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物理節育?
物理節育是指利用熱效應和熱外效應抑制精子發生,從而達到避孕目的的方法。
微波是一種電磁波,其波長在1~1m,其頻率為300~300000MHz。微波節育是利用微波的熱效應和熱外效應,干擾睪丸的生精過程,從而達到避孕的目的。
(一)微波節育的原理
微波節育主要利用微波的熱效應和熱外效應。睪丸組織含水量較多,吸收微波能量後,睪丸細胞中的極性分子如水分子、脂肪、糖、蛋白質等發生極高速振動,從而產生熱量,這種熱效應的特點是起效快、內外同熱、熱量均勻、熱效率高,這些方面均優於外源傳導性加熱。微波引起的電磁場能引起離子流的改變和細胞電位的改變,從而導致細胞膜興奮性和通透性的改變。
(二)微波作用的部位
微波對各級生精細胞均有損傷,特別明顯的是微波可阻止初級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和干擾精子細胞的發育變態,粗線期初級精母細胞和早期精子細胞對微波最敏感。精原細胞特別是精原幹細胞對微波的抵抗力較強,在一定範圍內,當其他生精細胞壞死時,精原細胞仍可儲存下來,只有當輻射強度增加,睪丸內溫度達到43℃以上,精原細胞才發生死亡。
(三)微波抗生育的最佳溫度
研究表明,抗生育的溫度為40~42℃時,抗生育過程中無LPO(脂質過氧化物酶)的參與,為安全的抗生育溫度。當溫度為44℃時,睪丸組織和血中LPO明顯升高,睪丸細胞和機體生物膜會受到損傷,故微波抗生育的溫度不宜超過44℃。
(四)微波的安全性
一項研究納入470名受試者,經過1~3年的微波節育試驗後,檢查他們的心、肝、肺、脾、外生殖器、性功能、血常規、精漿果糖、酸性磷酸酶等均未發現明顯異常。關於微波的遺傳學影響,微波急性輻射會引起大量生精細胞死亡,這些細胞不可能引起遺傳危害;但儲存下來的細胞,有人發現微波有致畸作用,但停止照射9周後可恢復正常,另有人則發現停止照射1年後仍有生精過程的退化現象,這可能由於輻射器功率分佈不均,睪丸區域性溫度超過40~42℃。總之,多數人認為微波對遺傳物質的作用雖不如電離輻射那樣強,但在強度較大的情況下可誘發畸變。
(五)微波應用尚存在的問題
(內容源自網路,整理:劉帥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