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黃帝內經》上載“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入中指內側(足中指)”

共45穴,常用的有四白,巨髎,地倉,乳中,頰車,天樞,歸來,氣衝,足三裡等。與人體的胃,腸,眼,鼻,咽喉,膝關節鄧器官有密切關係。

在生活中,我們身體出現 許多疾病都與胃經有關,比如月經期乳房腫痛的現象就與胃經瘀滯有關,因為胃經的乳中穴就在乳中線上。古人席地而坐總是雙手放在膝蓋上,就是足陽明胃經經過膝蓋,雙手勞宮是火穴,可以防止膝蓋受涼。

1.四白穴與眼睛疾病

在眼眶下面的凹陷處。

指壓該穴可以提高眼睛機能,預防和治療近視,色盲,眼睛乾燥等疾病

治療眼肌痙攣

美容養顏祛眼袋

對緩解青少年近視,散光有特殊意義。

四白穴意義:胃經經水在此快速氣化成為天部之氣。

四白穴功效

散發脾熱,向天部提供水溼。

四白穴有祛風明目,通經活絡,疏風明目,疏肝利膽的作用。

主治病症

四白穴主治目赤痛癢,目翳,眼瞼動,迎風流淚,急、慢性結膜炎,角膜炎,近視,視神經萎縮,頭面疼痛,頭痛,目眩,口眼斜,面風,鼻炎,鼻旁竇炎,膽道蛔蟲症,三叉神經痛等,是眼科手術針麻常用穴之一。

四白穴主治目赤痛癢、目翳、眼瞼動、迎風流淚、頭面疼痛、口眼斜。

四白穴主治目赤痛癢,口眼斜,眼瞼動,頭痛,目眩;以及急、慢性結膜炎,角膜炎,近視,鼻旁竇炎,膽道蛔蟲症,三叉神經痛等。

四白穴是治療目疾與三叉神經痛的主穴,主治目赤痛癢,眼瞼動,目翳,近視;頭痛,眩暈,面痛,口,面風;膽道蛔蟲病。

四白穴是眼科手術針麻常用穴之一。

精神神經系統疾病: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痺,面肌痙攣;

五官科系統疾病:角膜炎,近視,青光眼,

四白穴配太沖穴、睛明穴、豐隆穴,治眼瞼動、目翳、青光眼。

四白穴配陽白穴、瞳子髎穴、攢竹穴,治眼瞼閉合不全。

四白穴配太陽穴、太沖穴,治目赤。

四白穴配頰車穴、攢竹穴、太陽穴,有通經活絡的作用,主治口眼歪斜,角膜炎。

四白穴的好處

四白穴是一個明目穴,效果非常顯著。它是胃經的循經的上口,點揉四白穴,就把氣血引過來了,可以預防黑眼圈;眼保健操中就有按摩四白穴一節,對於上學的孩子,拿它來治療近視;對於中年人可防止黑眼圈;對於老年人,還可以防止老花眼。此外,如果有人經常眼睛癢,或者脹痛,也揉四白穴。四白穴的位置,有時也是三叉神經痛的位置,所以它還對三叉神經痛有一定療效。

我們常做的眼保健操中也有“揉四白穴”一節。把兩手食指和中指併攏,放在鼻子兩側,中指尖挨在鼻子中部,大拇指撐在下頜骨的凹陷處,然後放下中指,食指尖所指處即四白穴,找到四白穴位在哪裡,按揉四白穴,共4個八拍。

按摩四白穴美容

四白穴有美白作用,故四白穴也叫“美白穴”“養顏穴”。每天堅持用手指按壓它,然後輕輕地揉3分鐘左右,你會發現臉上的面板開始變得細膩,美白的效果非常不錯。經常用這個穴來治療色斑。再加上指壓人迎穴(人迎穴位於前喉外側3釐米處,能摸到動脈的搏動在這裡),一面吐氣一面指壓6秒鐘,如此重複30次。

臉部血液迴圈順暢了,小皺紋就會消失,面板自然會有光澤。指壓瞳子髎穴能除去眼角皺紋。一面吐氣一面按壓6秒鐘,如此重複6次。可以和睛明穴、絲竹空穴、魚腰穴一起用。

四白穴治療黑眼圈

下眼瞼部又是胃經經過的地方,胃經又是多氣多血的經脈,因此通過按摩四白穴,可以疏通氣血,把廢物及時運走。

四白穴在承泣穴的下面,在下眼眶骨下面的凹陷處,直對瞳孔。此穴有疏經活絡、養顏明目的功效,可緩解眼部疲勞或眼花,還可治頭痛、口眼歪斜等。在臨床上,我常用其與陽白穴、地倉穴、頰車穴、合谷穴治療口眼歪斜。

四白穴,從名字上看,它具有美白的功能,因此也有人叫它美白穴。每天堅持用手指按壓四白穴,再配上人迎穴(位於頸部,前頸喉結外側大約3釐米處,用手觸控,會有脈搏跳動的感覺),美白除皺的效果更好。每天可在這兩個穴位上,各輕揉3分鐘左右,每天堅持,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還可以對兩個穴位進行艾灸,各1 分鐘左右。注意的是,四白穴處的面板比較薄嫩,艾灸時要把控好距離的遠近,以免燙傷。

對於有黑眼圈的朋友來說,平時也可經常按按四白穴。很多女性朋友因偶爾熬夜、睡眠不足,就會產生黑眼圈。黑眼圈是因為血液中沉積太多廢物的緣故,而下眼瞼的面板比其他部位薄,最容易反映血液的顏色。下眼瞼部又是胃經經過的地方,胃經又是多氣多血的經脈,因此通過按摩胃經此處的穴位,可以疏通氣血,把廢物及時運走。這時我們可以多按摩四白穴,按摩四白穴的時候,最好帶上承泣穴,兩個穴位加在一起效果會更好。另外,還要保持良好的睡眠,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

現代人工作的緊張,經常是休息不足,容易導致眼部疲勞;還有,學生們經常面對書本,用眼也較多。在感覺疲勞的時候,我們除了進行適當的休息外,還要堅持按摩四白穴,可有效舒緩眼部疲勞。

刺灸法

治法:寒則補而灸之,熱則瀉之。

針刺方法

一般直刺0.3~0.5寸,針感區域性酸脹或有麻電感。

直刺或斜刺0.3~0.5寸,區域性有酸脹感,不可深刺。

向外上方斜刺0.5寸,入眶下孔可有麻電感放射至上脣部,治療三叉神經第Ⅱ支痛。

注意:不宜過深,以防刺入眼眶內損傷眼球。

我的座右銘 利他,善行,厚德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怕冷就一定是腎陽虛嗎?為什麼很多人會出現手腳特別怕冷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