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腎陰虛,會造成骨蒸潮熱、午後發熱、手足心熱、虛煩不眠、遺精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及熱病後期,餘熱未清,傷陰劫液,而致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質紅絳、脈細數等。
改善調理的時候,會用到清虛熱藥,因為性寒涼,多歸肝、腎經,主入陰分,以清虛熱、退骨蒸為主要作用,並且,常配伍清熱涼血,及清熱養陰之品,以期標本兼顧。
1、青蒿
【藥性】苦、辛,寒。歸肝、膽經。
【功效】清虛熱,除骨蒸,解暑熱,截瘧,退黃。
【用法用量】煎服,6~12g,後下。或鮮用絞汁。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虛弱,腸滑洩瀉者忌用。
2、白薇
【藥性】苦、鹹,寒。歸胃、肝、腎經。
【功效】清熱涼血,利尿通淋,解毒療瘡。
【用法用量】煎服,5~10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虛寒、食少便溏者不宜服用。
3、地骨皮
【藥性】甘,寒。歸肺、肝、腎經。
【功效】涼血除蒸,清肺降火。
【用法用量】煎服,9~15g。
【使用注意】本品性寒,外感風寒發熱或脾虛便溏者不宜用。
4、銀柴胡
【藥性】甘,微寒。歸肝、胃經。
【功效】清虛熱,除疳熱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外感風寒、血虛無熱者不宜使用。
【鑑別用藥】銀柴胡與柴胡二者名稱相似,均有退熱之功。然銀柴胡長於清虛熱、除疳熱,善治療陰虛發熱、小兒疳熱;柴胡長於解肌退熱,善治外感發熱、邪在少陽之往來寒熱。
5、胡黃連
【藥性】苦,寒。歸肝、胃、大腸經。
【功效】退虛熱,除疳熱,清溼熱。
【用法用量】煎服,3~10g。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鑑別用藥】胡黃連與黃連二者名稱相似,均為苦寒、清熱燥溼之品,善除胃腸溼熱,均為治溼熱瀉痢之良藥。然胡黃連藥力不及黃連,善退虛熱、除疳熱;黃連苦寒尤甚,善清心火、瀉胃熱,為清熱解毒要藥。
感悟上面的辦法,雖然都具有清虛熱的效果,可以改善調理肝腎陰虛,引起的午後發熱、手足心熱、虛煩不眠、盜汗等,但是也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