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不耐受”這個名詞鮮有人知,你可能想不到,賴以生存的食物、令人愉悅的美食佳餚,可能在滿足我們身體需要的同時,也一直在傷害著我們的健康!慢性腹瀉、便祕、痛風、關節炎、鼻竇炎、皮疹等症狀,長期反覆發作,去醫院看醫生卻並不能理清病因,各種用藥不起效果,這很有可能因為食物不耐受引起的。
相對於食物過敏,食物不耐受的情況在腫瘤患者中則更加常見。兩者出現的症狀有的時候比較類似,一般也是食用某些食物後,身體出現嘔吐腹瀉等胃腸道反應、皮疹等反應,但由於兩者的發病機制不盡相同因而在飲食處理上也不盡相同。
了解食物不耐受食物不耐受是一種由於食物引起的慢性免疫反應,它是一種複雜的變態反應疾病,是人體免疫系統對進入體內的某些食物產生的過度保護性免疫反應,它可引起全身各系統的慢性症狀。
食物不耐受主要是因為體內缺少某種消化酶而導致的。食物進入消化道後,由於人體缺乏相應的酶,或是食物中含有某些特殊的化學成分,再或是由於胃腸道的屏障作用被破壞等,使得人體不能充分消化這種食物的大分子,免疫系統便將其當作有害物質來識別,從而導致過度保護的情況發生,引起一系列慢性症狀,就是食物不耐受。
食物不耐受≠食物過敏食物過敏往往是由食物蛋白質引起的,而食物不耐受則不然,例如有些患者喝完牛奶會出現腹脹、腹瀉等情況,實際上是由於患者體內缺乏分解牛奶中乳糖的乳糖酶而出現了不耐受的症狀,還有一些患者吃完番茄嘴邊會起疹子,則是由於身體不能耐受番茄中的水楊酸造成的。目前發現使人體產生不耐受反應的物質主要有乳糖、組胺以及水楊酸等幾種。
另外,相較於食物過敏的快速反應,食物不耐受發生的時間往往是吃下食物後幾小時到幾天,因而比較隱蔽,不容易發現,需要患者及家屬仔細辨別。長期食用不耐受的食物可能引發偏頭疼、炎症性腸病、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慢性膽囊炎、膽石症、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等一系列慢性疾病。
食物不耐受的臨床表現食物不耐受的臨床表現多樣,涉及全身多個系統。多數表現為胃腸道症狀和面板症狀。不同患者對於同一種食物不耐受的症狀也不盡相同。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系統的慢性疾病都與食物不耐受相關,如腸易激綜合徵、炎症性腸病、慢性鼻炎、鼻竇炎、哮喘、慢性咳嗽、慢性腹痛腹瀉、口臭、口腔潰瘍、噁心、胃腸脹氣、痤瘡、過敏性紫癜、蕁麻疹、慢性便祕、關節炎、焦慮、憂鬱、偏頭痛、睡眠障礙、肥胖等,都可做食物不耐受檢測。
食物不耐受的飲食原則1、如果您認為自己對某些食物存在不耐受的情況,一般為食用完數小時後有腹瀉、腹痛、消化不良、皮疹等情況可以到醫院進行食物不耐受的相關檢查詢到您不能耐受的食物,常見的食物不耐受食物有牛奶(乳糖)、雞蛋、小麥、玉米、堅果、大豆和貝類等。
2、目前可檢測14項到90項的食物,檢測結果可分為“陰性、輕度不耐受、中度不耐受和重度不耐受”。了解自己不耐受的食物,並根據不耐受的程度,可以將日常飲食進行調整,建議諮詢您的臨床營養師為您制定詳盡的飲食計劃。如結果為“陰性”的食物可以正常食用,輕度敏感的食物採取輪替間隔一段時間食用或者忌食,對於中度和高度敏感的食物直接忌食等方法。
3、若對某種食物為中度或高度敏感,在飲食中不僅要避免不耐受的食物,對含有不耐受食物成分的各類食物也要避免。比如有些患者對牛奶不能耐受,那麼其他的含乳製品,例如冰淇淋、奶油等也是需要限制的,可以用豆漿、豆腐腦等替代牛奶。
4、如果您是牛奶中的乳糖不耐受,也可以嘗試食用不含乳糖(提前將牛奶中的乳糖分解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牛奶或者優酪乳。有些患者對少量乳糖是可以耐受的(輕度不耐受),可以將牛奶稀釋後少量多次食用,量以不引起不適反應為宜。也可以用牛奶製作饅頭或者包子食用。
5、如果患者對某種食物有不耐受的情況,也請不要太擔心,只要在飲食上稍加註意和調整,相關症狀就會逐漸改善,如果在日常飲食中發現有上述不耐受的症狀也建議患者進行相關的不耐受的檢查,或者諮詢您的臨床營養師儘早調整飲食改善相關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