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膝蓋氣血不足,你就“攤上事兒”了

人到中年,大家發現膝蓋開始出現問題了,比如:有痠痛感、彎曲時“咔咔”作響、靈活度降低等。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膝蓋發酸,所以,一到休息日,大家都想宅在家裡,能躺著絕不站著,能站著絕不坐著。

其實,上面那些現象多半都是“上實下虛”之症,說白了,就是氣血不通了,下不到膝蓋乃至整條腿了。

有些人可能會說:膝蓋氣血不通就不通唄,不就累點兒麼,能有多大事兒呀?

別說,膝蓋氣血不通還真能讓你“攤上事兒”,而且是大事兒。

為啥呢?

我們先看看,膝蓋氣血不通說明什麼?說明經絡堵塞了,而氣血要輸送到腳部就必須經過膝蓋,經絡堵得連膝蓋的氣血都供應不上了,又何談它的下一站——腳呢?

神醫扁鵲說過:兩腳之氣血雍滯不行,則周身之氣血亦不宜通。就是說,腳部的氣血不通,渾身的氣血就都通暢不了。

氣血是生命的基礎,“氣血調和則五臟安,氣血不和則疾病生”,會產生什麼後果,不用我多說了吧。

所以,膝蓋氣血不通之所以糟糕就在於:它的影響是逐層遞進的,它會直接影響腳部氣血,而後影響全身氣血,讓你“攤上事兒”。

灸膝,有哪些好處?

要想疏通膝蓋經絡、暢通膝蓋氣血,最佳方法莫過於灸膝。

具體來說,灸膝最主要可以帶來兩大好處:

1

引血下行

膝蓋是最易損傷的關節,統計發現,40歲以上的群體,膝蓋損傷的機率高達3成!很多人甚至同時伴有膝蓋冷痛、積液、水腫、骨刺等症狀。

平白無故地,膝蓋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膝蓋歸根到底是一個關節,我們每天走路、下蹲、跳躍都要用到它,時間長了,它就跟軸承一樣會產生磨損。所以,如果膝蓋不好,還拼命鍛鍊,就是“作死”,會讓膝蓋磨損雪上加霜,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鍛鍊非但沒有收到健身效果,膝蓋卻越來越疼。

軸承磨損了,需要潤滑油,氣血就是膝蓋的“潤滑油”。人到中年,氣血開始虧虛,供給膝蓋的“潤滑油”少了,膝蓋就會幹磨,損傷就會越來越重。這就會加劇風寒溼等外邪入侵的機會,冷痛、積液、水腫等就都來了。

艾灸的作用是什麼?就是提高溫度、打通經絡、排出寒溼,同時讓膝蓋收到新鮮血液的供養,這樣一來,寒溼散了、積液消了、腫痛化了。

再來看骨刺,骨刺為什麼疼痛?有人認為是刺戳的,其實並不是這樣,骨刺本身並不會讓人疼痛,而是骨刺旁邊的瘀血壓迫神經,引起疼痛。借用艾灸把瘀血都化解掉,膝蓋自然就不疼了。一位灸友就是這樣,艾灸一個冬天,膝蓋再也沒有疼過,但是一拍片子,骨刺還在那裡,並沒有減少。

2

盤活全身

雙腳是距離心臟最遠的地方,心臟負責泵血,把血輸送到腳部算是“長途”。顯然,要一下子把氣血引到雙腳是不容易的。

膝蓋就好比心臟與雙腳之間的“中轉站”,灸膝可以先將氣血引到膝蓋,膝蓋氣血充足,就能順利下行到雙腳,雙腳氣血暢通了,全身氣血才能暢通。

我們還可以換個角度看,凡是有窩的地方都比較容易瘀堵,膝蓋正對膝窩,故而整個膝蓋周邊一圈的氣血都容易瘀堵。足三陰經都循行經過膝關節,脾統血、肝藏血、腎藏精(精血互生),故而灸好膝蓋,有助於打通足三陰經,暢行一身氣血。

此外,灸透膝蓋,還能補益肝腎,因為“膝為筋之府”,“肝主筋”,膝蓋是筋的房子,房子好,筋住著才舒服,肝好,才能筋骨強健,關節硬朗。反之,同樣成立。所以,我們補益肝腎其實有一條捷徑——從筋調治,就從灸膝開始。

膝蓋應該怎麼灸?

重在艾灸5個穴位:膝陽關穴、膝眼穴、鶴頂穴、犢鼻穴、陽陵泉穴,需要注意的是,艾灸時最好能講究順序。

第1步:艾灸膝陽關穴,關,就是關卡的意思,艾灸膝陽關就是為了打通膝關節的關卡,起到疏利關節的作用。

第2步:膝眼穴:經外奇穴,包括內膝眼穴和外膝眼穴,這一步之所以要艾灸膝眼穴,目的是為了進一步活血通絡利關節,還能調理膝關節痛、下肢痿軟等問題。

第3步:艾灸鶴頂穴,鶴頂穴是氣血下行衝開犢鼻穴的必經之路,鶴頂穴灸透之後,會先被氣血衝開,幫助身體祛風除溼,消除膝蓋的部分疼痛。

第4步:艾灸犢鼻穴,目的是通經活絡、疏風散寒、理氣消腫,為身體補足氣血,還能緩解膝痛、下肢麻痺、屈伸不利等。

第5步:陽陵泉:屬膽經,膽屬木,木主生髮,故而陽陵泉可生髮陽氣,並且,木能生火,木氣一旺,則能生火。陽陵泉是“筋之會”,凡筋病皆可灸陽陵泉。

哪些人群需要灸膝?

1、“上實下虛”、“上熱下寒”的人,比如腿寒、腿痠、腳力差的人;

2、心情煩躁、焦慮不安的人;

3、久坐且運動量不夠的人(容易加重膝關節瘀堵);

4、本身體質虛寒、氣血凝滯、身體乏困的人(灸之,能改善氣血、排出垃圾、提高免疫)。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一種不錯的食材,隔三差五吃一些,渾身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