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的文章中介紹了血壓偏高身體會有頭暈、頭痛、心情煩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等症狀,這時需要及時採取治療措施,控制血壓,保持血壓穩定,可降低患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其實,控制血壓除了依靠藥物外,生活中這4點自我調理,不僅可以預防高血壓,還可以降低血壓,對穩定血壓有積極作用,從而降低高血壓併發症的風險,其中第3點尤為重要。
1、合理膳食
對於高血壓患者,在飲食上首先要減少鈉鹽的攝入量,因為鈉鹽可以顯著升高血壓及增加高血壓的發病風險;其次,限制總熱量的攝入,尤其是控制油脂型別和攝入量,避免超重或肥胖,超重和肥胖會增加患高血壓的風險。同時注意營養均衡,適量補充蛋白質,適量增加新鮮的蔬菜和水果,注意鈣的攝入,因為,低鈣飲食易導致血壓升高。
2、情緒調節
在前面的文章中多次提及情緒致病,高血壓的發生也與不良情緒關係密切,如現代人生活和工作壓力大,這種壓力通常會有兩種排解方式,一種是將壓力內化,容易發生肝氣鬱結的情況,這類人不僅容易患上失眠,也容易患上高血壓;另一種情況是將壓力外化,常表現發脾氣、急躁、面紅耳赤,嚴重的甚至會有出汗、手抖、心跳加速等,這在中醫上“肝陽上亢”,陽氣太旺盛,上湧於頭,易發生腦出血,因此,這類人也易患高血壓。
可見,情緒對高血壓和心腦血管的防治尤為重要,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控制、調整情緒,創造良好的心理環境,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避免負面情緒,如果出現負面情緒和心態,要及時糾正。
3、睡眠調節
失眠與高血壓的關係是相互影響的,高血壓可以導致失眠,反之,失眠也會使血壓升高。良好的睡眠對於血壓的穩定十分重要。在門診中經常遇到既患有失眠又患高血壓的患者,對於這類患者兩者的調治要兼顧,睡眠好了有助於降壓、穩定血壓;血壓平穩了,有助於良好睡眠。
對於高血壓患者,尤其是患有失眠的高血壓患者要注意睡眠調節,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失眠症狀嚴重的可尋求醫生幫助調理,提高睡眠品質。
4、運動調節
適當的運動不僅可以控制體重預防高血壓、促進健康,還有利於高血壓的控制。但運動時需注意運動強度,過量、過度運動不利於穩定血壓。
以上是高血壓患者日常生活自我調節的4個方面,患者在監測血壓、科學用藥的同時,養成以上良好習慣,對降壓、穩定血壓有積極意義。#高血壓# #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