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人
三才理論“和”的思想,就是一種動態的平衡。這種思想與中醫的“中”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三才”思想對中醫具有深遠影響,並已成為中醫學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天人相應、三陰三陽說、六經、三部九候說、三焦說、精氣神等無不受其影響。特別是中醫的基礎理論中主要的理論之一《黃帝內經》深受影響。
《內經》將天地人看做一個整體,如《素問•寶命全形論篇》有“夫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天地合氣,命之曰人”。認為行醫要知天、知地、知人,《素問• 氣交變大論篇》“夫道者,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長久”。《靈樞•口問》病因有“邪之所在,皆為不足。故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耳為之苦鳴,頭為之苦傾,目為之眩。中氣不足,溲便為之變,腸為之苦鳴。下氣不足,則乃為痿厥心悗”;診病要“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
董仲舒認為“天地人,萬物之本也。天生之,地養之,人成之。天生之以孝悌,地養之以衣食,人成之以禮樂,三者相為手足,合以成體,不可一無也”。《內經》中多次提及此觀點,如《素問•寶命全形論篇》所謂“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於人,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凸顯人的重要性。
玩法自然
同時強調人順應自然。《素問• 六微旨大論篇》有“天樞之上,天氣主之;天樞之下,地氣主之;氣交之分,人氣從之,萬物由之”
。《靈樞•順氣一日分為四時》言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張景嶽認為“故曰天人一理者,一此陰陽也,醫易同源者,同此變化也”。《傳家集》“天不中不和則病人,人不中不和則病天,此所謂天人相與之道也”。這樣的整體思想貫穿於中醫理論體系,中醫治病從人體的整體內環境、人的身心、人與自然的關係進行整體考慮,使“血和”“衛氣和”“志意和”和“寒溫和”,實現“人之常平”的狀態(《靈樞•本藏》)
中醫學整體觀念的思維模式。中醫診病常從頭問到腳,且考慮季節氣候等因素。這正是因為中醫的視域是宏觀的。如《素問•生氣通天論篇》認為“天地之間,六合之內”,人體的“九竅”“五臟”“十二節”與“九州之氣”均與“天氣”相通。人體是一個小天地,內部的氣血、津液、臟器等密切聯絡,相互影響。宇宙是一個大天地,萬事萬物相互聯絡,人作為其中的一份子,與萬物渾然天成,密不可分,即《道德經》所謂“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以和為貴
在“三才”中,“中和”常對應於氣,即“輕清者”在上為天,“中和之氣”在中為人,“重濁者”在下為地。中國古代哲學思想中的精氣神學說作為一種特殊的方法論,對中醫學中的精、氣、神理論有深遠影響,對其構建起到啟發作用。精、氣、神是中醫學最基本的個概念,可用以說明人體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的3個重要的內容。
《素問•六節藏象論篇》有“三而成人”,所謂“三”,就與“精、氣、神”三者。“精、氣、神”是“天地中和”在人體的形式。“中和”作為“三才”的重要組成部分,居於中間,與“氣”相對應,並起調和之用:“中和”之氣起到承接“精”“神”的作用,與“中和”調節“天地”的作用一致。《太平經》認為“一為精,一為神,一為氣。此三者,共一位也”,三者是“天地人之氣”其關係是“神者受之於天,精者受之於地,氣者受之於中和”,三者環環相扣,缺一不可。同時,三者相化相生,如《類證治裁》認為“神生於氣,氣生於精,精化氣,氣化神”,因此精為氣之本,氣為神之主,形為神之宅也,共同構成人身三寶。“中和”之氣是不斷運動的,氣的運動是天地的紐帶,透過運動發揮“和”的作用。《素問•六微旨大論篇》載“氣之升降,天地之更用也”。《靈樞• 脈度》有論“天氣下降,氣流於地;地氣上升,氣騰於天。故高下相召,升降相因,而變作矣”變生“中和氣”。在人體中是不能不執行的,要像“水之流”“日月之行”不休,才能使“陰脈榮其髒”,“陽脈榮其腑”, 這樣如環無瑞,“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流溢之“氣”能“內溉藏府,外濡腠理”。若氣運化失常,就如《素問•六微旨大論篇》認為“出入廢”“升降息”,則“神機化滅”“氣立孤危”,並指出,若無氣的“出入”,人就不能“生長壯老已”;無氣的升降,人體無法“生長化收藏”,直接影響健康。
基於以上認識可以看出,“三才”與“中和”的關係,即“中和”位三才中,居人位,上銜天陽,下稟地陰,是謂天人相應;“中和”應氣,氣交成“中和”,“中和”運氣,氣動承接精、神,是謂人之“三才”。
《黃帝內經》中的五運六氣理論,五運、六氣各應天地,作用於人體,對人的健康產生影響,也符合三才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