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隨時疏通經絡易堵穴位,讓身體內外五毒一身輕

現在的生活,無論是繁華的大都市也好,熱鬧的小縣城也罷,每當走在人行道上,總會看一條條車水馬龍的道路,每天總會迎來一個上班的早高峰,和一個下班的晚高峰。

可是你知道嗎?當你每天被堵在路上,前不能動後不能挪的時候,比這更怕的是你的身體也在不知不覺中遭遇了“堵車”。每天在日常生活,無論是走著,站著,躺著,身體都在不同程度的被使用著,這時候經絡就會有堵塞。

《黃帝內經•靈樞•靜脈》說:“靜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這句話可是詳細的把經絡的重要性描述得清清楚楚,就好比我們的身體像一個城市一樣,經絡就是城市的各個管道,你想想管道不通了,那城市會變得多麼骯髒不堪,下水道堵了,汙水橫流;天然氣管道堵了 ,那冬天就等著哆嗦吧。只有管道通了,一切工作才能照常進行。經絡也是一樣,哪裡不通哪裡就會出現問題,把它疏通好了,病也就沒了。這也就是“處百病,調虛實”,所以才“不可不通”。

經過長期實踐,我發現每條經絡,總共十二正經,有2-4個容易堵塞的穴位,即痛點,多分佈在肘、膝、腕、踝關節附近。那麼這些痛點是如何產生的呢?

我們在探查經絡時,會加速區域性氣血的執行,因此氣血被動地活躍起來。這就如同涓涓細流通過湧動的區域,現在卻因為外力變得洶湧起來。活躍的氣血猛烈撞擊經絡的堵塞點,從而使那些易堵塞的穴位產生酸、麻、脹、痛的感覺。氣血越旺盛、堵塞越嚴重時產生的痛感越強烈,甚至難以忍受。而這種疼痛是引匯出來的,與敲擊的力量大小無關。

其實,自我疏通經絡,就是對經絡的固定線路、固定位置進行探查,隨時發現痛點,及時疏通,防患於未然。而一旦把尋找“痛點”當作一種健康習慣,就會隨時發現、消除健康隱患了。

學會對症給自己開“變美經絡處方”

《黃帝內經》講:“經脈所過,主治所及”,指的是在身體某條經絡線路上發生的問題,都可以通過梳理這條經絡的易堵塞穴位來解決。正所謂“通則不痛,痛則不通”。

比如女性生殖系統問題,首先要選擇探查肝經。因為肝經的循行線路經過生殖系統——“入毛中,過陰器”,所以肝經的通暢對調解婦科疾病很重要。

而對於膽囊炎、偏頭痛,可以選擇疏理膽經的易堵塞穴位,因為這些症狀出現在膽經的循行路線上。

按照“經絡所過,主治所及”的理論,可以減少辨證的煩惱。例如痛經,辨證發現可能是由氣滯血瘀、氣血兩虛等多種因素引起的。

再比如溼疹,有人發作的部位在小腿內側肌肉上,恰恰在脾經的循行路線上,這時可以以疏通脾經為重點;還有患者病發位置在手部大魚際處,而這裡是肺經的循行路線,因此需要疏通肺經。

另外,很多病症是根據臟腑病痛來命名的,比如胃炎,我們馬上會想到疏通胃經,而肺結節一定要疏通肺經。根據臨床診斷,哪裡不舒服,馬上疏通相應經絡易堵塞穴位,是自我調理身體的方便手段。

中醫根據五行屬性,將十二臟腑分為了六組,肺、大腸;脾、胃;心、小腸;腎、膀胱;心包、三焦;肝、膽。如果遇到某一個臟器出現問題,我們可以根據表裡關係,按揉、疏通與其一組的經絡。我們可以根據表裡關係,按揉、疏通與其一組的經絡。只要記住一句歌訣:“肺大胃脾心小腸,膀腎包焦膽肝祥”,那麼肝臟的對應關係就分清了。如此,當人體出現問題時,從多角度、多肝臟入手進行調理,見效更快。

“經絡處方”像一個綜合方案,按照方案操作,非醫學專業的朋友避免了辨證的困擾,可以在家裡自己動手輔助調理病患。當然,中醫講究整天治療,而這些輔助調理方法為日常保健所用,對於具體病症還要請中醫師當面辨證診斷,對症治療。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服藥小動作,引發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