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鍾南山分享了自己的健康經驗。他表示第一是加強鍛鍊,任何工作都代替不了;第二是心態,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第三是不要吃太飽,“這個非常重要,我從來不會吃太飽,早餐非常重要。”

據說上圖是對照實驗,無限制飲食的猴子長年累月後雙眼無神,毛疏肉鬆,而被限制飲食的猴子在同等的時間後依舊精神煥發,皮光毛亮。當你感覺飽的時候實際上就已經超出你的需求了。有一種說法:人類的祖先和大多數其他動物一樣,進食時感到“飽”時食物的攝入比身體實際的需求量要高。因為在野外生存並不一定隨時能夠找到足夠的食物。如果在有充足食物時不吃得比需求多一些,把多餘的能量通過脂肪或蛋白質儲存起來,一旦遇見食物稀缺,找不到足夠維持身體機能執行的能量,而體內又沒有足夠的儲蓄的話,個體和種群就很難長期生存繁衍。 現在人類的生產力大幅提高,多數人不會面臨熱量短缺,但是上古時期體內這種對於“飽”的定義卻保留下來。如果每頓都吃得很飽,那麼長期下來人體攝入的能量會一直高於需求,反映出來的就是現代社會各種“三高”,最終體現在對壽命的影響上。

同理,多數人對高鹽高糖高熱量的“垃圾食品”情有獨鍾,也是由於在野外這些能夠高效補充熱量和營養的食物十分難得,大腦給這些食物打上了“美味”的標籤,驅使我們的祖先在難得遇上這些食物的機會時儘量多補充些,並且產生千方百計獲得這樣食物的驅動力。不過到了現代,比起原始社會,食物已經非常豐富,但人類對於“三高”食物的追求卻保留了下來,一方面供應足夠,另一方面又沒有節制,後果就是攝入量遠超需求,過猶不及,結果原本野外高效的食物到了現代社會卻變成了“垃圾食品”。

人在飢餓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加快進食的速度,恨不得把所有食物都塞進肚子裡。但是,當吃到七分飽的時候,你就會發現自己的進食速度明顯變慢。

有些人平時習慣吃到撐為止,這樣對健康其實是很不利的。而“吃到七分飽”就是當你對食物的熱情度開始下降,覺得原來很好吃的食物變得沒有那麼好吃了,稍微轉移一下注意力就可以很快的停止進食了。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科普|水的種類有很多,但作用卻不一樣,自來水可別再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