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亞健康的發生、發展過程中,致病因素所引起的各種病理損害和人體正氣抗爭的矛盾鬥爭,會貫穿疾病發展過程的始終,這種矛盾雙方的力量對比,決定著疾病發展的方向和結局。中醫特別重視“正氣”在發病中的低位,這與中醫深厚的理論息息相關。

中醫是以中醫藥理論與實踐經驗為主體,研究人類活動中健康與疾病轉化規律及其預防、診斷、治療、康復、保健的一門綜合學科。中醫通過望、聞、問、切,探求病因、病性、病位,分析病機及人體的五臟六腑、經絡、氣血、津液的變化,判斷邪正的消長,歸納出證型。

為了更好地指導養生,我們應對中醫診治疾病、調養身體的基本原理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先聽聽簡單的中醫理論。中醫認為人的各臟腑組織器官是一個有機的整體、人體是以五臟為中心,通過經絡的接洽,將六腑、五官、五表、四肢百骸等全身組織器官有機地連線,構成一個表裡相聯、高低溝通、和諧共濟、井然有序的整體,並且通過精、氣、血、津液等的作用來完成機體同一的效能運動。整個人體與外界環境也是一個息息相關、不可分割的整體。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一方面依靠各臟腑組織發揮自己的功能作用,另一方面則又要靠臟腑組織之間相輔相成的協同作用和相反相成的制約作用,即所謂的相生相剋,才能維持其生理上的平衡。人之所以生這樣或那樣的疾病,是因為體內陰陽失衡所造成的。辨證論治是中醫的治療大法,醫生給人看病或養生調理,其根本目的都是細心分析陰陽的失衡點,通過調理使身體歸於陰陽平衡。通俗講,要把人體當成一個整體,不應該把人“拆散”了,更不應該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為直觀地理解五臟的概念、功能以及與五行、陰陽、六腑、五官、五表、五味、五情、五色、五季等的對應關係,特將有關內容列表如下:

現對錶列的有關內容作如下簡要說明:

1.中醫五臟的概念

中醫講的五臟,是指肝、心、脾、肺、腎五個器官,主要指胸腹腔中內部組織充實的一些器官,它們的共同功能是貯藏精氣血,提供維持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營養物質。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中醫學裡的五臟是對人體生理功能和病理變化的概括。雖與現代醫學裡的臟器名稱相同,但其概念、功能卻不完全一致,所以不能把兩者等同起來。

2.五臟的功能界定

中醫對五臟的功能界定為“肝藏血,心主血,脾統血,肺主氣,腎藏精”。即肝有調節血量和精神情志的功能,如果肝的藏血和疏洩功能正常,人就會氣血平和,心情舒暢,但是如果這些功能出現障礙,則容易發生病變。比如肝疏洩太過會導致肝氣逆亂、肝陽上亢,會出現情緒不穩、激動易怒、面紅目赤;肝如果疏洩不及,會導致肝氣鬱結、肝氣犯胃,會表現出鬱鬱寡歡、喜歡嘆氣、腹脹、口苦等症狀;如果肝不藏血會導致肝火旺盛、肝經溼熱,臨床上會出現發熱、嘔血、便血、或伴有肋間痛等症狀;如果肝不主筋,邪熱會灼傷陰液造成血虛或陰虛體質,導致抽筋、痙厥、手足蠕動等症狀。

心有推動血液迴圈,主持精神意識和思維活動的功能,即指“心主血脈,主神志”;當心血或心氣不足時,血液流動緩慢,會出現脈象無力、面色蒼白、語聲低微等症狀。血脈瘀阻時,會出現脈象細澀、面色青紫或胸悶、胸痛、心悸等症狀。如果發生心病的症狀,先會出現心血不足、心氣不足或血液流通不暢,會造成心不主血脈,不主神志,導致恍惚健忘,失眠多夢,神不守舍,甚至痴呆癲狂、昏迷不醒。

脾有運化水谷,輸布精微以及統攝血液循行的功能,即“脾主運化水谷精微,運化水溼,主統血”的作用;如果脾的運化功能失調,會導致少氣乏力、腹脹、痰飲積聚、內臟下垂;如果嚴重的脾不統血,會導致出血、便血、吐血癥狀。

肺有主司呼吸,協助心臟推動血行的功能,即“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和肅降;又通調水道”;簡單講就是:肺主管呼吸之氣,將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並吸入自然界的清氣。通過肺氣的宣發,將津液和來自脾的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處。最後通過肺氣的肅降,把津液和由脾產生的水溼輸送至腎,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當肺不主氣時,會導致呼吸不暢、氣喘、胸悶、咳嗽;也會出現短氣少言,體倦自汗。如果肺氣虛弱,會影響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影響津液的輸送和代謝,造成水溼凝聚、痰飲、水腫。(註解:痰飲:中醫的痰飲並不單指人的喉嚨裡咳出的痰液,而是泛指體內所有因代謝異常所產生的的水液。)如果肺陰不足時,可能出現乾咳無痰、潮熱盜汗,甚至會口咽乾燥,甚至痰中帶血,或咳血等症狀,如肺結核的病人,常多見肺陰不足。

腎有藏精生髓,生殖發育,主持水液代謝等功能。而西醫的腎只是一個泌尿器官,而中醫學的腎主管人體水液代謝、生長髮育、生殖功能,還與呼吸有關,主要功能藏精、主水、主納氣。中醫學認為腎是人體生命之源,稱之為“先天之本”。簡單講其中的關係就是:腎主水,水液經過脾的運化、肺的宣降、肝的疏洩和三焦的分清別濁,再經過腎的氣化作用,其有益的物質才能順利地散佈全身,廢物才能轉為汗液、尿液排出體外。腎主納氣:呼吸雖由肺主管,但機體吸入的自然之氣,必須向下歸於腎,由腎氣對其進行攝納,才能確保呼吸通暢調勻。

如果腎功能失調會出現腎精不足,將導致骨骼萎軟,兩足萎弱無力。髓虛不足以充腦,導致智力減退,動作遲鈍;如果腎氣不固,腎矢封藏,則容易遺精、滑洩、呼多吸少、動則氣喘,大便滑脫,小便清長,尿滴瀝、大小便失禁等。如果腎陰虧虛,將導致陰虛內熱,形體消瘦,腰膝痠軟,五心煩熱或骨蒸潮熱、顴紅、盜汗。如果出現腎陽虧虛,將導致陰寒內生,生殖功能減退,可表現為下利清谷,五更洩瀉,陽痿,精冷不育或宮寒不孕。

五臟的主要生理功能:化生和儲藏精、氣、血、津液和神。由於精、氣、神是人體生命活動的根本,所以五臟在人體生命中起著重要作用。

3.五臟與五行的關係

中國傳統的位理五行說認為世界大宇宙的萬物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種物質的運動和變化而成。中醫認為人體是個小宇宙,也是由這五種物質組成,並將五行與人體的五臟相互聯絡,對應為:“木-肝、火-心、土-脾、金-肺、水-腎”。五行之間存在著生和克的平衡關係。生指的是相互滋生、助長和促進,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而克則是指相互剋制、制約、抑制的意思,即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相生相剋的關係在中醫中被廣泛應用於解釋五臟之間的關係、臟腑間的病理影響以及相應的診斷和治療。只有保持相生相剋的動態平衡,才能維持人體健康。

4.五臟與陰陽的關係

中醫的五臟陰陽是根據五臟在人體內具體部位和生理功能等來確定的,認為“心為陽中之陽,肺為陽中之陰;肝為陰中之陽,腎為陰中之陰,脾為陰中之至陰”,即“肝為少陽,心為陽,脾為中,肺為少陰,腎為陰”。中醫認為:“陰陽協調,則身體健康;陰陽失調,則百病叢生”。即人體的陰陽處於平衡時,我們的身體就健康;一旦陰陽平衡遭到破壞,就會引發各種疾病。

5.五臟與六腑的關係

中醫講的六腑,是指膽、小腸、胃、大腸、膀胱、三焦六個器官。(注:三焦是上、中、下焦的合稱,主要疏導人體水液執行代謝。上焦指橫膈膜以上部份;中焦為橫膈膜以下、肚臍以上位置;而下焦則是肚臍以下部份。)六腑多指胸腹腔內一些中空有腔的器官,它們具有消化食物,吸收營養、排洩糟粕的功能。五臟與六腑的對應關係是:“肝對應膽,心對應小腸,脾對應胃,肺對應大腸,腎對應膀胱”。

6.五臟與五官的關係

中醫講的五官,是指目、舌、口、鼻、耳。五臟與五官的對應關係為:“肝開竅於目,心開竅於舌,脾開竅於口,肺開竅於鼻,腎開竅於耳”。即五官是五臟的外候,凡五官之病,中醫不僅治五官,更兼治五臟。肝若有病,眼中必有病象,如眼黃,眼澀,畏光,流淚;脾若有病,必口中乏味,食而不化,脣乾裂;肺若有病,會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流鼻血,不辨香臭;心若有病,舌尖紅,或舌頭轉動不靈,吐字不清;腎若有病,耳中蟬鳴,或癢,或背,或聾。

7.五臟與五表的關係

中醫講的五表,是指爪(指甲)、面(顏面)、脣(嘴脣)、毛(面板)、發(頭髮)。五臟與五表的對應關係為:“肝對應爪,心對應面,脾對應脣,肺對應毛,腎對應發”。即五表是五官的外應,中醫會根據五表的症狀診治五臟。例如:肝血不足,指甲缺少血液滋養,則指甲就會黯淡無光;只有心氣旺盛,心血充盈,面部才會紅潤光澤。只有脾氣足,口脣才會紅潤豐滿;若肺功能失常日久,則肌膚乾燥,面容憔悴而蒼白。只有腎精充盈,腎氣旺盛,頭髮才又黑又亮。

8.五臟與五情的關係

中醫講的五情,是指怒、喜、憂、悲、恐。五臟與五情的對應關係為:“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百病皆生於氣。”講得很絕。即五情會影響五臟;同時,也可利用五行生剋關係,減少五情對五臟傷害:“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等,即運用五行相剋關係來調整情志,從而治療精神性病症。

9.五臟與五味的關係

中醫講的五味,是指酸、苦、甘、辛、鹹。五臟與五味的對應關係為:“酸味入肝,苦味入心,甘味入脾,辛味入肺,鹹味入腎”。即食物的酸味與肝相應,有增強肝臟的功能;苦味與心相應,可增強心的功能;甘味與脾相應,可增強脾的功能;辛味與肺相應,可增強肺的功能;鹹味與腎相應,可增強腎的功能。然而,必須指出的是:在選擇食物時,必須五味調和,這樣才有利於健康;若五味過偏,會引起疾病的發生。例如:鹹味過多很容易造成腎氣過盛而剋制心氣。

10.五臟與五色的關係

中醫講的五色,是指綠、紅、黃、白、黑。五臟與五色的對應關係為:“綠色主肝,紅色主心,黃色主脾,白色主肺,黑色主腎”,即五種顏色的食物,各入不同的臟腑,各有不同的作用。例如以豆為例,綠豆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入肝經為木性;紅豆有補血、利尿、促進心臟活動的功效,入心經為火性;黃豆益氣補脾,入脾經為土性;白豆含有較多的鈣質,入肺經屬金性;黑豆治消脹,下氣,性寒,入腎經屬水性。

11.五臟與五季的關係

中醫講的五季,是指春、夏、長夏、秋、冬(傳統中醫學理論將一年分五季,即在夏末秋初劃分出一個月為“長夏”季節)。五臟與五季的對應關係為:“春養肝,夏養心,長夏養脾,秋養肺,冬養腎”,即春季應重視補肝,夏季應重視養心,長夏應重視補脾,秋季應重視養肺,冬季應重視補腎。例如春天萬物生髮,肝氣內應,養生之道在於以養肝為主,可適量多吃一些黃瓜、菠菜等綠色蔬菜和瓜果。

我們在調養五臟時,既可以單獨利用五臟與五味、五色、五季等單因素進行調養,更可以綜合利用五味、五色、五季等多因素同時進行綜合調養,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調養效果。例如肝血虛的人,春季可適量多吃些黃瓜、菠菜等綠色蔬菜和瓜果,如做冷盤時,適量放些醋;而肝氣太旺,脾氣不好,常愛生氣的人,則應少吃酸味等。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癌是吃出來的?預防癌症只要記住這7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