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有很多朋友留言詢問我關於腹瀉的問題,說自己總是跑廁所,有時還有腹痛的情況,而且發病時間很長,好幾周的時間都不見好轉,想知道中醫是如何調治這種症狀的。
慢性腹瀉其實是臨床上非常常見的一種症狀,可見於多種疾病,故而病因也較為複雜。我臨床中比較常遇到的慢性腹瀉原因包括腸易激綜合徵、胃腸道感染、潰瘍性結腸炎以及胃腸息肉乃至癌腫,尤其近幾年來,非感染性的慢性腹瀉病例不斷增多,更加引起重視。
就中醫角度來看,慢性腹瀉雖然病位在腸,但根源往往牽涉多個臟腑的功能失調,常見者以脾為主,久病又易入腎,而肝氣橫逆犯脾亦可致病,可見其病因之複雜。涉及的臟腑不同,症狀不同,治療方法也各不相同。下面我們就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分別說說其中的不同之處:
1、脾胃虛弱
與腹瀉有關者首先當然責之於脾胃。脾胃同處中焦,各有分工,脾主升清,將水谷精微上輸心肺;胃主降濁,將經過腐熟的飲食下注小腸。脾胃升降有序,維持著機體正常的營養代謝,脾胃虛弱則運化功能失常,以致清濁不分而腹瀉。
脾胃虛弱型的慢性腹瀉患者大便時溏時瀉,消化功能下降,腹痛腹脹且日久不止,更為顯著的特點是吃油膩食物後大便次數就會明顯增加。治療此類情況,當以益氣健脾、理氣化溼為主要原則,以恢復脾胃受納和健運的能力。
2、肝氣乘脾
五臟之中,肝主疏洩,喜條達而惡抑鬱,其與脾的關係特別緊密。前文說過,脾的主要功能在於運化,而肝的疏洩能力能夠調節脾的運化功能,對人體的正常代謝有重要意義。肝氣鬱而不達則橫逆犯脾,導致脾失健運,進而出現腹瀉的情況。
肝氣乘脾型的慢性腹瀉患者發病特點與情緒有關,每有憤怒、焦慮、抑鬱或情緒緊張時就容易出現腹痛、洩瀉的症狀,發病時腹中如有雷鳴,痛處攻竄不定。此外,患者還常有噯氣、食慾不振、胸脅脹悶的症狀。治療此類情況,當以柔肝健脾、理氣升清為主要原則,以使肝不橫逆,脾得健運,氣機條暢,清濁自分。
3、腎陽虛衰
腎主藏精,為先天之本,與後天之本的脾對應,兩者是相互資生與促進的關係。脾之運化須得腎之陽氣溫煦,腎藏之精亦賴水谷精微的滋養,故而有“先天生後天,後天濟先天”的說法。若腎陽虧虛,命門火衰,陽氣難以升發,脾胃失煦,則下行而致腹瀉。
腎陽虛衰型的慢性腹瀉患者大多為老年人,其發病特點是容易在黎明前發生腹瀉症狀,同時有腹部冷痛或脹痛,出現腹痛、腸鳴後就要立即排便,便後則症狀消失。此外,患者還易出現畏寒肢冷、腰膝痠軟、神疲乏力等症狀。治療此類情況,當以溫腎暖脾、澀腸止瀉為主要原則,使陽氣來複,脾運得健,則腹瀉可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