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我們今天僅僅從醫學的角度來談談,為何麻醉藥在犯罪領域如此受青睞。

站在一個犯罪分子的角度,他想要藥物想達到什麼樣的效果?首先:希望受害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實施犯罪過程,也就是患者無意識。其次:整個過程不能有應激反抗性的行為,肌肉得用不上勁。最後:可以維持一段時間,不能太快醒來。能滿足以上這些功能的藥物就是市面上常用的迷藥,主要分三大類:第一類是鎮靜藥,像三唑侖、氯硝西泮,臨床上什麼樣的人需要鎮靜呢?像癲癇患者在發作癲癇的時候,好多失眠患者睡不著覺的時候,可以應用鎮靜藥降低神經系統的興奮性。第二類就是一些含有新的精神活性物質的化學藥品,比如卡西酮類、芬太尼類、合成大麻素類物質,這些化學藥品目前仍屬於未管制範圍,很容易被鑽空子。第三類就是麻醉藥,我們先不考慮價錢以及上貨渠道這些,僅僅從醫學的角度來看看,第三類麻醉藥的特別之處。麻醉藥的初衷一個藥物怎麼才能稱得上是麻醉藥呢,就是這個藥物可以使人的神經系統處於一種被抑制的狀態,因為在抑制的狀態下,人體會表現出鎮靜、肌松、遺忘、意識消失、催眠等等,它不僅有鎮靜的功效,而且可以影響人的意識。這樣就可以抑制一些異常的應激反應,在正常情況下對人體是一種保護,讓大家免受痛苦。麻醉藥的苦衷既然麻醉藥作用於神經系統,選哪一種效價高一些呢?我們都知道神經系統分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從來都沒有聽過哪個犯罪分子拿著局麻藥利多卡因去作案的,所以說犯罪分子主要致力於中樞神經系統,也就是大腦,大腦在清醒時可以控制著人的情感和行動,當功能被抑制時,通俗一點說,就是什麼都不知道了。我們把這種可以抑制中樞神經系統功能的麻醉藥稱為全身麻醉藥,簡稱全麻藥,它能可逆性引起暫時性感覺、意識和反射消失,讓骨骼肌的鬆弛,波及範圍廣,麻醉效果強。麻醉藥的給藥途徑根據給藥方式的不同,全麻藥分為吸入性全麻藥和靜脈全麻藥,這兩種各有優缺點,吸入性麻醉藥是透過呼吸道給藥,操作起來比較簡單,但是起效得經過一個麻醉誘導期,也就是這個氣體得透過呼吸道,一關一關,氣管、支氣管、肺泡、肺泡表面毛細血管,然後進入血液迴圈,最後到大腦發揮作用。而靜脈麻醉是直接靜脈注射或者肌肉注射入血,比吸入性氣體快,但是靜脈注射也是個技術活,可能不乏這樣的犯罪分子,或者專業人士犯罪,但是大多數罪犯還是選擇那個門檻比較低,好入門的那一種,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吸入性麻醉。為何眾多麻醉藥中被選中的是“七氟烷”從犯罪的角度講,沒有一個罪犯不想“簡單、快速、不留痕跡”的結束犯罪過程,因此對麻醉藥的要求得是“好操作、效果好、入戲快、齣戲容易、持續時間不能太短”,大家不要小看了這幾個指標,這些放在臨床上可是有專業名詞來對應的,比如( minimal alveolar concentration , MAC) ,各種吸人性全麻藥都有固定的MAC值,數值越低,這個藥的麻醉作用越強————可以保證效果好還有血/氣分佈係數:血中藥物濃度與吸入氣體中藥物濃度達到平衡時的比值,它表示全麻藥在血中的溶解度,血/氣分佈係數小的藥物,在血液中溶解度小,在肺泡氣、血中和腦內的藥物分壓能快速提高,麻醉誘導的時間就越短,這個值越小越好————可以保證入戲快、齣戲容易腦/血分佈係數:血中藥物濃度與腦組織中藥物濃度達到平衡時的比值,腦/血分配係數大,進人腦組織的藥量大,麻醉效應強而持久,這個值越大越好­­————可以保證持續時間長下圖是我們課本上的講解,我們看吸入性麻醉藥裡,除去帶有“差”或者“慢”的,剩下就是中間3種了,按照上面的標準,血/氣分佈係數越小越好,腦/血分佈係數越大越好,七氟烷完美取勝。而且實際上七氟烷本身對心肺功能影響是很小的,手術時有專門的儀器控制給藥壓力,安全性還是有保障的,但是在沒有儀器控制的情況下,怎麼知道進了多少呢?那隻能憑感覺了,感覺這個東西,很多時候都是不準的,可能這也是為何所謂安全的藥物也會出現致死事件,因為麻醉過程中的監護人不負責。但是我們從新聞報道里無法知道詳細的作案情景,因為這個七氟烷是液體,在臨床上使用時需要用專門的儀器將其轉換為蒸汽之後才能用,而且這個東西容易揮發,到底是如何保持那麼合適的濃度呢,畢竟多數犯罪分子不是為了殺人,還是想讓受害者醒過來的,這種手段應用到臨床那就是麻醉深度評估,那些慣犯的技術也能稱的上是一門技能了。最後的最後,希望女孩子還是要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要迷戀網上的雞湯,保護好自己,自尊、自重、自愛。

(文中圖片均源於網路)

7
最新評論
  • 不吃早餐與膽結石的關係:真相大揭秘,還有其他健康影響
  • 硬核的切胃減肥:為了瘦下來,把自己2/3的胃切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