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糞便中會有少量粘液,因與糞便均勻混合不易察覺,如果糞便中出現肉眼可見的粘液,說明其量增多。糞便粘液增多與多種因素有關,粘液便可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兩大類。
一、生理性粘液便
與非疾病因素如過度緊張、驚嚇刺激及小腸過敏等相關,導致大便中偶爾出現少量粘液的,可視為生理性粘液便,可以透過改變生活方式來改善此情況。
(1)增加飲水量:保證每日充足的飲水量可以改善大便形態。一般來說,正常成年人的每日飲水量以1.5L為宜。
(2)膳食均衡:多食蔬菜水果,少食用辛辣生冷食物。增加膳食纖維的攝入,不僅有助改善排便,而且可以有效預防痔瘡。
(3)調理腸道菌群:食用富含益生菌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的食物或補充劑。
(4)注意休息:避免勞累和久坐,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二、病理性粘液便
通常為肉眼可見的粘液增多,此類粘液與大便混合不充分,常附於大便表面或呈稀薄果凍狀。出現大便粘液與血、膿性物質混合的情況,需要更加重視,可能是腫瘤的前兆。
(1)結腸炎
尤其是潰瘍性結腸炎,很容易引起腹瀉、腹痛、粘液便,甚至便秘、腸鳴等情況,腹瀉與便秘可單獨發生,也可以交替反覆出現,常伴有消瘦、乏力及失眠等症狀。
(2)慢性腸炎
常由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飲食及濫用抗生素等導致的腸道慢性炎症疾病。臨床上常表現為長期慢性、或反覆發作的腹痛、腹瀉及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時,可有粘液便或水樣便。
(3)腸癌
如直腸癌、結腸癌,腸道腫瘤等,以結腸癌粘液便最為明顯。結腸癌早期多腹脹、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不明顯,常被漏診。而後會出現排便習慣改變,便前腹痛,粘液便或粘液膿性血便,伴有低熱、乏力、消瘦等症狀。
(4)其他
如痔瘡便血、直腸、結腸息肉、細菌性痢疾、急性血吸蟲病及中醫認為的脾胃虛寒、脾虛溼熱、寒溼等症都可能導致大便帶有粘液。
對於症狀不明,粘液多,尤其混合血液、膿性分泌物等粘液便,應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儘早排查病因,接受治療,防止病情加重惡化。
#快問中醫超能團#@快問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