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1.為什麼要做腸鏡檢查?

在中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腸癌的發病率也迎頭趕上。據今年2月國家癌症中心的資料,無論男女,都位列腫瘤發病率前四名。90% 的大腸癌見於50歲以上的人群。近年,年輕人的發病率有所增長。

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腸癌約90%是腸息肉演化而來,它從腺瘤性息肉演變為癌變,一般需要5-10年的時間,大腸癌早期症狀既不明顯也不典型,非常容易被漏診。在息肉階段發現並切除,是預防腸癌的有效途徑,而發現腸息肉最好的檢查,就是腸鏡檢查。因此,到消化科看病,醫生往往會建議你做一次腸鏡檢查。尤其是40歲以上人群及有腸道症狀者。

大腸癌的危險因素包括肥胖,吸菸,過度飲酒,過多攝入紅肉及加工肉製品,缺乏體力活動,家族史,遺傳因素及其它腸道疾病等。大腸癌的預防包括控制體重,戒菸,調整飲食結構,減少肉食,多攝入高纖維食物,堅持規律的運動,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

2.大腸癌是如何發生的?

引起大腸癌的準確原因目前還不清楚,但是絕大多數大腸癌最早只是一個小小的息肉,一般不會引起任何症狀。息肉是一種瘤狀的組織增生,有很多種,有的不會發展為癌症(可以統稱為良性息肉),有的可以發展成癌症(可以統稱為癌前息肉)。

從癌前息肉開始,經歷一些基因突變,發展為不典型增生,再發展到癌症往往需要數年乃至十年的時間。在50歲以上的人群裡,大約15%的女性和25%的男性都有這種癌前息肉。篩查的目的就是發現這些癌前病變和比較小的早期癌症,及時干預。

3.腸鏡檢查是什麼?

簡單講,腸鏡是一根細細的,柔軟靈活的,帶光的管子,末端有個小鏡頭。醫生把它放進病人的腸道來檢查有沒有息肉或者其它異常變化。如果有,腸鏡前端一個小小的裝置會把病變組織切下來。整個檢查過程一般不會超過半個小時。切下來的組織要送病理醫生做顯微鏡檢查。雖然做腸鏡的醫生根據病變的形態會有一個大致的判斷,但是這些病變是良性還是惡性,最終要靠病理醫生來確診。

4.做腸鏡很痛苦嗎?

現在很多醫院都有“無痛腸鏡”。做之前,通常是消化科內鏡醫生給病人用一些鎮靜藥物,必要時請麻醉科醫生做麻醉。所以,99%的病人都可以輕鬆地完成腸鏡檢查。絕大多數病人要麼昏昏欲睡要麼一覺醒來根本不記得做過這樣檢查。

那沒有麻藥的情況下,腸鏡很疼嗎?一般人還是會有痛感的,程度因人而異。據做過的人描述,輕者如同腹瀉,重者翻江倒海。總之是很不愉快的體驗。

腸鏡檢查是有效的可行的大腸癌篩查方法。美國癌症協會建議,平均風險人群,40歲開始,每十年做一次。如果風險高於平均,建議更早(35-40歲)開始篩查,具體情況跟醫生探討。大腸癌是高發癌症之一,但也是可防、可控、可治癒的癌症。除了控制體重,戒菸,調整飲食結構,堅持規律運動,保持良好心情之外,早期篩查對適齡人群至關重要。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頑固性失眠——黃連阿膠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