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導讀:“左右血壓相差懸殊,易發腦出血”“左癱能言語,右瘓多不能語”這都是很寶貴的臨床經驗。(編輯/王超)

鍼灸治療高血壓

編輯/王樂亭

一、高血壓病

西醫診斷為高血壓、動脈硬化症,中醫為肝陽上亢,也就是中風之前驅症。

病因:有生理,有病態,有遺傳,有梅毒,有心臟病,有性慾過度,有暴怒氣鬱,有菸酒過度,總起來說就是陰虛肝旺,水不能涵木所致。

症狀:頭暈目眩,呼吸急促,輕者脈搏徐緩有力,重者脈現洪大或弦硬,即現頭重腳輕。

治療:調整全身之血行,降低其血壓為目的。即滋陰平肝,降火之法。重者先用鋒針,刺百會及四畔出血,後刺手足十二井或手足十宣出血。輕者不用出血,只用毫針針之。

取穴方:

1.百會,風府,曲池,足三裡,陽陵泉,行間。

2.合谷,內關,神門,三陰交,太沖。

3.風池,天柱,大杼,絕骨,崑崙。

4.心俞,膈俞,肝俞,膽俞,脾俞,腎俞。

護理:戒除菸酒,不吃辛辣油膩食物,食清淡,避免煩惱氣怒、劇烈運動和節制性慾。

預後:易發腦出血的危險,對梅毒、心臟病或遺傳性者鍼灸微效或無效,此外多良。

個人經驗:左右血壓相差懸殊,易發腦出血。中醫為中風中髒,昏迷不語,不省人事,四肢癱瘓,痰聲漉漉,遺尿。中腑,神志清醒,左癱能言語,右瘓多不能語,二便失常。中經,語言正常,半身麻痺無力或行動困難,飲食二便正常。中絡,口眼斜歪,漏水塞飯,四肢飲食二便正常。

二、高血壓症

病因:稟性偏急,事務勞心,常起闇火,大便燥結;精明強幹,勞心過度,飲食不節,怒動肝火,常患頭痛目眩;再因外事或精神刺激,疲勞緊張,引起肝火逆上。

症狀:飲食停滯,胃口不行,大便燥結,心中時常發熱,自覺有氣上衝,頭痛眩暈,夜不成眠,肢體漸覺不利,言語遲鈍,其脈左右皆弦硬而長。

診斷:左關脈弦硬而長者,肝膽之火上升。右關脈弦硬而長者,胃氣不降而逆行,又兼衝氣上衝。實際是陰分有虧損,因而臟腑之氣化有升無降,乃是血隨氣升,遂至充塞於腦,此《內經》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之厥症。

個人經驗:凡覺大拇指及次指麻木不仁或手足有時不用,或肌肉蠕動者,3年之內當有中風之可能。

治法:調氣血,降厥逆,理腸胃,滋陰以和陽,俾升降平衡,血行恢復。

(一)處方

1.水溝,神庭,百會,強間,風府,大椎,至陽,命門,長強。

2.天突,膻中(灸),中脘,關元,天樞,氣衝,承山。

3.肩髃,曲池,合谷,足三裡,陽陵泉,行間。

4.人迎,天柱,大杼,崑崙,至陰。

5.失眠多夢的,心俞,肝俞,腎俞,大陵,復溜。

6.四總,曲澤,委中,刺太陽出血。

7.刺手足十二井或十宣出血。

8.恐怖,頭重腳輕者,神門,少府,湧泉,然谷。

9.心悸不安者,曲池,合谷,神門,內關。

10.心亂無主者,百會,神門,巨骨,心俞。

11.飲食停滯,三脘,氣海,對天樞,內關,足三裡。(老十針)

12.大便燥結,大橫,足三裡,陽陵泉,豐隆。

臨床實踐有特效之穴位介紹:

行間穴:有降高血壓之能。

內關穴:降低壓最佳。

(二)穴位解釋

1.百會穴:是督脈之穴位,一名“維會”。手足三陽、督脈之會。又是“頭氣之街”。配風府為腦海,效能調氣血,降逆氣,醒腦安神。凡頭暈目眩,中風失語,昏迷,取之無不奏效。

2.風府:是督脈之穴,是足太陽、陽維、督脈之會。有祛風邪,通竅絡,洩火氣之功。

3.強間:百會與風府之中取之。治高血壓,頸項強痛。

4.大椎:是督脈之穴,別名“百勞穴”。是手足三陽、督脈之會。性屬純陽主表,能疏導三陽表邪,通一身之陽氣,清心寧神。治頸椎病及眩暈、昏迷有特效。

5.至陽:是督脈之穴。《黃帝灸法》治療中風,目不能視,四肢重痛。

6.命門:一名“精俞”。男子藏精,女子蓄血,元氣之本。有培元補腎,筋舒和血之效。

7.長強:是督脈之穴,是足少陰、少陽之會,督脈之絡穴,別走任脈,通調督脈。治脊髓空洞,起作傾倒,且為治療痔瘡之特效穴位。

8.四畔:又名“四神聰”,為經外奇穴,位置在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處。針2至3分深,也可刺出血,它是治療頭風目眩,有清熱、降逆之奇功。

9.十宣:是經外奇穴,針1至3分或點刺出血。有清熱,化瘀,醒腦開竅之功。

10.手足十二井:是十二經手足三陰三陽的起點或終點穴位。針1至3分或點刺出血,有清醒腦府,降逆通竅的作用。為急救之重要穴位。

11.水溝:是督脈之穴位。又名“人中”。有甦醒厥逆,清神志,能調陰陽之逆氣。

12.神庭:是督脈之穴,為督脈與足太陽、陽明之會。《甲乙經》謂禁針。《儒門事親》謂凡針此勿深。多年臨床實踐,可針2至3分。對頭痛、眩暈兼噁心有效。

13.天突:是任脈之穴,是陰維、任脈之會。能調五臟之氣,鎮逆降痰,不能言。

14.膻中:是任脈之穴,是手太陽、少陽、足太陰、少陰、任脈等五脈之會。又名“上氣海”,為心之募穴,《難經》曰:“氣會膻中”。可淺刺3至5分。有調氣降逆,清肺化痰,寬胸利膈之效。

15.風池:為足少陽膽經之穴,是手足少陽、陽維之會。內部中為延髓,禁深刺。治頭痛目眩、耳鳴,可以祛風清熱,明眼,且能解表。

16.天柱:為足太陽膀胱之穴。治頭痛,眩暈,項強,有祛風邪,通絡舒筋的作用。

17.大杼:是足太陽膀胱經背部之腧穴,是手足太陽、少陽之會,督脈之別絡,八會中之“骨會大杼”。是治療頸椎病,頭暈項強之常用穴。

18.人迎:是足陽明胃經之穴,是足陽明、少陽之會。《甲乙經》謂禁矣。《氣府論》注:刺可入4分,不宜過深。治瘰癧,氣癭,喘息,高血壓。

19.肩髃:是手陽明大腸經之穴,是手陽明、陽蹺之會。有疏散風溼,清洩陽明氣火,通利關節及降逆的作用。

20.曲澤:是手厥陰經之合穴。有清心火,除血熱,鎮痙攣之效用。

21.曲池:為手陽明大腸經之合穴。它的效能是走而不守,擅能宣氣行血,亦清血熱。

22.陽陵泉:為足少陽膽經之合穴,為“筋之會”。有舒筋利節之功,清肝膽熱之效。

23.委中:是足太陽膀胱經之合穴。有清血洩熱,舒筋通絡,祛風溼,利腰膝作用。又是四總穴之一,“腰背委中求”。

24.絕骨:為足少陽膽經之穴,八會之一“髓會絕骨”。能瀉膽經之火,清髓熱,驅經絡之風溼。

25.崑崙:為足太陽膀胱經之穴。用以理氣,健腰強腎,專治足跟痛。

26.復溜:為足少陰腎經之穴。有滋陰,溫腎,充髓壯骨作用。對腎虛眩暈有效。

27.氣街:是足三陰衝要之穴,所以又叫氣衝。配合足三裡,為水穀之海,為陰陽總宗筋之會。有舒宗筋,散厥氣,和營血作用。

28.至陰:為足太陽膀胱經之井穴。對頭痛,眩暈,目痛有效。

29.行間:為足厥陰肝經之穴。有洩肝火,涼血熱,治眩暈之功。

30.太沖:是足厥陰肝經之原穴。有清熄肝火肝陽,疏洩下焦溼熱功用。為治頭痛,牙痛,眩暈,小兒驚風不可少的穴位。

31.太陽:為經外奇穴。在眼小眥後1寸,針3至5分,不可深刺。也可點刺出血。治偏正頭痛,目赤腫痛,牙痛等症。

32.雲門:為手太陰肺經之穴。針3至5分深,灸5壯。《甲乙經》雲:“不可刺太深,令人逆息。”有清宣上焦,疏調肺氣之效。

33.期門:為足厥陰肝經之穴,是足太陰、厥陰、陰維之會。期門穴不可深刺。其下右側為肝的右葉前緣,左側為橫結腸及胃底,故不宜深刺。有化痰消瘀,平肝利氣,通調經氣之用。

34.章門:為足厥陰肝經之穴,是脾之募穴,八會之一“髒會章門”。章門穴不可深刺,因其下右側為肝右葉前緣,左側當脾下方。為厥陰、少陽之會。有散五臟之寒氣,化中焦之積滯的作用。

35.京門:為足厥陰肝經之穴,是腎之募穴。內部有腎臟及結腸,不宜深刺。有溫腎寒,導水溼,降逆作用。

36.少府:是手少陰心經之穴。有開心竅,清神志,洩邪熱之功。

37.巨骨:為手陽明大腸經之穴。有降逆,定喘之效。

38.湧泉:為足少陰腎經之井穴。有清腎熱,降陰火,寧神志,蘇厥逆之功效。又是保健之穴。

39.然谷:是足少陰腎經之穴。有退腎熱,疏厥逆,又具補腎滋陰之效。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眼睛發紅怎麼辦?小茶包喝出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