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糖尿病患者「主食」吃得越少越好,正確嗎?

患了糖尿病,您知道首先需要做什麼嗎?沒錯,當然是控制飲食。

糖自然是不能吃了,那麼主食呢?我想,一定有很多人會認為要儘可能少吃主食。

這看起來似乎有些道理,因為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而碳水化合物歸根結底是糖。

既然得的是糖尿病,那麼但凡含糖的一定要能少吃就少吃。如果您這麼想,那就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了。

我們先來看一個事實,幾十年前中國居民飲食以主食為主,當時糖尿病很少見。可是在歐美髮達國家,飲食以肉食為主,主食只有幾片面包,糖尿病發病率卻很高。

所以,以糧食為主食者並不是越少越好!

從平衡膳食角度來看

碳水化合物作為三大產能營養素之一,它為人體提供了能量和更新組織的“建築材料”。如果缺少了它,就會出現能源短缺,我們人體這座大廈就可能變成“豆腐渣工程”。

所以,營養學家告訴我們,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產生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60%~65%,即使糖友也不例外。

如果不吃主食或進食過少可能會造成兩種結果:

一是由於主食攝入不足,人體總熱量無法滿足機體代謝的需要,從而使體內蛋白質、脂肪過量分解,導致身體消瘦、營養不良,甚至產生飢餓性酮症;

二是由於認為自己已經控制了飲食量,從而對副食放鬆警惕,使每日總熱量遠遠超過控制範圍,而且脂肪攝入過多也易引起高脂血症及心腦血管疾病,最終導致飲食控制失敗。

但吃主食也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要適量。主食是穀類,是碳水化合物,又稱糖類。

20世紀20年代,最早的糖尿病飲食控制,把糖類定為佔熱量的20%。實踐後療效並不好。以後逐步增加到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佔60%。

後來,美國糖尿病學會又提出一個範圍——55%~65%。如果甘油三酯高,則應少吃(55%),如不高,則可多些(65%)。

可是到2007年,美國糖尿病學會的正式檔案上已經沒有這個百分比了,卻提出了糖類不能低於每日130克(約二兩半)。

為何如此?因為大腦神經的營養必須依靠葡萄糖,糖類吃少了容易發生低血糖,出現頭暈、冷汗、乏力等症狀。

因此對於含較多複合碳水化合物的主食來說,升血糖速率相對較慢,在總熱量範圍內適當控制,但不必過分限制。

一般來說,每日主食攝入量不應少於150克。

假如一箇中等體型和中等活動量的糖友每天需要的總能量為1600千卡,那麼其碳水化合物所佔的能量就是1600×60%=960千卡,而每1克碳水化合物產生的能量為4千卡,那麼960÷4=240克,這就是每天所需要的碳水化合物的量。

如果按主食中大約含有75%的碳水化合物來計算,那麼一個糖友每天所需要的主食量就是240÷75%=320克,約合6兩主食。

糖友應該怎樣吃主食或糖類呢?

目前糖尿病飲食控制的重點,一是減少總熱量,二是減少飽和脂肪。

減少總熱量並不一定要每天具體計算食物的熱量,實際上我們一般老百姓很難做到這點,只有營養學家才能做到。而且,每人每天進食量都有上下波動,每人的消耗量也不相同。

因此,吃多少要看熱量進出平衡的結果,具體反映在血糖、體重及腰圍上。

我們可以掌握吃到七八分飽,使超重的體重逐步下降,這說明你減少了總熱卡量;如果體重還在升,腰圍還增粗,說明你熱卡過剩。

選擇血糖指數低的食物

血糖指數同等量的碳水化合物對血糖的影響不同,它是以以葡萄糖或白麵包所升高的血糖作為1,其他同等量的糖類所升高的血糖據此計算。

此指數低的食物,在等量的情況下,對血糖影響較小。

此指數除了與食物品種不同有關外,還與生熟、烹飪方法、加工程度、所用熱度與溼度等許多因素有關。

所以有時可在餐後2小時測一次血糖,看此食物對血糖的影響究竟如何。

提倡多吃蔬菜水果,因為蔬菜水果含熱量低,而含纖維素、維生素、微量元素等卻豐富。

具體吃什麼則不必強求一致,因為產地不同、季節不同、飲食習慣也不同。

但原則上,蔬菜要多吃深色的、含纖維素多的、新鮮的,花色品種要多樣,還要多吃豆類,而對富含澱粉的土豆、山藥、山芋、芋艿等則少吃些。

總之,主食並非越少越好,而要根據各人情況掌握適量,使血糖、體重都控制在適當範圍為好。

此外,糖尿病營養治療的首要原則是控制總熱量的攝入,不僅主食的量要控制,副食的量同樣也需要控制,不能因為副食含糖少,就隨意多吃。

1 g碳水化合物產4 kcal熱量,1 g蛋白質也產4 kcal熱量,而1 g脂肪可產9 kcal熱量。

那麼糖友們看完上面的這些小知識,知道主食該怎麼吃了嗎?

文章:山西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內分泌二科 張奇美

配圖:網路(侵刪)

#「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肝臟不好,睡覺時有4個跡象,醫生:做到3點,清肝毒,肝臟強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