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痛風是以大趾痛,時發時止或伴紅腫,發作多與飲食失宜或過勞有關,痛甚則不能下地為主要症狀的一種病,其主要原因是嘌呤代謝障礙,尿酸異常升高,超出正常水平。

經常過飲啤酒,恣食海鮮、動物內臟,豆製品等是誘發痛風的主要因素,所以有人說,痛風是一種富貴病,管住嘴是防治痛風的一項重要措施。

痛風延久不愈會形成痛風石,在體表主要發於四肢關節,在內亦可侵襲內臟。

痛風之名在中國古已有之,元·朱丹溪《格致餘論》說;痛風大率因血受熱……其後或涉水、或立溼地、寒涼外搏、血熱得寒,寒濁凝滯。所以作痛,夜則痛甚。清·林佩琴《類證治裁》說;痛風,痛痺之一症也。

現代醫學所講的痛風病,當屬中醫學痺證範疇,風、寒、溼三氣合而為痺。據《素問·痺論》認為風寒溼三氣雜至為致痺的主要外邪,飲食居處不良為主要內在因素,痺痛或不痛不仁、發涼、發熱、潮溼或乾燥等七證為主要症狀,其中痛尤為常見。“痺”按部位分可分為“五體痺”皮、肉、筋、骨、脈,“五臟痺”心、肺、脾、肝、腎,六腑痺等;按症狀分主要有痛痺、行痺、著痺;按病因分,可分為風痺、寒痺、溼痺、熱痺。《素問·痺論》是研究痛風的重要經典文獻。

痛風多發部位是足大趾,此外與肝脾兩經密切相關,脾主肌肉,肝主筋,“痛”提示有寒氣,《素問·舉痛論》說痛者寒氣多,有寒故痛也;“腫”提示有溼氣,《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溼勝則腫;“紅”提示有熱;痛時發時止,提示有風氣,風勝則動,風性善行數變。

據以上認識,痛風屬寒熱錯雜,風溼相博之證,病位在足厥陰之分,筋肉之間。治當以祛除痺邪為主,輔以通經活絡,涼血散瘀之品,應視具體病情組方用藥,分輕主次。

我根據前賢的理論和經驗,結合個人治痛風的一些體會,制訂一張用中藥治療痛風的通治基礎方,隨症加減,多獲顯效,如緩解疼痛、降尿酸等,較為理想。

方如下:

制川草烏,威靈仙,獨活,絡石藤,伸筋草,老鸛草,透骨草,穿山龍,蒼朮,黃柏,絲瓜絡,生薏米,丹皮,澤蘭,川牛膝,宣木瓜。

【按】一般均以本方六劑 ,每劑煎湯分三次服用,此為一週量,服後痛勢緩解,或腫消紅退,繼可用本六劑制水丸,每服6克,一日2次,白水送下,囑管住嘴。

丸藥鞏固療效,也方便患者。來求治痛風患者多數是外地人,來北京一趟不易,這樣一兩週內有效,然後制丸藥常服鞏固療效,就方便節省多了。

2010年底,吉林一男性中年患者,痛風十年,難以控制,來京診治,在京服湯藥兩週,痛緩,腫消,紅退,尿酸亦有下降,然後配成藥回家,介紹一女患者來治,區域性紅腫甚者,加強涼血散瘀,配加赤芍,尿酸高者重用威靈仙,酌加利尿藥,如車前草等,痛甚加海桐皮,細辛,區域性熱甚配加清熱藥,如梔子,忍冬藤等,此亦舉例言之,餘不一一。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長年吸菸的人如何看肺好不好?如果你睡覺出現幾種異常,要關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