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三期發文預告:麻黃連翹赤豆湯、真武湯、豬苓湯。
發文規則:春節期間(含春節後第一週)不穩定更新,其它時間週一、週三、週五更新。
本系列文章用通俗易懂的現代科學語言解讀中醫方劑背後的機理及適用範圍,幫助讀者建立系統的中醫思維,不同層次都能有收穫及心得。為把道理講清楚,每篇文字都會較長,適合慢慢品味。建議學習完《邁入中醫之門》系列後,再進入本系列學習。
人體的脾胃是一對陰陽關係,胃屬陽明,主管食物的消磨和消化,脾屬太陰,負責調動和運化人體的津液上承於胃,胃接納太陰提供的陰液和津液。脾和胃,兩個臟器透過膜和經絡相連,在生理上納化相依、升降相因,燥溼相濟,有著密切的關係,共同作用完成了飲食的受納、腐熟、吸收,以及傳輸、排洩糟粕。通常我們講,脾胃是人體的氣血生化之源,是人體的後天之本。在外邪入侵到人體時,脾胃對太陽表系統的支援不足,很容易導致邪氣“攻陷”太陽表系統的防線,入侵到脾胃導致脾胃疾病。
當脾陰枯竭不能“灌溉”陽明胃時,就出現我們在上一篇提到的麻子仁丸的症狀。反過來,當人體的溼氣太重,脾虛水溼氾濫時,就會造成水溼沉積在身體內運化無力。溼邪太重導致脾氣運化無力不能上承胃時,陽明也會同時出現燥熱的情況,陽明的熱夾雜著太陰的溼,很容易在身體內形成溼熱鬱結發黃的局面。
我們可以做一個比喻,人體健康的“脾土”如同自然界肥沃森林中的土,既可以供應木(森林)的生長,也可以儲存營養物質和水分,當水分太多時,也可以將其疏導分流出來排洩到地下河或者湖泊。人體攜帶著“溼氣”的脾土如同“不健康”的土,溼邪夾雜在土壤中形成“泥糊糊”,既不能生長出木,也不能將水疏導尿出來。
在《傷寒論》第236條提到:“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此為瘀熱在裡,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身體內溼熱蓄積的表現症狀有“小便不利”,“但頭汗出,身無熱,劑頸而還”、“身黃如橘子色”、“腹滿”、“渴飲水漿”等。人體體內有溼邪累積,機體本身應當具有分離溼邪從小便而外出的機能,但是溼和熱相結合以後,就很容易形成“泥糊糊”狀,不能夠從小便外排,所以表現為小便不利。
“但頭汗出,身無汗”,是指身體內的熱想外散而受溼氣的制約散不出去的緣故,所以表現了出了身無汗,但是頭部是“諸陽之會”,頭部的陽熱之氣比較旺盛,所以陽熱上蒸,可以見到頭部出汗。溼熱就積蓄在身體會形成黃色。溼邪很容易積蓄在腹部出現腹脹滿,水液運化不足不能產生津液而出現口渴。
《傷寒論》第199條“陽明病,無汗,小便不利,心中懊憹者,身必發黃。”
第200條說:“陽明病,被火,額上微汗出,而小便不利者,必發黃。”
上述兩條也是講的溼熱鬱結在體內的兩種情況。
第200條中講陽明病在治療當中如果錯誤的使用了火療。被火烤以後,如果汗出很多,火會助長了陽明的熱,燥熱由裡向外蒸騰,濈濈汗出,燥熱成實,大便燥結形成陽明的實證。“額上微汗出”,只是前腦門微微出汗,其他部位沒有汗。這是熱鬱導致的陽明之熱內鬱不能散發出去,所以僅是額頭上最高點出汗,身上是無汗的。
祛除身體溼熱發黃採用茵陳湯的治療思路。茵陳湯的組方有三味藥:分別是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擘,大黃二兩、去皮。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三服。小便當利,尿如皂莢汁狀,色正赤,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
茵陳:《神農本草經》講,味苦平。主風溼寒熱,邪氣,熱結黃疸。久服輕身,益氣耐老,生邱陵阪岸上。茵陳蒿性質苦寒,能清熱利溼,利肝膽。中醫講的黃疸,是溼熱瘀結在身體疏導不利損傷肝膽導致。茵陳具有較好的祛溼熱效果,但用量上要比較大,用量太小起不到明顯的作用。臨床中經常使用到30克以上,有時甚至用到60克甚至100克。
茵陳湯中的大黃可以輔助茵陳祛除溼熱膠結在腸胃的狀況。大黃可以破結,盪滌腸胃,推陳致新。茵陳蒿湯證中有肚子脹滿的情況,所以用大黃來盪滌一下腸胃,破溼熱的凝結。梔子的性質苦寒輕浮上揚,可以通利三焦,祛除鬱結在三焦中的熱邪,三焦通暢有利於小便、清溼熱,能夠輔佐茵陳使溼熱從小便排出,茵陳蒿湯和大承氣湯、小承氣湯不同,茵陳湯以利尿為主,瀉下的作用弱一些。
常見的黃疸一般分兩種,陽黃和陰黃。陽黃是由於身體溼熱鬱結導致的,身體本身的陽氣並不虛虧,而陰黃的本質是身體脾腎陽虛運化無力導致的溼熱鬱結在身體內,慢性虛損型體質常見於陰黃。《傷寒論》第259條說;“傷寒發汗已,身目為黃,所以然者,以寒溼一作溫在裡不解故也。以為不可下也,於寒溼中求之。”“傷寒,發汗已”,汗已經出來,鬱結的熱已經發越出來了,如果是陽明有溼熱就不應該發黃,現在相反,發汗完了以後“身目為黃”,渾身連眼睛珠子都黃了。“所以然者,以寒溼在裡不解故也”,是因為寒溼在裡,是脾虛寒運化水液不利導致的積溼,溼氣鬱結化熱。所以汗雖然出來了,但寒溼之邪還存在,而且汗出以後,脾胃陽氣就更虛,寒溼不運,就出現陰寒性的發黃。這種發黃與茵陳蒿湯的溼熱發黃不同,茵陳蒿湯是陽明有熱夾溼,這是太陰脾寒有溼。
陰黃在治療上應標本兼治,治本應該以附子理中湯或者真武湯為思路,治標可以茵陳湯為輔助思路,一方面振奮脾腎溫陽利水,一方面祛除溼熱,如果單純的祛溼熱效果會更差,茵陳湯的苦寒性質會傷陽並傷血傷陰進一步加重寒溼。
黃疸嚴重或者時間久了沒有得到正確治療會導致出現所謂的“黑疸”。黑疸通常是溼熱內結伴隨著典型的陽虛和血虛,這時應以補正和滋養血氣為主,兼用茵陳湯祛除溼邪為輔助治療思路。
《傷寒論》第261條:“傷寒,身黃髮熱,梔子柏皮湯主之。”
組方為肥梔子十五個、擘,甘草一兩、炙,黃柏二兩。
第236條中的茵陳蒿湯祛除的是陽明腸胃中的溼熱,組方用了大黃疏導通瀉陽明。第261條中的溼熱是鬱結在三焦系統當中,三焦處於人體面板和臟腑之間的“半表半里”之間。如果三焦系統積蓄溼熱,看起來整個身體都是黃的,三焦系統鬱結熱身體會出現發熱而不發寒。
梔子柏皮湯採用的是清法,既不透過瀉下,也不透過發汗的方式祛溼祛熱。組方用梔子輕浮通利三焦的性質,祛除三焦的熱,梔子還有清涼宣透的作用(我們在梔子豉湯瞭解過這個機理)。三焦中鬱結的熱被梔子宣透散去後,三焦的通利作用就會恢復,可以幫助水液在人體內運化和流動,促進尿液的生成和排洩,所以這個方子以梔子為主藥。柏皮是黃柏的皮,性質苦寒,能夠清熱燥溼,苦寒堅陰。就是當熱邪傷陰的時候,黃柏對陰氣有堅定、保護的作用,能夠清熱、燥溼、祛溼。梔子的作用位置偏於上和三焦,黃柏偏於下和腎,甘草偏於中焦,有和胃健脾、反佐梔子和黃柏的苦寒的作用。
簡單地歸納一下,溼熱鬱結在身體內通常有5種情況:
(2)如果你想學習自學中醫,你需要做好至少一年的長期關注與學習的心理準備,認真學習文章與影片,這樣你才能逐步成為自己及自己家庭的健康管理師,有效的應對日常常見疾病、防治慢性病,利己利國。
有人問為什麼不教一些偏方,或者快消方法,在此答覆如下:
作為醫者,最大的期望是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健康外包給醫院或者他人。
自己懂自己明白,才不至於有病亂求醫,才能避免過度醫療對身體的傷害。
更多文章,請到本號文章中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