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春天,鍾南山院士的健康飲食原則在網上火了。在中華民族危難的時候奔赴最危險的第一線坐鎮,讓全中國人們認識了這位偉大的院士,成了人們心中的英雄和國寶。而他遠年輕於實際年齡的身體及精神狀態,他自律健康的生活方式,卻讓他成了全民的偶像。
鍾南山認為,“早餐要好,午餐要飽,晚餐要少。”一日三餐要多吃雜糧蔬菜,適當減少紅肉的攝入。他說,其實他也不愛吃雜糧,然而精米白麵雖然好吃但營養流失較多,為了保持身體健康,他每天逼著自己吃雜糧。
鍾老的自律與堅持,讓84歲的他仍然一身腱子肉,精神矍鑠,看起來像是僅有六七十歲的樣子。他的健康飲食原則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借鑑。然而捫心自問,有幾個人可以常年堅持?實際上,現在我們大部分人的生活方式正與之相反:早上馬馬虎虎吃幾口填飽肚子,甚至不吃早餐餓著肚子去上班;中午點個外賣或者在外面隨便吃一點,也是多油多鹽,碳水及紅肉佔多數;晚上回家終於放鬆了,多做幾個菜好好吃一頓。其實大家都知道,這種飲食方式是不健康的,與身體無益,但就是沒有毅力去改變,或者心裡沒有明確的觀念不知道該怎樣去改變。
我們先來看鐘南山常年堅持的一份早餐食譜:一個蛋黃,幾個蛋白,兩片面包,兩個橙子,一碗紅豆粥,還有一大碗加了燕麥的牛奶。從這份食譜中我們可以看出,鍾南山的早餐清淡少油,種類多、營養全、量比較大,優質蛋白、雜糧、水果是鍾南山早餐中的主要內容,並且雜糧佔了相當的比例。
鍾南山的飲食方式無疑是科學健康的,但可能對大多數人來說並不容易堅持。對沒結婚的年輕人來說可能相對容易一些,畢竟“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嘛,但對於結了婚有了孩子的家庭來說,常年堅持如此嚴格的飲食確實不容易,畢竟要考慮到孩子及各家庭成員的口味喜好。與其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如從自己能做到的程度做起,比如飲食上儘量粗細結合,常吃些雜糧粗糧,多吃蔬菜水果,多吃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做菜不要太重口油膩等,這些方面都是比較容易做到的,只要掌勺者稍微用點心,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做主食時適當摻一些雜糧粗糧,粗細結合,讓家人每天在不知不覺中攝入適量粗糧在做各類主食時可以適當摻一些雜糧粗糧,這樣對食物的口感和味道影響並不大,但卻做到了粗細結合,讓家人每天在不知不覺中攝入粗糧雜糧。個人認為這一點是最容易做到的一點,只要煮婦煮夫們稍微用點心,不論您家是吃麵食還是吃米飯,是完全可以做到並且常年堅持的。比如蒸米飯時可以摻雜少量的小米、糙米、黑米等各種米,還可以放入紅豆、綠豆、芸豆等各種豆類,或者放些紅薯、南瓜、山藥等蔬菜粗糧,既豐富了米飯的味道,又增加了營養。做各種麵食時可以用全麥麵粉,也可以在麵粉中摻入適量的玉米麵、黑米麵、小米麵、豆麵等各種雜糧粉,不論烙餅、蒸饅頭還是蒸蒸包都是可以的,少加一點對口感影響並不大,但吃起來會有一股雜糧的清香,非常好吃。
現在我家很少吃精米白麵的主食,不論蒸米飯、做粥還是做各種麵食,我一般都會摻一些雜糧進去,老公和孩子都很喜歡吃,隔三差五還會做純粗糧的麵食吃,比如窩頭、玉米餅等,偶爾吃一次也覺得非常美味。這樣做並不多耗費你做飯的時間,所以這一點真的是很容易堅持的。
做菜時要善於利用蒸、煮、涼拌等各種烹飪方式,儘量減少油鹽過量攝入老一輩的傳統觀念,炒菜油鹽少了不好吃,油多了才香。我感覺也許是因為他們那個年代,物資匱乏,炒菜是不捨得多放油的,現在生活好了,潛意識裡就喜歡多放點油鹽來增香。無疑,炒菜時油鹽若放得太少會影響味道,但是物極必反,太油膩也不好吃。而且個人認為,很多時候火候可以彌補其它的不足,若是平時口味比較重的朋友,在炒菜時有意識的適當減少油鹽的量,可以靠調味、火候等其它方式來提高菜品的味道。
其實蒸、煮、白灼等也是很好的烹飪方法,做出來的食物清淡鮮美,建議可以嘗試著應用它們。總起來說,中國大多數人家日常飲食炒菜比較多,再就是燉菜或者涼拌,而蒸、煮等方式應用比較少。比如排骨、雞翅、排骨等,如果您日常多是煎、炸和紅燒,下次不妨試試清蒸或者清燉,清淡鮮嫩,特別的美味。不光肉類,各種蔬菜也是可以蒸著吃的,比如清蒸白菜粉絲火腿、清蒸西葫蘆、蒸油麥菜……等等,甚至 可以說,其它烹飪方式非常考驗廚藝,但是清燉白灼這些做法,相對來說只需要保持食材的原汁原味就好了,只需要簡單調味即可,做起來更加簡單,全程還沒有油煙,吃起來特別的清淡鮮美。
涼拌也是很好的烹飪方式,不管葷素食材都可以涼拌。把各種葷素食材經過焯水、煮熟等前期處理,再搭配到一些,加些調味品來調味就是一道美味了。神奇的是,非常普通的食材,甚至是一些平時炒了不愛吃的食材,只要這麼搭配著一拌絕對好吃。
不過不論是哪種烹飪方式,都要注意鹽的攝入量,好多時候鹽的攝入是隱形的,比如生抽、蠔油等調味品中都是含有鹽分的,加了這些調味料就要注意減少鹽的用量。
多吃蔬菜水果,每頓飯桌子上儘量保證有一盤綠色蔬菜紅燒肉、水煮肉片等這些重口的硬菜無疑是美味的,油多味重,偶爾吃一下解解饞問題並不大,但是若是常年飲食如此油膩,勢必會引起肥胖等一系列的健康問題。鍾南山的飲食原則,可並不是讓我們每個人都去當“和尚”,只是說各種食物的搭配要均衡合理。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鍾愛肉類,青菜吃得不多,尤其是小孩子一般也不愛吃青菜。但是青菜中富含豐富的維生素等營養物質,這些是依靠其它食材不能滿足的,所以必須保證每天足量的蔬菜水果的攝入。
有朋友說,我也想做,可是孩子就是不愛吃蔬菜怎麼辦呢?蔬菜大多粗纖維含量豐富,小孩子嚼起來比較費力,所以不愛吃。可以改變一下方式,比如把孩子不愛吃的蔬菜切碎,混入蛋液或者肉末裡炒熟,幾乎任何青菜都可以這麼做,炒出來滿滿的蛋香(肉香),口感又很鮮嫩好嚼,一般孩子都愛吃。再就是可以剁碎了做餡兒,烙餅,包水餃,蒸蒸包,美味好吃,孩子就心甘情願地吃下去了。
另外,雖然蔬菜水果經常放在一塊來說,但蔬菜和水果是不能相互替代的。好多人不愛吃蔬菜,覺得可以通過多吃水果來補償,這個想法其實是錯誤的。蔬菜尤其是深色蔬菜中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膳食纖維和植物化合物的含量要高於水果,且日常常見的蔬菜種類要多於水果,所以水果不能代替蔬菜。而水果中的有機酸、果糖和芳香類物質都要比蔬菜多,而這一方面蔬菜是代替不水果的。所以日常生活中蔬菜水果都要適當食用。
肉類的選擇上要多樣化,儘量多吃一些魚肉、雞肉等白肉
肉類可以分為紅肉和白肉兩大類。比如豬肉、牛肉、羊肉都屬於紅肉,而雞肉、魚肉等屬於白肉,兩種肉在營養結構上是有差別的。紅肉比白肉的飽和脂肪、膽固醇含量高,而不飽和脂肪酸、蛋白質含量相對減少,但紅肉比白肉的礦物質,尤其是鐵的含量更高,還是鋅、硒的良好來源,同時紅肉還提供重要的維生素B12、B6、煙酸等。白肉的不飽和脂肪酸和蛋白質含量更高,而且白肉中的蛋白質組成與人體更為接近,因此白肉是優質蛋白的更好來源。
總起來說,中國老百姓餐桌上吃的最多的肉是豬肉,因為豬肉價格最便宜(2019年情況特殊),而且可以搭配著蔬菜做各各菜餚,應用更廣泛。但其實雞肉、很多魚類的價格也不貴,所以可以根據自己實際情況適當多食用一些魚肉等,儘量做到肉類選擇上的多樣化,均衡化,對我們的身體更有好處。
不過,肉雖然好吃,也不要過量,還是要跟蔬菜雜糧搭配,做到營養均衡。有些朋友無肉不歡,要儘量在烹飪方式和肉類選擇上多加註意,比如適當多吃些白肉,善用清蒸等方法來烹飪,搭配著適量吃一些蔬菜,儘量健康飲食。
多食用雞蛋、豆類、牛奶等增加優質蛋白的來源
其實除了肉類,雞蛋、豆類及牛奶都是優質蛋白的重要來源,而且更加經濟實惠,更適合每家每戶的餐桌,更適合每日食用。比如早餐,一個雞蛋,一杯豆漿或者牛奶,搭配一份粗糧,一份蔬菜、適量水果就是一份營養的早餐了。而且做起來比肉類更加簡單快捷,所以平時不妨每日食用一些。
上文提到的,都是根據鍾南山公開的健康飲食原則具體細化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飲食建議,都是些可操作、易實行的做法。很多人平時暴飲暴食,不注意飲食健康,等到驚覺自己胖了,甚至是出現了一些健康的時候會下決心節食、減肥、或者給自己提出一些過高的要求等等,這無疑不是健康的方式,並且,因為這種方式不夠科學合理,所以真的很難堅持下去,往往就只有三分鐘熱度,過後就該怎樣還是怎樣了。與其三天打魚兩天晒網,不如從最基本的最容易實現的方面做起並堅持下去,哪怕是隻做到其中一點,長期堅持下去的效果也會是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