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大家好,我是老李,今天為大家帶來了常見疾病的特效穴位

一:比吃藥還管用的10個特效穴位合集,個個都有奇效!

二:5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三:20個實用穴位,簡要介紹

一:比吃藥還管用的10個特效穴位合集,個個都有奇效!

1、人中=急救調氣丸。

人中是急救昏厥要穴,按壓人中可以調血氣,陰陽結合,人就能醒。人中穴位於人體鼻脣溝的中點,上嘴脣溝的上 三分之一與下三分之一交界處。主治癲狂癇,中風昏迷,小兒驚風...

2、迎香+孔最=特效止鼻血藥。

如左鼻孔出血,用左手食指按左側鼻迎香穴,右手大拇指按壓左手大臂中點的孔最穴,並將頭抬起,1-3 分鐘內止血。如右鼻孔出血則反之。迎香穴在鼻翼旁的鼻脣溝凹陷處。

3、風門+孔最=通宣理肺散。

按摩膀胱經的風門穴(位於背部大椎下的第2個凹窪處,左右各2釐米左右之處,見下圖)加上肺經的孔最穴 (位於前臂掌面橈側,尺澤穴與太淵穴連線上,腕橫紋上7寸處)=通宣理肺散。主治傷風,咳嗽,發熱頭痛,項強,胸背痛等。

4、肩井=頸肩腰痛特效穴。

肩井穴(見下圖)在大椎穴與肩峰邊線的中點。和足底湧泉穴在同一條邊線上。頸肩不舒服時可以用拿肩井的 方法按揉,拇指和四指相對,放在肩正中,一邊捏一邊往上提,就可以讓肩部放鬆,預防肩頸疾病。肩井穴位於肩上,當大椎穴與肩峰端連線的中點上。合谷穴在一手的拇指第一個關節橫紋正對另一手的虎口邊,拇指屈曲按下,指尖所指處。

5、極泉穴=速效救心丸。

極泉穴在腋窩頂點。操作手法:用手指彈撥左臂腋窩頂點極泉穴處的肌腱,痠麻感會訊速向手的方向放射,可以在幾分鐘內緩解心臟不適。極泉穴,放射到中指為最好,也有的放射到無名指或小指。如果不發麻只發疼,冠狀動脈可能堵塞50%。

6、中府=補中益氣丸。

肺經上的中府穴(位於胸外側部,與第一肋間隙平行,距前正中線6 寸處,見下圖)。此乃中氣之府,是中氣彙集 的地方,因此為調補中氣的要穴,主治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咳等;太淵穴,是肺經的原穴,穴性屬土,土能生金,其補中氣之氣最強,按摩、艾灸都有顯效。此外,只要按摩太白、商丘、太沖三穴就會有補中益氣的效果。

7、氣海=當參。

可補中,益氣,生津,治療脾胃虛弱,氣血兩虧,體倦無力,食少,口渴,久瀉,脫肛。氣海穴位於體前正中線,臍下1 寸半。

8、人迎穴=速效降壓藥。

人迎穴位於頸部,喉結旁,當胸鎖乳突肌的前緣,頸總動脈搏動處(見下圖)。按一邊人迎穴10秒,仃10秒, 再按10秒,共三次,再換一側(不能二邊同時按)。如在外面沒有速效救心丸的情況下使用最佳。有人血壓高的情況下也可以用,每次降壓6-10汞柱。

9、尺澤+復溜=麥味地黃丸。

按揉肺經的尺澤、腎經上的復溜,相當於麥味地黃丸,具有潤肺、滋陰、去心火、納氣、平喘、止咳嗽等功 效。尺澤穴位於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復溜穴位於小腿裡側,腳踝內側中央上二指寬處,脛骨與跟腱間(或太溪穴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見最下面的足穴圖)。

10、臂合陽穴+合陽穴=頸通康片,治療頸肩的疼痛。

臂合陽穴在手曲內橫紋下2-3指腹中間有縫隙的地方,如果點對了痠麻感覺放射到中指,能治療頸肩的疼痛。

二、5大重要穴位的功能

1

足三裡功能

一是扶正培元,強脾健胃;

二是促進新陳代謝,強壯肌體;

三是提高內分泌系統功能,增強免疫能力。

叩拔足三裡,對消化系統、神經系統、血液系統、迴圈系統、內分泌系統、泌尿系統、生殖系統的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尤其對消化系統的疾病、功效更為明顯。

主治:

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胃下垂、胃痙攣、消化不良、肝炎;神經衰弱、癲癇、失眠、頭痛、貧血、偏癱、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

冠心病;糖尿病、遺尿症;陽痿、早洩、遺精、月經不調、月經過多;傷風感冒;膝關節炎、下肢關節炎等疾病。

2

關元穴功能

一是培根固元。

二是培腎壯陽,補腎壯陽,調經固衝,清熱利溼,此穴有培腎固本,調氣回陽,主生殖,主元氣之功效。是男子藏精、女子蓄血之處。

三是補虛固本。此穴能增強生殖系統功能,提高免疫能力,防止衰老,主治諸虛百損,壯一身之氣。

主治:

陽痿、早洩、遺精、月經不調、宮頸糜爛、子宮脫垂、盆腔炎、不孕症、遺尿、尿閉、尿失禁、膀胱炎、腎炎、尿道炎、陰溼疹;痢疾、疝氣、脫肛、高血壓、糖尿病;健忘、神經衰弱;虛脫、身體虛弱。

3

中脘穴功能

一是能調脾胃;

二是能降逆化滯。此穴有調胃和中、補虛益氣、納谷化溼,降逆止嘔之功效。

主治:

胃痙攣、胃潰瘍、胃下垂、胃脹滿、消化不良、嘔吐、口臭、腸炎、十二指腸潰瘍、痢疾、闌尾炎、便祕、肝炎、膽囊炎、黃疸、高血壓、心絞痛、中暑、癲癇、癔病、神經衰弱、失眠、咳嗽、哮喘、吐血、子宮脫垂、月經不調。最主要是治療消化系統疾病,更是治療各種胃病的重要穴位之一。

4

內關穴功能

一是能理氣活血;

二是能安神定志

主治:

心絞痛、心肌炎、風溼性心臟病、心動過緩、心律不齊;休克、昏迷、暈厥、暈車、失眠、癔病、癲癇、精神病。

胃病、胃痙攣、嘔吐、呃逆;膈肌痙攣、妊娠惡阻、低血壓、無脈症等。對各種心臟病、各種精神病和神經系統疾病療效較好。

5

合谷穴功能

一是能清熱解表;

二是能疏筋散風,通降腸胃。其中最主要的功用是清熱鎮痛。

主治:

感冒、咳嗽、頭痛、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癲癇、精神分裂症;腸炎、痢疾、痔瘡、小兒脫肛、牙痛、鼻炎、鼻出血。

扁桃腺炎、結膜炎、耳聾、急性肩風溼、五指痙攣、難產、麻疹、多汗、失語症等。尤其對感冒後引起的頭痛治療效果更佳。

三:10個實用穴位,簡要介紹

1、牙痛穴——肩井穴

2、扭傷馬上找大包穴

3、膽結石穴——中瀆

4、胃腸炎穴——天樞穴

5、手麻穴——支正

6、乳腺炎穴——天池

7、厭食、脫髮穴——太溪

8、急性咽喉腫痛穴——少商

9、坐骨神經穴、脊椎病——後溪

10、腰椎盤突出穴——筋縮

11、血海能補血穴

血海,是血液的海洋,面板瘙癢、氣血不好,都可以按摩或按摩此穴。

12、尺澤是止咳穴

咳嗽不止,氣喘,都可以按摩或者艾灸尺澤穴

13、面板穴——曲池

對於老年人來說,曲池穴具有降血壓的作用,對於年輕人來說,曲池穴是去除臉上疙瘩、豆豆的良藥。

14、商丘是消炎穴

商丘穴可以消除下身的各種炎症,特別是女性有炎症,多拍打或者艾灸此處,非常有好處。

15、少海是耳鳴穴

少海穴最主要的作用是滋陰降火,心火太旺的人,拍打或者艾灸這個穴位,可以滋陰補益腎氣。心腎不交,晚上睡覺比較躁動不安,記得要多按揉或者艾灸此處。

16、內關治療膝痛

凡是與臟腑有關的問題,都可以通過內關來解決。覺得不舒服,有阻滯,都可以按揉或者艾灸內關

17、樑丘穴治頭暈、嘔吐、腸炎問題

樑丘穴的作用很多,腿疼、腳疼或者止胃酸,都可以找樑丘穴,如果胃突然反酸了,馬上按一下樑丘穴,很快就會好轉了。

18、湧泉治腳發熱、發冷

有些人足底很冷,可以按揉或者艾灸湧泉穴,也有些人足底發熱,也可以按揉或者艾灸湧泉穴,它有雙向調節功能。

湧泉還有一個特別的作用,如你打嗝不止,按一下湧泉穴,很快就會停下打嗝。

19、復溜治手腳麻木穴

20、地機些對糖尿病好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皮炎溼疹有哪些症狀?溼疹會不會傳染?溼疹可以補充什麼維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