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痛
胃痛又稱“胃脘痛”。常見的有急、慢性胃炎、胃或十二指腸潰瘍及胃神經官能症等。其發病原因有多種,如化學品或物理性刺激,細菌或其毒素作用,暴飲暴食或長期吃刺激性食物,或因精神緊張,高階神經活動的機能障礙,以及胃酸分泌過多等,致胃粘膜受刺激,平滑肌痙攣,胃腸功能亂所引起。
祖國醫學認為,胃脘疼痛多由胃氣阻滯所產生,所謂“不通則痛?。導致氣滯的原因,可因胃塞而致氣機凝阻,胃熱以致氣火衝激;或由情緒抑鬱不舒,引起“肝氣犯胃”,也可由飲食無節,食積內停,使胃氣失於通暢,或脾胃痰溼,水飲留阻;或有瘀血凝滯,均為產生胃痛的原因。
臨床表現
1.急性胃炎:起病較急,上腹持續疼痛,胸脘悶滿不舒,噁心、嘔吐,並伴有腹瀉、發熱等症狀。
2.慢性胃炎:起病一般比較緩慢,疼痛多表現為隱痛、脹痛,有時胃脘部有灼熱感,常在進食生冷食物後疼痛加重或感覺脹滿,食慾減退,近延日久,可見消瘦,面色蒼白,全身乏力等症狀。
3.潰瘍病:上腹有節律性疼痛,多是週期性發作,胃潰瘍多在食後1~2小時內發作,十二指腸潰瘍多在食後2~4小時發作,疼痛在進食後可以得到緩解。出血為潰瘍病常見的併發症,如嘔血血色呈深棕色,常挾有未完全消化的食物殘渣。便血多見柏油色的黑便。
體檢:背部8~12胸椎棘突常有壓痛點,胃潰瘍多在上腹左部有壓痛,十二指腸潰瘍多在上腹偏右部有壓痛。出血者,便隱血試驗呈陽性。
4.胃神經官能症:上腹部有時疼痛,胃納減少,噯氣、噁心、嘔吐,咽喉似有梗阻,常伴見頭暈、頭痛、心煩、失眠、肢體乏力等狀。
國醫學對於上述各病,分為以下幾類症候群:1. 脾胃虛寒:
疼痛喜溫、喜按,如飲食生冷則加劇,嘔吐清水,食物不化,口不渴,或大便清稀,肢體欠溫,怕冷,舌質淡,苔簿,脈濡緩無力。
2. 胃熱氣鬱:
疼痛較劇,胃脘有螬雜,灼熱感,口苦,口渴,小便黃赤,大便祕結,舌苔黃膩,脈數。
3. 肝冒氣滯:
胃院走竄疼痛,時有脹滿,噯氣或矢氣後能緩解,吞酸或嘔酸水,情緒抑鬱或精神激動時發作更甚,舌苔薄膩,脈弦。
4. 食積阻滯:
脘痛脹悶,噯氣不舒,嘔吐酸腐食物,不思飲食,或伴腹瀉,舌苔厚,脈濡滑。
5. 痰飲逗留:
胃脘疼痛,嘔吐涎沫,眩暈,心悸,胸痞,苔白膩,脈沉弦滑。
6. 血凝凝滯:
疼痛拒按,痛處固定不移,或有痞塊,大便色黑,或嘔血,舌質暗紅或紫,脈弦澀
鍼灸療法施治原則:以利氣和胃為主,佐以對症加減用穴。
常用穴:內關,足三裡。
備用穴:中脘、胃俞、胸8-12夾脊、巨闕、豐隆、三陰交、太沖、建裡、公孫、脾俞,膈俞、關元、陷谷、內關、陰陵泉。
方法:
以常用穴為主,中強刺激,留針或間歇運針,每天或隔天一次。疼痛較劇的,也可一日針2~3次。
如肝胃氣滯加中脘、太沖;
脾胃虛塞加脾俞、胃俞用艾條溫灸,甚則加關元用隔姜灸或直接灸。
痰溼水飲逗留加巨闕、豐隆、陰陵泉,巨闕可用艾條溫灸。
瘀血凝滯加膈俞,三陰交、公孫;
胃熱氣鬱加陷谷、內庭。
食積內停加建裡。胸8-12夾脊,一般在慢性過程中應用。
方義提要:
內關屬手厥陰,通於陰維,主胃心胸之病,足三裡是胃之合穴,兩穴相配統治一切胃病。
肝胃氣滯者,加中院、胃俞,以和胃氣,太沖肝經之原以平肝氣。
脾胃虛塞者,灸脾俞,胃俞以溫運中州,加灸關元壯其火,以加強脾胃運化的作用。
痰溼逗留者,加巨闕,豐隆以化痰暢中,陰陵泉建脾利水。
瘀血凝滯者,加膈盒,血之會穴,三陰交統屬三陰,公孫脾經之絡穴,通於衝脈,衝為血海,都能行血破瘀。
胃熱氣鬱者,取陷谷、內庭清洩陽明之邪熱,以通腑氣。
食積內停加建裡,以寬中和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