一陰一陽,相互協調,成為整體陰陽協調的基礎和具體方面。
在這種理論指導下,可以將複雜的人體各部位和功能聯絡到一起來認識,體現出中醫的整體觀,也是“察外”可以“知內”的一個理論依據,是中醫整體觀的又一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