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清明之後,天氣越發多變,忽冷忽熱,養生切記要以“捂”為主,慎防各種“氣象病”。
每年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為清明節氣開始。清明是24節氣中第5個節氣,它是表徵物候的節氣,含有天氣晴朗,草木繁茂的意思。
清明時節,春意漸濃,但這時正是冷暖空氣衝突劇烈的時候,海洋上空的暖溼空氣日益加強,經常不斷地與南下的冷空氣相遇,形成忽冷忽熱、時晴時雨的天氣。
值此時節,公眾應注意預防因天氣變化引起的“氣象病”。所謂“氣象病”是指由天氣或氣候原因引起疾病發作或者病情加重,比較普遍的如心肌梗塞、關節炎、風溼痛、感冒、支氣管炎等疾病,其發病率都與天氣變化有密切的關係。因此,此時節宜保暖,衣服不宜頓減,著裝要以“捂”為主,以助人體陽氣生髮,抗禦外邪侵襲。
通常在這一時節道家修行者會更多的鍛鍊身體,增強體質,多進行室外活動,或散步,或做操、或打拳。此外,要注意經常到戶外晒太陽,這樣可增加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削弱細菌和病毒的致病能力。
另外,公眾在飲食上務必要遵循抗病毒原則。日常飲食中,除了多喝水外,應注意攝取充足的維生素和無機鹽,比如小白菜、油菜、胡蘿蔔、南瓜等。另外還應注意多食富含維生素E的食物,以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比如蛋黃和豆類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