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生活中,有一些朋友會出現 “全身哪都疼,沒有不疼的地方” 的現象,出現這種情況,該怎麼辦呢?

今天,專門介紹一個簡單易操作的自我理療方法調理這個病。方法很簡單,就是刺激這倆穴位——陽陵泉穴和支溝穴。

陽陵泉穴在小腿外側,當腓骨頭前下方凹陷處。支溝穴在前臂背側,陽池穴和肘尖的連線上,腕背橫紋上3寸。

為什麼要找這兩個穴位來改善關節痛?這裡面有什麼奧祕呢?

陽陵泉是少陽膽經的腧穴,能疏洩肝膽、舒筋活絡、緩急止痛、清熱除溼。另外,陽陵泉還是筋之會穴,對於治療筋病有特效,可以肯定地,它對於關節疼痛有治療意義。

支溝穴是少陽三焦經的穴位。它可以行氣止痛、活絡散瘀。這兩個穴位一上一下,同氣相求,可以改變兩條經脈所及之處氣機阻滯、外邪壅滯的狀態,因此對於改善周身疼痛,有不錯的效果。

另外,還有一層原因值得思考,這就是兩個穴位所在的三焦經、膽經,都屬於少陽經。少陽經,主疏洩,主一身氣機的暢通。中醫有通則不痛,痛則不通的說法。因此,通過疏解三焦經和膽經,可以暢通一身氣血,自然也就能改善疼痛症狀。尤其是病在少陽經,出現了少陽證兼太陽表邪未解症狀,即“發熱微惡寒,骨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之時,利用這兩個穴位更是有不錯的調理效果。當然,這麼說可能有些太艱澀難懂,就不必細談了。

總而言之,如果感覺全身上下不適、疼痛,又具體道不出哪裡疼得厲害,常年如此,終日不絕,雖能忍受但是又影響生活和主觀感受,經過檢查又找不到明確的器質性病變,請嘗試用這支溝穴和陽陵泉調理。每天,每側每個穴位按壓200下,可能有奇效!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的健康養生圖文資訊,特別是當涉及食療、藥品、配方、鍼灸技術等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冶療依據。如有需要,請在醫師指導下使用,非專業人士請勿隨意使用!若有侵僅請聯絡我們刪除,謝謝!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產後臀腹這樣練,幫助啟用重建肌肉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