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辛夷--治鼻淵要藥。本品祛風散寒,能上行頭目而善通鼻竅。用於外感風寒,頭痛鼻塞,尤為鼻淵頭痛、鼻塞、臭香不聞、濁涕常流等症的要藥。
2 柴胡--治療少陽證要藥。本品長於疏解半表半里之邪,故用為治療少陽證要藥。用於傷寒邪在少陽,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口苦、咽乾、目眩等證。
3 山豆根--治咽喉腫痛要藥。本品能清熱解毒而利咽喉,為治咽喉腫痛要藥。用於熱毒蘊結、咽喉腫痛。
4 白頭翁--治痢要藥。本品能清熱,“涼血,消瘀,解溼毒”,故為治痢要藥。用於溼熱瀉痢、熱毒瀉痢之發熱、腹痛、下痢膿血、裡急後重等證。
5 紅藤--治腸癰腹痛要藥。本品長於清熱解毒,消癰止痛以治腸癰腹痛。
6 大黃--治療積滯便祕要藥。大黃苦寒沉降,有較好的瀉下作用,為治療積滯便祕的要藥。用於腸道積滯,大便祕結。
7 木瓜--治筋脈拘急要藥。木瓜味酸歸肝經以柔肝,性溫可去寒邪拘緊之性,故有較好的舒筋活絡作用,且能化溼,為治風溼痺痛所常用,筋脈拘急者尤為要藥。用於風溼痺痛,脈筋拘急,腳氣腫痛。
8 白花蛇--治風病要藥。白花蛇有較強的祛風通絡作用,前人云其能“透骨搜風”。常用於以下幾種風病:風溼痺痛、筋脈拘攣、口眼歪斜、肢體麻木、中風後半身不遂、麻風、頑癬、面板瘙癢。
9 蒼朮--治溼阻中焦證要藥。蒼朮芳香燥烈、有較強的燥溼健脾作用。對於溼阻中焦,運化失司,而見脘腹脹滿,食慾不振、噁心嘔吐、倦怠乏力、舌苔濁膩者,本品實為要藥。
10 厚朴--消除脹滿要藥。厚朴苦燥辛散溫能祛寒,長於行氣、燥溼、消積。故凡溼阻、食積、氣滯所致的脾胃不和,脘腹脹滿均適用,以治實脹為主。
11 茯苓--利水滲溼要藥。茯苓利水而不傷氣,藥性平和,為利水滲溼要藥。用於小便不利、水腫及停飲等水溼症。另外,停飲所致的頭眩、心悸、咳嗽,亦持本品為要藥。
12 金錢草--治療泌尿繫結石要藥。金錢草利水通淋,排除結石,用於熱淋、砂淋、石淋。13附子--回陽救逆要藥。附子上能助心陽以通脈,下補腎陽以益火,挽救散失之元陽,為回陽救逆之要藥。用於亡陽證,症見冷汗自出、四肢厥逆、脈微欲絕。
14 肉桂--治下元虛冷要藥。肉桂辛熱純陽,能溫補命門之火,益陽消陰,為治下元虛冷之要藥。用於腎陽不足,命門火衰,見畏寒肢冷、腰膝軟弱,陽萎、尿頻及脾腎陽衰,見脫腹冷痛、食少便塘。
15 丁香--治療胃寒嘔吐、呃逆要藥。丁香溫中散寒,善於降逆,為治療胃寒嘔吐、呃逆之要藥。用於胃寒嘔吐、呃逆,以及少食、腹瀉等。
16 山楂--消油膩肉食積滯要藥。本品味酸而甘,微溫而不熱,功擅助脾健胃,促進消化,為消油膩肉食積滯之要藥。用於食滯不化,肉積不消,脘腹脹滿,腹痛洩瀉等證。
17 鶴草芽--驅殺絛蟲要藥。本品有殺蟲之功,且有瀉下作用,有助於驅除蟲體,故為驅殺絛蟲的要藥。用於絛蟲病。
18 榧子--驅蟲要藥。本品味甘性平無毒,既能殺蟲,又不損傷胃氣,具有緩瀉作用,可促使蟲體排出,故為驅蟲要藥。用於多種腸寄生蟲病。
19 地榆--治療燙傷要藥。本品能瀉火解毒,並有收斂作用,為治燙傷的要藥。用於燙傷、溼疹、面板潰爛等證。
20 川芎--治頭痛要藥。川芎祛風止痛之功頗佳,又秉升散之性,能上行頭目,為治頭痛之要藥。用於治療各種頭痛。
21 五靈脂--治療血滯諸痛要藥。五靈脂苦洩溫通,入肝經血分,功能活血散瘀止痛,是一味治療血滯諸痛的要藥。用於瘀血阻滯所致的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腹痛,以及胸痛、脘腹疼痛等證。
22 半夏--治溼痰要藥。本品乃溫燥之性,能燥溼而化痰,為治溼痰的要藥。用於脾不化溼,痰涎壅滯所致的痰多、咳嗽、氣逆等證。
23 羚羊角--治肝風內動,驚痛抽搐的要藥。本品息風止疼功效頗佳,為治肝風內動,驚痛抽搐的要藥。用於驚風、癲痛所致的手足抽搐證。
24 麝香--醒神回蘇要藥。本品辛香走竄之性甚烈,具有較強的開竅通閉作用,故為醒神回蘇的要藥。用於溫熱病熱入心包神昏痙厥、中風痰厥、驚痛等閉證。
25 黃芪--補氣要藥。黃芪能補脾肺之氣,為補氣之要藥。具有升舉陽氣的作用,故可用於脾肺氣虛或中氣下陷之證。
26 白朮--補氣健脾要藥。本品甘溫,為,補氣健脾之要藥。用於脾氣虛弱,運化失常所,致食少便溏,脘腹脹滿,倦怠無力等證。
27 杜仲--治肝腎不足,腰膝痠痛要藥。杜仲補益肝腎,故能強筋骨,而為治療肝腎不足,腰膝痠痛或痠軟無力之證的要藥。
28 當歸--婦科調經要藥。本品既能補血活血,又善止痛,故為婦科調經要藥。用於月經不調、經閉、痛經。
29 熟地黃--補血要藥。本品“補血氣,滋腎水,益真陰”,為補血要藥。常用於血虛諸證及月經不調,崩漏等證。
30 阿膠--止血要藥。本品能用於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等多種出血證,如《千金翼方》以本品配伍蒲黃、生地治吐血不止,以本品為佐藥的黃土湯能治吐血、衄血、便血、崩漏。為本品為主藥的膠艾湯可治崩漏,月經過多,妊娠下血,小產後流血不止等。故本品不但為補血良藥,也是止血要藥。
THE END —
1、文源:《網路》,編校/劉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