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春節飲食#

2021新年快樂HAPPY NEW YEAR

順時養生

春節正值初春,春三月,肝臟當令,肝喜散而惡收,辛散可以升發陽氣,適合於春天的氣機,以應於肝氣“春生”之需。木氣喜溫而惡寒,春天養肝,當溫升,再者,肝屬木,肝味酸;脾屬土,脾味甘。春天肝木當令,其易氣旺,肝木旺則克脾土,導致脾弱。唐代孫思邈《千金方》中有云:“春日宜省酸增甘,以養脾氣。”

故飲食上還要適當吃些甘味的食物,如大棗、蜂蜜、枸杞、芡實、山藥、燕窩等等,可以補養脾氣。況且,脾旺則氣血化生有源,亦讓人更健康。再有,考慮到春季陽氣初生,宜食辛甘發散之品,如大米、小米、糯米、高粱、薏米、豇豆、扁豆、黃豆、春筍、胡蘿蔔、芋頭、紅薯、土豆、南瓜、黑木耳、香菇、桂圓、栗子、大棗、山藥等,不宜食酸收之味。此外,適當多吃大蔥、生薑、大蒜、韭菜、洋蔥等溫性食物。所以,春節盛宴佳餚,飲食當順時而為,疏肝健脾,為春日養生之本。

飲食有節

飲食有節主要包括四個方面:一是飢飽適度,飲食攝入不足則氣血衰少,《靈樞·五味》曰:“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少氣矣。”飲食過飽則傷脾胃,《素問·痺論》雲:“飲食自倍,腸胃乃傷。”二是五味平衡,五味均衡攝入對臟腑有補益作用。若偏嗜五味會引起相應臟腑功能失調。三是飲食寒熱適中。《靈樞·小針解》說“寒溫不適,飲食不節,而病生於腸胃。”四是飲食不可偏嗜。如嗜食肥甘厚味令人生內熱,《素問·奇病論》雲:“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

結合現代營養學理論,營養均衡是首要原則。從食材的葷素種類選擇上要做到合理均衡。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雞鴨魚肉,蛋類,豆製品是必不可少的,但能夠提供豐富維生素、礦物質的新鮮蔬菜、水果,富含膳食纖維的粗雜糧更是春節餐食的健康保證。不提倡大魚大肉,菜品的搭配上做到一葷兩素或半葷半素,既可飽口福又不會給身體造成過大的負擔。口味宜清淡,食鹽及其他重口味的調味品要適量,不宜過多。加工方式也非常重要。傳統的烹調方式煎炒烹炸,屬高溫烹調,容易造成營養素不同程度的損失,還會造成油脂攝入過多。尤其是炸制的食品,使用過多食用油,高溫下還會生成許多有害物質。建議多采用低溫烹調方式——蒸煮汆燉拌,減少烹調油用量,做出來的菜餚口味清淡,色澤清爽,也較好地保留了其中的營養素,保持了食材本身的風味。另外,飢飽有度,掌握進食量,不可食之過飽,暴飲暴食會增加脾胃、心血管、肝臟、腎臟、胰腺等造成傷害,更是有相關基礎病人群的健康大忌。節日期間還應保持情緒穩定,心境平和,精神愉快,喝酒也要節制,不能過量,這樣才能有利於身體健康。

飲食潔淨

歡天喜地過春節,食品安全莫等閒。飲食必須要安全。年夜飯以及春節期間的食物、飲品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從食材的採購、包裝、運輸、製作、儲存等各個環節都要注意,一定要把住病從口入關。

飲食有節 身必無災

順時養生 健康常在

祝大家過一個愉快的春節

營養科供稿

校對:雷春香

責編:陸 靜

9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兩性運動時可能引發心梗?還有哪些要注意的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