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中醫是如何看病的

傳統的中醫大夫是通過望、聞、問、切四診合參來診斷疾病的。所謂“望而知之謂之神,聞而知之謂之聖,問而知之謂之工,切而知之謂巧”,這句話把診斷的境界分成了神、聖、工、巧四個層次,其中最高的就是通過望診即可知道患者的病情大概,古人認為這是最高層次的診斷。古有“扁鵲見蔡桓公”的故事,就表現了名醫扁鵲通過望診而知道疾病深淺的境界。

望診一般包括望全身、區域性及排出物的色澤、形態等,通過觀察其變化來判斷人體的健康狀況。望診中又最重望面色及望舌。

中國人民的正常面色是紅黃隱隱、明潤含蓄。紅黃隱隱是指面部紅潤之色隱現於面板之內,由內向外透發;明潤含蓄是指面部面板光明潤澤,神采內含,是精氣內含不外洩的表現。病色是人體在生病時面部顯示的色澤,或晦暗枯槁,或真髒色外露。面色晦暗無光澤、形容枯槁是臟腑精氣衰敗,胃氣不能上榮的表現,常見於慢性疾病的後期;真髒色外露,即五臟主色(心主赤,肺主白,肝主青,脾主黃,腎主黑)外現,如腎病患者出現面色黧黑。因為季節、氣候等的變動,人的面色又可發生相應的變化,如春季可面色稍青,夏季可面色稍赤,長夏可面色稍黃,秋季可面色稍白,冬季可面色稍黑。人的主要面色是與生俱來的,有的人天生面色白,有的人天生面色黑,這就是你的主色,判斷一個人的面色變化應該以其主色為參照物進行,但是不管你天生面色如何,只有做到面色有光澤、含蓄不外浮,才是正常的面色。這也提醒我們,去找中醫看病的時候不要化妝,否則就干擾了中醫診斷。

再說望舌,也叫舌診,一般包括望舌質和舌苔兩部分。正常的舌象是“淡紅舌,薄白苔”。具體而言,正常的舌頭應該做到:舌質潤澤,顏色淡紅,大小適中,活動靈活;舌苔乾溼適度,不黏不膩,揩之不去,其下有根。正常的舌象說明胃氣旺盛,氣血精液充盈,臟腑功能正常。但是由於人的稟賦並不相同,體質差異會導致舌象出現不同。臨床常見體胖之人舌體胖大色淡,而體瘦之人舌體瘦小而色偏紅,還有一些裂紋舌、地圖舌等,均有屬於先天性者,除外有相應病理表現者,多無診斷意義。舌象的生理改變還和年齡性別、氣候環境等的變化有關,如小兒處於生長代謝旺盛階段,舌多淡嫩少苔;女性於經期可出現舌乳頭充血而致舌質偏紅;夏季暑溼盛行,舌苔多厚,或呈淡黃色等。排除舌象的生理改變,得出病理的舌象,具有重要的中醫診斷意義。值得注意的是,某些食物或藥物會使舌苔染色,患者就診時應該注意避免。

聞診是指通過聽聲音和聞氣味來了解健康狀況的診斷方法,現在多通過現代醫學檢查和醫學檢驗來替代,對比傳統的檢查方法,這種中西結合的方式更加精確、全面和高效,彌補了傳統醫學檢驗的不足,是與時俱進的表現。

問診是指醫生通過對患者或陪診者進行有目的的詢問以了解病情的診斷方法,這不僅要求醫生能進行有意義的詢問,也要求患者能積極配合。醫生在詢問過程中應做到抓住重點、分清主次緩急、避免誘導或暗示,同時態度要和藹可親;患者在回答詢問的過程中,應該做到描述清楚,根據醫生的詢問情況依次作答,切忌不遵循醫生問診步驟,喧賓奪主。

切診,包括脈診和按診。按診是指醫生通過用手直接觸控或按叩患者某些部位,以了解區域性冷熱、潤燥、軟硬、壓痛、腫塊或其他異常變化,從而推斷疾病部位、性質和病情輕重等情況的一種診斷方法,如急性闌尾炎時通過按壓麥氏點輔助診斷。

中醫診斷的望診、聞診、問診和切診中的按診,在西醫診斷的視診、觸診、叩診和聽診中皆能找到相互對應的部分,唯有脈診,是中醫診斷的獨一無二之處,這也是為什麼說起中醫,人們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把脈”的原因。

中醫脈診博大精深,自西晉王叔和撰著《脈經》以來,脈學有了系統的論述,後世醫家繼承發揮,使脈學內容越來越豐富。經典的診脈法有遍診法、三部診法和寸口診法。李時珍繼承了正統的脈學,博採歷代各家之長,對經義大加發揮,提出“切脈獨取寸口”。寸口診法是指根據切按橈骨莖突內側一段橈動脈的搏動來推測人體生理、病理狀態的一種診斷方法。他在《脈經》二十四脈的基礎上,又增述了三種脈,使中醫脈象增至二十七種,即浮、沉、遲、數、滑、澀、虛、實、長、短、洪、微、緊、緩、芤、弦、革、牢、濡、弱、散、細、伏、動、促、結、代。脈象的變化與疾病的病位、性質和邪正盛衰相關。病位淺在表,則脈浮;病位深在裡,則脈沉;疾病性質屬寒,則脈遲;屬熱,則脈數 ;邪氣盛,則脈實 ;正氣虛,則脈虛。如久病脈緩,是胃氣漸復、病情向愈之兆 ;久病脈洪,則多屬邪盛正衰的危候。外感熱病,熱勢漸退、脈象出現緩和,是將愈之候;若脈急數、煩躁,則病進。其中,遍診法和三部診法現已很少採用,只在危急的病證和兩手無脈時才診察人迎、趺陽、太溪,以確定胃腎之氣的存亡。

在古代,醫生診病主要靠眼望、耳聽、鼻聞、口問、手摸等方法,望聞問切四診合參,在得到準確診斷的基礎上進行辨證論治,注重整體觀念加以施治。現代醫學利用科學技術的有關成就,診斷疾病的手段越來越多樣化了,中醫也緊跟時代的步伐,合理利用現代醫學先進的檢驗技術來輔助診斷,並不拘泥於傳統的診斷方法,這也是醫學文化交流融合、中西合璧的一大趨勢。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黃帝內經》與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