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坐骨神經痛是以坐骨神經徑路及分佈區域疼痛為主的綜合徵。坐骨神經痛的絕大多數病例是繼發於坐骨神經區域性及周圍結構的病變對坐骨神經的刺激壓迫與損害,稱為繼發坐骨神經痛;少數系原發性,即坐骨神經炎。今天為大家總結了三個鍼灸穴位及詳細的進針手法。

大腸俞

大腸俞是足太陽膀胱經的腰部腧穴,為大腸經經氣轉播之處,本穴主治大腸腑的病變,古代文獻記載頗多。

《備急幹金方》載:"大腸俞主腹中雷鳴,腸,洩利,食不消化,暴洩。"《十四經要穴主治歌》:"大腸俞治腰脊痛,大小便難此可通,兼治洩瀉痢疾病,先補後瀉要分明。"說明古代醫家已把大腸俞作為治療腸腑病變及腰痛的經驗穴了。

現代臨床大腸俞具有疏調腸胃、理氣化滯的功效,常用於治療便祕、洩瀉、痢疾、腸癰、痔漏及急慢性腸炎、腰痛、坐骨神痛的有效穴。

【操作技法】

大腸俞在第4腰椎棘突下,督脈腰陽關旁開1.5寸,約與髂嵴最高點相平。患者俯臥位取穴,採用挾持進針法,垂直進針,不捻轉或小幅度捻轉進針,可提插尋找麻脹感,針感若能達到或經過患者最痛苦的部位則效果尤佳。

大腸俞常規多直刺0.8~1.2寸,而直刺1.5~2寸時,針感強烈,患者往往感到腰及患肢突然抖動,麻脹感從腰竄至足部。臨床觀察證明,深刺大腸俞穴鎮痛效果明顯,病程較短,療效鞏固,因此治療坐骨神經痛時,宜深刺大腸俞。

同時注意手法要熟練,不可過度搗刺,以防損傷神經。如進針時針尖碰到骨骼,應輕輕提針,稍稍改變針刺方向即可。

【診療現場】

坐骨神經痛是指在坐骨神經通路及其分佈區域內發生的疼痛,為常見的周圍神經疾病。此病屬於中醫"痺證"範疇,多由風寒溼熱之邪痺阻經脈或勞傷筋脈所致。由於大腸俞特殊的解剖位置,現代臨床常用治療坐骨神經痛。

如治楊某,男,56歲,述右胯腿放射性痛1周。患者一年前曾有腰部扭傷史,1周前因勞累症狀加重,右側腰臀部向下肢後外側及足部放射性劇痛,以致徹夜難眠,面容憔悴。曾服中西藥物治療(藥名不詳),效果不明顯而前來接受鍼灸治療。查:患者跛行,表情痛苦,脊柱向健側輕度側彎,右側腰椎4、5棘突旁壓痛、叩擊痛且向右下肢放射。右下肢直腿抬高試驗陽性,背屈試驗陽性,跟臀試驗陽性。肌張力減低,腰部CT示:L4~L5、L5~S1椎間盤脫出。

鍼灸處方:環跳、委陽,患側大腸俞。

重用穴處理:揚刺大腸俞。在大腸俞處直刺2寸,以出現觸電樣針感自腰部向下肢放射至足部為度,然後在其上、下、內、外各1寸處分別刺入毫針,直刺1.5~2寸。

環跳和委陽穴均以捻轉進針,刺入深度以得氣為度。留針30分鐘,每5分鐘行鍼1次。治療10次為1個療程,休息1~2天后,再進行下一療程。1個療程後,患者疼痛明顯減輕;兩個療程後,症狀基本消失,行動自如,隨訪一年未復發。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大便帶粘液,提示3種腸道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