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俗話說,春困秋乏夏打盹。每到春天,人就很容易犯困,這就是人們所說的“春困”。在中醫學裡,春季對應著陽氣生髮,如果人體內陽氣能順應自然界陽氣生髮,上升至腦竅,則神清氣爽;反之,若春陽之氣不能正常升發,則會導致氣血、營養物質無法送至大腦,出現“春困”的現象。

在中醫看來,春困雖然不是什麼大問題,可是它表明機體從體質方面已存在陰陽失和、氣血失調、臟腑虛弱的亞健康狀態,若這種情況未得到改善,任其發展下去,就可能導致真正疾病的發生。因此,出現春困,有必要進行一些生活方面的調整,使身體恢復到健康的狀態。

緩解春困有妙招

1、規律作息

要克服春困,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使生活節奏變得規律,要定時定點作息,保證充分的睡眠。早睡有助於養陽,待日出時起床可以調養陰精。另外室內溫度不宜過高,這樣有利於人體“陰平陽祕,精神乃治”。

2、合理飲食

春季要規律進餐,吃好三餐,飲食要注意營養,同時從“春夏養陽”的角度出發,春天儘量少吃一些寒性食物,多進食一些溫性食物,比如生薑、大蒜、牛肉等,以驅散陰寒,使人體陽氣升發。

3、調節情志

人的情志和健康密切相關。春季情志調養要儘量保持心胸開闊、精神愉悅的狀態,以符合春令之氣生髮宣暢的特點。可以做一些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練書法、聽音樂、畫畫等,週末時可以適當到戶外走一走,以舒展筋骨,放鬆身心。

4、合理運動

春天大地回暖、萬物欣欣向榮,適當運動不僅可以活絡筋骨,加快新陳代謝,也有助於體內陽氣生髮。但考慮到春天剛剛變暖,身體需要有一個適應的過程,因此春季運動要注意適度,避免劇烈運動或過量運動。每週運動3次左右,每次30-60分鐘即可。

5、勤通風

春季比任何季節的開窗通風都更重要。春季天氣變暖,各種細菌、病毒都開始肆虐,春季勤通風有助於預防各種春季傳染病,同時流通的空氣還有助於大腦“充氧”,從而避免春困。

這種春困需警惕

睏倦、無精打采等並不是春困獨有的症狀。

如果出現相關症狀的同時,伴有頭暈、面色蒼白等症狀,那麼極有可能是貧血。

很多老年人由於血管硬化、腦部血流量減少,易導致腦部缺血缺氧,也容易出現睏倦,一般還會伴有記憶力下降、反應遲鈍等。

睡眠呼吸障礙患者在睡眠時會出現呼吸暫停,白天則會表現為睏倦、嗜睡。

另外,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統疾病、甲狀腺功能減退等都有出現睏倦、無精打采等症狀。

總之,如果春季出現睏倦的同時,身體還有其他不適,這樣的春困通常提示著身體出現了某種疾病,要引起重視了。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女人45-55歲,若經常出現以下表現,別躲了,可能該迎接更年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