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個節氣,每年的4月5日前後,太陽到達黃經15度時即為清明。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並且清明影響相對更大。清明的原意是天氣逐漸轉暖,萬物復甦,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可以春耕播種了。
立春之後,體內肝氣隨著春日漸深而愈盛,在清明之際達到最旺。常言道過猶不及,如果肝氣過旺,會對脾胃產生不良影響,妨礙食物正常消化吸收,還可造成情緒失調、氣血執行不暢,從而引發各種疾病。這段時間是高血壓病和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期,因此在清明這一節氣中,谷醫堂專家提醒您一定要注意肝和肺的保養。
起居養生
(一)動靜結合
在起居方面,要早睡早起、平心靜氣以養肝,可選擇靜中有動的運動,運動時不宜出汗過多,以免陽氣外洩,亦可參加踏青、盪鞦韆、插柳等一系列民俗體育活動,以疏通冬日的氣血積鬱,讓精神壓力得以緩解,使心胸開闊、心情愉悅,使人體正氣增強,提高對疾病的抵抗力。這時氣溫雖然開始轉暖,但早晚仍舊較涼,早出晚歸者要注意增減衣服,避免受寒感冒。過敏體質的人在這個季節應防花粉症及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特別要注意避免與過敏原接觸,減少戶外活動。
(二)保暖防溼
清明表示已到季春,正是植物繁茂秀美,陽熾陰伏的時候,此時應該早臥早起,以養髒氣。同時,由於降水增多,在這“雨紛紛”的節氣溼氣較重,容易感受溼邪,因此要注意防潮,切勿久處溼地以防感受溼邪,尤其是老人家,易出現關節疼痛等病症,更要做好保暖防溼的保健。
飲食養生
(一)減甘增辛
在飲食方面,清明節又稱“寒食節”,有些地方還保留著清明禁火吃冷食的習慣。不過,在清明時節,凡是耗損或阻礙陽氣的情況都應該避免。由於清明時腎氣漸弱,心氣漸起,木氣正旺(肝屬木),氣候多雨陰溼、乍暖還寒,因此飲食方面宜溫,減甘增辛、補精益氣,應多吃些蔬菜水果,尤其是韭菜等時令蔬菜。另外,清明節氣中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可多吃些護肝養肺的食品。同時,也可以結合食療藥膳進行調理。
(二)常用食物
宜食具有柔肝養肺作用的時令蔬菜水果,如白菜、芋頭、蘿蔔、蓮藕、黑木耳、黑米、黑芝麻、紫菜、淡菜黃瓜等;薺菜益肝,山藥潤肺,菠菜利血也應多吃。宜用性溫利水、養血補益的藥材,如銀耳、黃芪、薏仁、桑葚、菊花、杏仁等。宜適當食用一些性味清涼的水果, 如香蕉、橘子等。血壓偏高的人宜食含鉀、鈣豐富而含鈉低的食物,如土豆、茄子、海帶、萵筍、牛奶、酸牛奶、蝦皮等。
(三)常用食譜
1. 玄蔘燉豬肝
原料與做法:玄蔘15克,鮮豬肝500克,菜油、醬油、生薑、細蔥、白砂糖、料酒、溼澱粉各適量。將豬肝洗乾淨,與玄蔘同時放入鍋內,加水適量,燉煮約1小時後,撈出豬肝,切成小片備用,將炒鍋內放入菜油,投入洗淨切碎了的姜、蔥,稍炒一下,再放入豬肝片中,將醬油、白砂糖、料酒混合,兌加原湯適量,以溼澱粉收取透明湯汁,倒人豬肝片中,攪拌均勻即成。
功效:滋陰、養血、明目。
2. 家常公雞
原料與做法:嫩公雞250克,芹菜75克,冬筍10克,辣椒20克,瘦肉湯30毫升,姜豆瓣醬、白糖、醬油、醋、食鹽、澱粉、味精、植物油各適量。雞肉切成小塊,用水焯後撈出備用;芹菜切成段,冬筍切細條,辣椒剁碎,姜切成末。澱粉兌成溼粉,取一半和醬油、料酒、醋、鹽放入同一碗內拌勻;另一半溼澱粉和白糖味精高湯調和成粉芡備用。植物油入鍋加熱,先煸雞塊至雞肉變白水分將干時,放進冬筍、豆瓣醬、姜等用大火急炒至九成熟,加入切好的芹菜略炒,倒入調好的粉芡至熟起鍋即成。
功效:溫中補虛降壓安神。
運動養生
清明時節,氣候逐漸轉暖。除東北與西北地區外,中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已升到12℃ 以上。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天氣清澈明朗,冰雪消融,草木萌發,桃李初綻,萬物欣欣向榮,清潔明淨的春季風光代替了草木枯黃、滿目蕭條的寒冬景象,到處給人一種清新明朗的感覺。此時人們筋骨舒展,五臟六腑潤濡,因此宜多到戶外運動,如晨運、登山、踏青、郊遊等,而且宜加大運動量。
清明過後雨水增多,氣候潮溼,容易使人產生疲倦嗜睡的感覺。而晴雨多變的天氣容易使人受涼感冒,患上扁桃體炎、支氣管炎、肺炎。此時又是呼吸道傳染病(如白喉、猩紅熱、百日咳、麻疹、水痘、流行性腦膜炎等)的多發季節,因而要注意天氣變化,及時增減衣服,儘量少出入公共場所,尤其要注意防止“病從口入”。
在春風和煦的日子裡,健走、慢跑等相對安靜的運動更適合剛剛從寒冬走過來的你。且走且跑且停,時快時慢,這種走走停停、快慢相間的健走或慢跑可以穩定情緒,消除疲勞,亦有改善心肺功能、降低血脂、提高身體代謝能力的保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