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丨實踐丨總結丨分享
半日諮詢,半日讀書筆記
酒是生活中的主要飲料之一。人類制酒歷史源遠流長,品種繁多,名酒薈萃,享譽中外。酒滲透於整個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從文學藝術創作、文化娛樂到飲食烹飪、養生保健等各方面在中國人生活中都佔有重要的位置。
但是酒精也被稱為“軟毒品”,會讓人酒精中毒。古今往來因為飲酒導致的悲劇每天都在重演。
所以,酒,是補藥還是毒藥?
乙醇是酒精飲料中的活性成分。酒精的吸收開始於口腔和食管。少量酒精進入血液,部分酒精被胃吸收,但酒精的主要吸收部位是小腸上部,然後在肝臟被代謝。
營養學分類中不包括酒精。但是每克酒精代謝後能提供7kcal能量,因此酒精是食物,但不屬於營養素。啤酒和葡萄酒含有未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和微量蛋白質,不含有礦物質啤酒含有1.8mg煙酸,能滿足日常煙酸需要量的10%。
酒既是補藥,也是毒藥。
早在200多年前,法國人就已發現這一“矛盾”現象。法國人的飲食結構中黃油、乳酪和酒(尤其是紅葡萄酒)的比例高,但心臟病的發病率卻低於其他飲酒少的歐洲國家居民。研究人員認為,這種差異可能是紅葡萄酒造成的。研究發現,進餐時飲用紅葡萄酒有利於心血管健康。酒精飲料,尤其是葡萄酒,含有一些能夠預防血液凝塊、具有抗血栓活性的有益物質;還能鬆弛血管壁、防止低密度脂蛋白(LDLs)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是一種“壞”膽固醇,能引起動脈中斑塊形成)。酒精飲料還能提高高密度脂蛋白(HDLs)水平,預防心臟疾病。與啤酒或烈酒相比,葡萄酒對人體的益處更大。
空腹飲酒時酒精能快速進入血液。在飲酒前進食能延遲酒精吸收,促進氧化酶分解酒精。食物還能稀釋胃的內容物,降低酒精的濃度和吸收率。酒精和大多數酶產物通過門靜脈進入肝臟後,在肝臟內完成酒精代謝。代謝將產生能量,而且快速將酒精代謝,有利於保護機體不受酒精或其有害產物乙醛的損害。
酒精無法在體內儲存,它的作用類似於毒品,可以產生異常欣快感,也有致抑鬱作用有些人對酒精成癮,表現為酒精耐受(滿足同樣效果需要越來越多的酒精)、依賴以及脫癮症狀。
當過量飲酒,超出肝臟代謝能力,就能損傷心臟、肝臟、胃、腦和乳房等組織以及認知功能。目前已發現乳腺癌、大腸癌與過量飲酒有關。過量飲酒會增加性類固醇激素水平,也可能干擾葉酸代謝。此外,過量飲酒還會導致跌倒、機動車事故、危險裝置(如鍘刀)事故、與他人爭吵或打架。
如前所述,飲酒適量可能對人體有好處,而過量飲酒則有危害,因此這個“量”很重要。《美國居民膳食指南2015-2020》中建議,男性每週飲用酒精量不超過196g,女性每週不超過98g。《英國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建議,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每週飲用酒精量均不超過112g。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的推薦量則介於英國和美國中間,建議成年男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25g,成年女性一天飲用酒的酒精量不超過15g。孕婦和兒童青少年應忌酒。
啤酒、葡萄酒和白酒的酒精含量不同。啤酒的酒精含量為5%~6%,葡萄酒是8%~14%,烈酒是35%~45%。100g純酒精大概相當於5兩高度白酒(250g),4瓶750ml的啤酒,4杯250ml紅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