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在天氣較為乾燥的春季是很容易上火的,唐山市中醫醫院腫瘤科副主任王清賢介紹:俗話說的“肝失疏洩、春天裡容易上火”。春天由於溫暖多風,適宜於細菌、病毒等微生物的繁殖和傳播,季節交替,如果生活作息不規律,起居沒有調整好,過度疲勞,飲食不節制,陰陽失衡往往導致上火。一旦上火了,該怎麼辦呢?

春季上火的症狀和如何應對

心火過旺:“心為君主之官”,是人體的主宰,但是如果心火太旺,便會出現心煩,失眠,口舌生瘡,小便黃等症狀。調理可用黃連、蓮子心等藥物清心瀉火。常吃苦瓜也可以瀉心火。

胃火過旺:由於飲食不節制,過食肥甘厚味,容易生熱化火,導致胃火熾盛。主要表現為牙齦腫痛,口乾便幹、口臭嚴重等症狀,可將西瓜皮的白色部分切成絲,拌鹽食用。

肺火過旺:民間有種說法,咳嗽是因為肺裡有火。肺火亢奮主要表現為咳嗽痰多,兩眼乾澀、潮熱盜汗、手足心熱、失眠、舌紅等,也屬於虛火。想要滅肺火,可以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如木瓜、梨、蘿蔔等。此外,要適當運動鍛鍊。

肝火過旺:肝開竅於目。春季與肝相應,肝火旺盛時,容易出現頭痛頭暈,面紅目赤,口苦咽乾。春季升發,肝主疏洩,所以高血壓患者在春季多注意血壓變化。肝火旺的人,如果同時有煩躁易怒、口苦便乾等症狀,多屬實火,可喝決明子茶、菊花茶進行調理;如果同時有腳心發熱症狀,多屬虛火,可用枸杞或杭白菊泡水喝。

腎陰虛火

老年人在春天由於肝陽旺盛,因為肝腎同源,所以容易導致腎陰虧虛,從而容易出現腰膝痠軟,心煩,心悸汗出,失眠,入睡困難,同時兼有手足心發熱,陽萎早洩盜汗,口渴,咽乾,或口舌糜爛,舌質紅,或僅舌尖紅,少苔,脈象細數。可多吃清淡滋補陰液之品,如龜板膠、六味地黃口服液等。多食富含維生素B族、C族及富含鐵等食物,如動物肝、蛋黃、番茄、胡蘿蔔、紅薯、橘子等。

中醫去火有妙招

此外,王清賢還為大家介紹中醫去火的按摩方法:

心包經:若心火過旺,會出現口乾舌燥、心情憂鬱、煩躁、失眠、舌尖發紅等常見症狀。心包經按摩、拔罐或刮痧,拍打肘正中,都可瀉心火。

內庭穴:中醫認為在每天早上七點到九點的時候,胃經的經氣是最旺盛的,所以在這個時間段進行按摩,按摩好後,再把腳趾頭輕輕的上下扳動,這樣可以繼續的刺激內庭穴去胃火。內庭穴在腳背第2、3個跖骨結合前方凹陷的地方,具有除口臭、止牙痛的效果。用大拇指的指腹按住內庭穴1分鐘,然後輕輕的揉動,感到穴位有酸脹感就可以了。

合谷穴:中醫認為,“肺主通調水道”,肺不好,容易生痰、口乾等,肺“上火“往往表現為牙疼、鼻出血、咽喉腫痛、耳鳴、眼睛紅腫、便祕等。按摩合谷穴可降肺火。合谷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穴位,位於手背虎口處,於第一掌骨與第二掌骨間陷中。中醫認為,大腸與肺相表裡,臨床上很多有肺火的患者,可以進行按摩和針刺合谷穴。

太沖穴:肝火旺,常表現為口乾舌燥、頭暈、易怒、睡眠不穩定、身體悶熱、舌苔增厚等。通過按摩太沖穴可降肝火。太沖穴在腳背上,位於大足趾與第二個足趾之間縫隙向上,1.5釐米的凹陷處,是足厥陰肝經上穴位。在按摩此養生穴位前,先用熱水泡腳約10分鐘,然後用大拇指從下向上推揉3分鐘。

湧泉穴:腎陰虛火旺易引起頭暈目眩,焦慮、情緒暴躁等。可按摩湧泉穴,湧泉穴的位置比較好找,它位於腳掌心前的1/3處,每天要堅持按摩湧泉穴5分鐘左右,起到滋陰降火的作用。

王清賢提醒:春季是身體各臟器“火症”的多發季節。無論是哪種內臟器官出現的“火”都和心理狀態有著因果關係。保持積極、樂觀的心理態度是人們抵禦疾病重要的“滅火劑”。

此外,春天防治“上火”,還要保持規律的生活,按時休息,注意勞逸結合。多食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飲水或喝清熱飲料,以促進體內“致熱物質”從尿、汗中排洩。(通訊員史愛華)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女人有婦科病,這些食物最好拉入黑名單,不然可能會加重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