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是春季的第二個節氣,由於五行中“水生木”,故立春之後緊接雨水到來,此為上天眷顧萬物萌生所帶來珍貴且及時的澆灌,所以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就說“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屬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後繼之雨水。且東風既解凍,則散而為雨矣。”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仍需避風防寒、祛溼氣】一般情況下,雨水時節的降雨機會增多,雨露滋潤萬物,草木蓬勃生長。不過由於這時的氣候還沒完全穩定,加上春季多風,而突然的降雨又會導致氣溫降低,所以不建議大家太早換季,早晚外出仍要注意避風防寒,尤其是足部、膝蓋、頸肩、腰部、腹部、背部,這些都是容易中風的部位,一定要格外注意遮捂保暖,以免風溼上身,導致反覆疼痛。
【飲食不節制生冷,會扼殺初生陽氣,導致反覆腹瀉】中醫認為,脾氣的升騰是初春陽氣升發的助力,所以這個階段的飲食一定要謹防生冷油膩,例如冷飲、冰品、水果、精緻甜點、油炸食品等等,這些都會降低脾氣的運化能力,還容易滋生溼氣,進而使得人體的陽氣無法順利升發而內陷,容易造成未來反覆腹瀉的毛病。因此在《黃帝內經》也提出“春傷於風,夏生飧洩”,這就是由於春季陽氣該生長時反被抑扼,結果在人體內形成一股不穩定的能量,也就是所謂的“內風”,這個風會刑剋脾胃,影響人體消化吸收的功能,進而導致長期腹瀉的疾病。
【雨水食療——小米蓮子姜棗粥】由於辛丑年的寒溼氣偏重,所以溫陽祛溼將是今年最重要的養生重點,而在這個萬物初生,正需要滋養的雨水節氣,我們也可以跟大自然學習,適當吃一些對脾胃有幫助的飲食,來助力人體的新生。因此建議大家這段時間,可以根據個人口味,經常將小米、蓮子、生薑、大棗煮粥食用,以達到健脾益腎,散寒祛溼的效果。
小米,得土氣最厚,又稱為“脾之果”,其性微寒、味鹹,能養腎氣,益胃氣,補元氣,利小便,是非常適合消渴病人(糖尿病)的輔食。
蓮子,性平,味甘,除了補脾益腎、固精止瀉,還能贍養心神,尤其適合容易腹瀉的朋友,反之有便秘的朋友就不太適合多吃了哦。
以上食材再加上生薑溫脾昇陽、散寒祛溼,大棗滋養脾胃之陰血,這道粥品能在雨水時節為脾胃帶來適當的滋養與顧護。如果是特別怕冷,性功能低下,經常感覺下肢、腰腹發涼,腹瀉情況也比較嚴重的朋友,建議可以再加上一點肉桂粉,來加強溫補下元腎陽,提升固護精氣的功效。
《內經》說“地氣上為雲,天氣下為雨”,天地之氣相交乃得甘霖雨露,所以雨水節氣也相應了《易經》的泰卦,是個相當吉祥的時節。在此也祝福大家,都能步伐輕盈,內心輕鬆,乘著雨水的美意出發,感受新年春雨的撫慰。
黃薰瑩中醫師 辛丑雨水
#雨水節氣吃什麼#
#雨水節氣養生#
#中醫養生#
#節氣食療#
#你好,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