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正常食用國家批准的人工甜味劑,是沒有危害的。
每逢佳節胖三斤,我們在享受美食的同時又在擔憂體重問題。對於愛吃甜食又不想長胖的人來說,選擇使用無卡路里人工合成甜味劑代替蔗糖的零食和飲料,或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
但是很多人一看到“人工合成”的字樣就覺得是不好的,很多人會想, 人工甜味劑安全嗎?攝入甜味劑過多會導致糖尿病嗎?
2021 年1月 12 號,由俄亥俄州立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發現,人造甜味劑糖精(Saccharin)不會導致健康成年人患上糖尿病。該研究為大眾放心攝入甜味劑又提供了一項有力的證據,研究結果發表在《微生物組》(Microbiome)。
糖精是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的六種人造甜味劑之一。它是最早(一八七九年)發現的人工合成甜味劑,甜度是蔗糖的300~400倍,很少的使用量就能達到需求的甜度。
世界上有八十多個國家準用糖精,包括中國和美國。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所建立的糖精每日容許攝入量為小孩每天不超過五百毫克,大人不超過一千毫克。
甜味劑之所以讓我們感受到甜,是因為我們的舌頭上存在味覺受體,能感知酸甜苦辣這些味道。甜味劑能與甜味受體結合,然後將訊號傳給大腦,讓大腦感受到甜。
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進行了一項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共有46名健康成年人參加,年齡在18-45歲之間。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安慰劑,糖精,乳糖苷(STR抑制劑)或糖精和乳糖苷中,每天兩次以膠囊形式服用,以達到最大安全每日攝入量。每天糖精的最大可接受量為每天400毫克,即遠遠超過普通消費者的消費量。實驗時間持續兩週。同時,研究人員還測試了更高劑量的糖精在遺傳上缺乏甜味受體的小鼠中的效果,實驗時間為10周。在該研究中,研究員探討了純糖精化合物對腸道菌群和葡萄糖耐量的影響。
參與者的基線特徵
研究結果顯示,人造甜味劑糖精不影響葡萄糖耐量,也不引起任何明顯的腸道菌群變化或明顯的不良健康影響,糞便代謝產物或短鏈脂肪酸(SCFA)等微生物活性也沒有改變。
糖精處理對人體葡萄糖耐量的影響
處理對人類腸道微生物多樣性和組成的影響
除了這篇研究表明糖精可以放心食用,適度的攝入不會導致健康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美國糖尿病學會也表示可以放心食用高熱量、低熱量或不含熱量的甜味劑產品。所以對於糖精還存在疑惑的讀者們,正常食用含糖精的食品對健康是無害的。
除了糖精,另外常用的兩種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和安賽蜜可以放心食用嗎?答案是,只要是按照國家規定正常適度食用,對健康人是沒有危害的。
不僅如此,在同等甜度的情況下,人工合成的甜味劑往往只需要更少的用量,而且其熱量極少,幾乎可以忽略不計。所以,對於要減糖控糖的人群而言,含甜味劑的無糖食品比含糖食品更勝一籌。而且由於甜味劑對血糖影響較小,因此糖尿病人或血糖調節功能受損的患者也可以適當食用。
當然了,任何食品的攝入都需要適度,因為即使是無糖食品,它仍然是有能量的,吃多了都會引起血糖升高。
解除了糖精食品安全性的困惑,那在春節期間,對於飲食,我們真正該注意的有哪些呢?下面梅斯醫學將給出春節健康飲食四原則,供大家參考。
瓜子莫亂吃
過節期間,家家都會準備各種各樣的瓜子、花生等零食,在看電視、玩手機、打牌聊天時,我們不知不覺就吃掉了平時好幾倍甚至是十幾倍的瓜子。然而,瓜子中含有很多糖分及香料,過多食用,會使人上火、嘴幹、情緒激動,甚至出現莫名其妙的憤怒,所以,在這幾天,嗑瓜子要適度。
飲酒勿過量
春節,家人相聚或待客,很多人會喝點酒,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飲酒要適度,不要勸酒和酗酒。以酒精量計算,世界衛生組織的安全飲用標準為男性每天攝入酒精量不超過20克,女性不超過10克。根據美國國家酒精濫用與酒精中毒研究所(NIAAA)指南,一瓶啤酒等於20克純酒精,一兩52度的白酒等於20克純酒精,一瓶750毫升紅酒等於90克純酒精。
而且與歐美人相比,中國人對酒精更為敏感,中國有近40%的人群存在乙醛脫氫酶2(ALDH2)基因突變,更容易使酒精代謝受阻、乙醛堆積,使喝酒後發生臉紅、心悸、噁心等不適。所以即使在春節期間,為了身體健康,也需要適度飲酒。
少吃糖和脂肪
過年期間,很多人想趁著節日好好放鬆一下,便在這幾天,吃了很多高糖高脂肪食物,如曲奇餅乾,蛋糕等。對於這種高糖高脂肪食物,要適度攝入,不要過量。糖可以吃,但不要多吃,控制在25克以內最好,最多不要超過50克。
水果不可少
春節期間,飲食雜亂,更容易使人上火、便秘。多吃些水果,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解毒效果。在我們玩手機、看電視或是看書時,可以來個蘋果或橘子,不但滿足了胃口,也增加了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