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醫工作者自古以來多長壽。從秦至明清有古代醫籍傳世、並有生卒年或年壽記載的大醫家40人中,活過百歲的2人,活過九旬的2人,80~89歲的15人,70~79歲的14人,60~69歲的4人,50~59歲的3人,年過古稀的就有33人,佔83%,他們的平均壽命79歲。近來有學者在當地農村做了一個調查(兩縣一區,十六個鄉鎮,651個行政村),近五十年內死亡的318名中醫工作者,平均壽命73歲。年過古稀的有239人,佔統計數的75%,其原因何在?有學者對此做了如下探討。

一、遵循醫道,攝生養性

中醫工作者多數熟知《內經》中攝生養性的道理,能遵醫道嚴格掌握飲食起居,明白“避邪不至,才能長生久視”,並能運用“不治已病治未病”的預防觀點來達到不病延壽,特別注重內因與情志的變化,順自然四時陰陽的變化調查中了解到,大多數老中醫生前情緒樂觀,幽默活潑,愛說笑話,輕鬆愉快,儘可能的避免憂鬱、煩惱、悲觀等損耗氣血加快衰老的因素。

二、以靜為主,動靜結合

中醫看病診脈是一種靜的氣功,其架勢與“太極拳”、“八段錦”的用功方法相通,柔中有剛,鬆中有緊,精力集中,無雜亂意念。這樣可促進全身各個器官的新陳代謝,抗衰老。農村中醫又有良好的徒步出診與野外採藥的習慣,既飽覽了大自然的風景,又鍛鍊了肌肉骨骼,達到了舒筋活血之目的。

三、節嗜好,生活豐富多采

調查中發現,農村絕大多數的中醫都有飲酒、喝茶的習慣飲酒量少(一般在30~100毫升左右),基本沒有酗酒的惡習,少量飲酒能舒筋活絡,促進血液流通,飲茶可興奮神經,促進消化,降壓降脂,稀釋血液粘稠度,還可減少體內自由基的產生。中醫工作者一般來說,善於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調節精神緊張帶來的不利因素。被調查的318名中醫,生前愛好書法繪畫的41人,佔12.8%;愛好花鳥魚類的66人,佔20.7%愛好音樂的9人,佔3%;愛好詩詞歌賦的21人,佔66%;愛下棋的20人,佔6.2%;愛古玩的7人,佔2.2%。運用這些愛好,去消除憂愁抑鬱和工作中的疲勞煩惱,從而調節精神,陶冶情操,故能延年益壽。

四、勤動腦,抗衰老

腦力勞動也能夠抗衰老,這已被人們證實。而中醫工作純屬一種腦力勞動,科學家驗證,腦內膠質細胞量的多少與主管智力的腦神經細胞發育程度有關,神經細胞發育程度高者,腦內膠質細胞量多,現已證實只要勤動腦,老年人的腦神經細胞也有生長髮育的潛力。中醫工作者在診病時,全神貫注,精力集中,運用記憶力、理解力、分析判斷力來明確診斷,合理組方,有效地進行治療。始終使大腦處在活躍狀態中,以達到抗衰老之目的。

五、廣交朋友

廣交朋友免使自己處於寂寞狀態,是抗衰老的有利因素。中醫工作者臨床看病是廣交朋友的有利場所,避免沉溺於孤獨環境內,故也有利於延年益壽。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精神生活與物質生活的不斷提高,長壽是人人嚮往的,尤其是在進入老年社會的今天,如何達到延年益壽,這是每個人十分關注的問題,中醫工作者延壽的經驗,值得借鑑與推廣

最新評論
  • 1 #

    壽命在於調五臟,老中醫是研究人體的,當然長壽!

  • 2 #

    為什麼只聽過找老中醫看病的而沒聽說老西醫看病的呢?

  • 3 #

    因為老中醫都知道腎為先天之本,脾胃為後天之本,保護腎臟,保持腎氣的充足,是健康長壽的根本。

  • 4 #

    因為他們知曉自然規律,遵循變化之道。

  • 5 #

    中醫與道教提倡的天人合一,調養生息的觀念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中醫師:女性過了40歲,“養血調肝”必須提上日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