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講究“治未病”,就是要在生病之前就加以預防。其中最重要的預防手段之一,就是要注意“吃”。儘量做到“飲食有節”。《黃帝內經》中說“生冷無節,飢飽失宜,調停無度,動成疾患”。要想學會正確的“吃”法,其實是一件挺複雜的事情。
科教授這就給大家講一講,到底怎樣吃,才算“飲食有節”。
定時定量
吃飯必須要有規律
首先,每天吃飯的時間要基本固定。
早餐最好在早上6點到7點,午餐在中午12點左右,吃晚餐最佳的時間,大約是晚上6點到7點。
按照固定的時間有規律的進餐,不但可以保證人體對營養物質的需求,而且有利於消化和吸收,對身體健康十分有益。
有很多人不重視早餐,甚至直接就不吃早餐了,這樣做肯定是不健康的。
另外,每天的進食量也要儘量固定,避免過飢過飽、暴飲暴食等不良習慣。
一般來說,早晨食慾較差,但人體又必須攝入足夠的熱量,所以我們最好選擇體積小而營養豐富的食物。
午餐既要補充上午的能量消耗,又要為下午的活動做好準備,應選擇熱量高且營養豐富的食物。
至於晚餐,《飲膳正要》中提到“晚餐不可多食”。晚餐如果進食過多會增加胃腸負擔,引起腹脹和消化不良,也會影響睡眠,所以應選擇熱量較低和易於消化的食物。
寒熱適宜
食物的最佳溫度是30℃到50℃
平常吃飯的時候,食物的溫度保持在30℃到50℃最為適宜。溫度適宜的食物可以促進胃腸內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腸蠕動,有利於消化和吸收。
如果食物溫度過高,就會對口腔和食道黏膜造成損傷,長此以往,還有可能誘發口腔或食管癌。食物過熱會損傷胃黏膜,甚至可能會引發胃炎。
食物溫度偏低同樣對身體健康有害,特別是慢性消化道疾病的患者更要注意這一點。中醫認為,吃太多生冷的食物,會損傷脾胃陽氣,導致脾胃虛寒、消化功能紊亂和腹痛、腹瀉、消化不良等情況。長期這樣還會使人心情壓抑、精神疲憊。
合理搭配
千萬不能“挑食”
咱們日常食用的不同食物,所含有的營養成分也有著明顯的不同,長期“挑食”,或者偏食偏嗜,會造成某種營養成分的缺乏,從而引起疾病。
所以我們應該合理地搭配不同食物型別,通過多樣化的飲食保證營養成分的均衡攝入。
簡單來說,食物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奶類:如牛奶、乳酪,富含鈣質、蛋白質,可以強健骨骼和牙齒,成年人每日飲250-500毫升牛奶為宜。
肉類:包括各種肉類、家禽、水產類及蛋,含有蛋白質、脂肪,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強抵抗力,成年人每日約食用125—200克為宜。
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糖類和纖維素,增強人體抵抗力,暢通腸胃,成年人每日需要至少一斤新鮮果蔬。
五穀:如米、面,含有澱粉物質,主要供應人體的能量,滿足日常活動所需,每日約5-8兩為宜(300—500克)。
當然,對於一些已經患有疾病的人來說,具體的飲食搭配,還是要謹遵醫囑的。
中國的飲食養生文化博大精深,畢竟“吃”和“養生”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汲取先人的智慧,學習科學的養生知識,更好的守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快分享給家人和小夥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