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見要抽血化驗,家屬立馬反對了:“不行,不行,一點血也不能抽!”
撰文|多巴胺
某某醫院轉過來一位老年男性病人,說是急性心肌梗死。
家屬將某某醫院的檢查資料都拿了出來,只有一份心電圖,連病歷本也沒有。
心電圖上確實有ST段輕度抬高的改變,但此刻病人並沒有胸悶胸痛等症狀,最主要的是沒有包括心肌酶在內的任何血液學檢查。
僅憑一份心電圖就能夠肯定診斷病人是急性心肌梗死嗎?
顯然不能,能夠導致ST段抬高的原因有很多,急性心肌梗死、心包炎、高鉀血癥、急性心肌炎、肺栓塞、氣胸、早期復極,甚至部分主動脈夾層等等。
在確認了除了一份心電圖便沒有了任何檢查之後,我的內心忍不住腹誹道:“其他檢查也不做,什麼處理也沒有,也沒有簽字病歷,就敢轉診,真是藝高人膽大!”
“怎麼沒抽血?馬上要抽血檢查,明確一下。”在急診搶救室內有專門的床邊快速生化檢測儀,心肌酶最快20分鐘就可以出結果。
一聽見要抽血化驗,家屬立馬反對了:“不行,不行,一點血也不能抽!”
“不抽血怎麼行,要明確一下是不是急性心肌梗死,是的話要馬上做手術放支架的。”
緊接著家屬的回答終於讓我明白了某某醫院為什麼只做了一份心電圖就將病人轉了上來,家屬說:“千萬不能抽血,抽了血要好久才能補回來。”
站在我面前的家屬有很多,包括兩個兒子和兩個女兒在內的大多數人都是這個觀念。
“沒關係,抽不了多少,只有幾管血。”我還在意味家屬擔心過多抽血呢。
“大夫說來做支架就可以了,沒說抽血的事。”我不知道這個回答的真偽,但家屬的這個回答讓我非常窩火。
人體的血液總量大約佔體重的7%-8%左右,換句話說,如果一個人體重有50千克的話,那麼他體內的血液應該有3500毫升到4000毫升左右。
而,對於這位病人來說,抽幾管血充其量不會超過20毫升。
這20毫升的血液對病人來說,並無什麼影響。
在我解釋了為什麼要抽血,需要抽多少血之後,家屬又給出了一個拒絕抽血的理由:“上次抽血後病情就加重了,這一次千萬不能抽。”
這句話徹底讓我心中彷徨了,雖然不知道病人上一次的具體病情,但這一次如果在抽血之後出現了病情變化,我豈不是要難逃罪責了?
畢竟對於一位考慮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來說,病情隨時都可能出現變化,甚至出現室顫等惡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我甚至在那一刻想到了網路上那個影片: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在手術檯上突發室顫,醫生除顫搶救,家屬卻在“砸門闖關”。
雖然即使出現了病情進展也和抽血化驗無關,但是以家屬對抽血化驗這件事的理解,我也難免不會惹火燒身。
一邊是急需要明確診斷的病人,一邊是對疾病滿是誤解不肯檢查的家屬,作為接診醫生,我該怎麼辦?
這是一個矛盾的問題,更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如果不抽血,病人病情變化了,嚴重了,怎麼辦?”
“我是在看病,又不是在算命,你總不能讓我用手指掐一掐就來看病吧?”
雖然我知道答應家屬的要求才能保護好自己,但是我更明白當務之急不只是要保護自己,更重要的是要保護病人的安全。
對於考慮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來說,時間就是心肌,時間就是生命,每被錯過的一秒鐘對病人來說都是確保生命安全的希望。
我的態度很堅決,甚至甩出了這樣的話:“你們要是給他看病的話,要是在我這裡看的話,就必須要抽血檢查。”
話已經豁出去了,我也不怕家屬指責態度不好,也不怕被投訴。因為這是醫療原則,也因為我根本沒有時間坐下來和家屬們慢慢談話。
即使如此,在病人到達急診搶救室到家屬同意抽血化驗,我依舊花費了二十多分鐘寶貴的時間來進行溝通。
在家屬答應抽血化驗的那一刻,我心裡長舒了一口氣,也感嘆著:如果不將寶貴的時間浪費在這些貌似根本不必要的溝通上該多好?
家屬答應了抽血化驗,卻堅持要留在急診搶救室裡監督護士抽血,因為:“醫生答應我們就抽這麼一點點。”
趙大膽開始抽血了,在家屬虎視眈眈的監督之下。
“你怎麼抽了這麼多,醫生答應我們就抽一點的。”實際上,那一試劑管中的血不會超過5毫升。
無奈之中的趙大膽辯解道:“你看就這麼多,不該抽的不會抽,我要你的血又沒有用。”
家屬還在為抽了病人的血而有所不滿,就連躺在隔壁病床上的病人也看不下去了:“你不檢查,醫生怎麼看病?”
家屬嘴上解釋著自己的理由,雖然抽血結束後,病人並沒有出現任何症狀,但家屬卻始終堅持要陪在搶救室裡“監工”。
我和趙大膽都不由自主關注著病人,深怕病人有一點不舒服,否則的話就真要百口莫辯了。
很快檢查結果便出來了,肌鈣蛋白、肌紅蛋白並沒有任何異常。
實際上,這位突發胸悶心悸十八個小時常年患有高血壓病的病人並不是急性心肌梗死,而只是急性心力衰竭和輕度的高鉀血癥。
而某某醫院之所以只做了一份心電圖就將病人轉了上來,可能和家屬對抽血的態度有著莫大的關聯。
最後,我要提醒大家:醫院裡抽的那幾管血,對身體來說,真的無關緊要。相反,如果因為擔心抽血而錯過了檢查,影響了醫生的判斷,可能才會對診治疾病產生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