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當臨床表現不能用影像結果解釋時,考慮存在罕見的解剖變異。據報道,高達60%的病例存在Willis環的解剖變異,但累及大腦中動脈的變異少見。AMCA(副大腦中動脈,accessory middle cerebral artery)是起源於大腦前動脈(ACA)的變異動脈,與主MCA一起在大腦側裂中執行,供應MCA區域的一部分。一例左側AMCA閉塞後表現為左側MCA綜合徵的取栓治療患者。
Manya Khrlobyan et al. Severe left MCA syndrome with an occluded accessory MCA. Neurology: Clinical Practice June 2019 vol. 9 no. 3 279-281 doi:10.1212/CPJ.0000000000000619
病例摘要
91歲女性,右利手,既往房顫(未接受抗凝治療)、高血壓和肥胖,臨床表現為急性發作的左側大腦中動脈綜合徵,發病1小時到達急診。基線NIHSS評分為24,mRS評分為3分,早期頭CT未見明顯異常,ASPECTS評分為10分。患者到院20min內接受溶栓治療,症狀未見明顯改善。予完善頭頸部CTA,見左側M1節段局灶性重度狹窄、左側A1節段近端小凸起,提示動脈瘤或AMCA閉塞(圖 1, A 和 B)。
圖1.頭CTA 左M1局灶性重度狹窄(箭頭)和左A1段近端異常(圓圈)
遂急診行DSA,證實為左側AMCA的M1節段閉塞,它供應額葉並與相鄰的MCA和ACA分支形成良好的側支迴圈(圖2,A和B)。AMCA與近端A1節段成銳角發出,且AMCA中段存在潛在狹窄。考慮到解剖結構、AMCA口徑小和潛在狹窄,未使用常見支架取栓裝置,而嘗試抽吸取栓,術後左AMCA TICI分級為 2b級(圖2 C)。從症狀發作到再通的時間為4小時。出院時NIHSS為2,mRS評分為3分。
圖2.DSA (A)術前DSA:左側AMCA閉塞。(B)治療後DSA:左ICA取栓後AMCA完全顯示。(C)術前DSA毛細血管期:閉塞AMCA區域灌注減少
患者臨床表現符合左側大腦中動脈綜合徵,其病情嚴重程度高度提示大血管閉塞,但在最初的CTA檢查中可見左側M1段狹窄,但遠端血管通暢,與患者臨床嚴重程度不匹配。後續DSA證實了來源於A1段的AMCA分支閉塞。同時,DSA提示豆紋動脈由AMCA發出而不是狹窄的MCA主幹。此外,由於近端嚴重狹窄,MCA主幹供血區域依賴AMCA側支供血,由此可以解釋患者表現為完全性左側大腦中動脈綜合徵。
以下是幾種關於AMCA起源的解釋。Uchiyama[1]認為大腦中動脈的形成是豆紋動脈的融合,當融合不完全時,可形成AMCA(圖3A [Fig.2])、重複MCA(圖3B [Fig.2])和雙幹MCA(double MCA trunk圖3C [Fig.2] 分為兩種:1.均起自ICA為重複MCA;2.較小支起自ACA,成為AMCA,較大支為MCA主幹)。
在我們的病例中,很難根據上述定義主幹,因為兩支血管幹大小均等。此AMCA供血包含了所有額葉分支,這種結構可能是先天性的,但也可能是由於大腦中動脈主幹狹窄導致的代償。
圖3(Uchiyama N, et al. Neurol Med Chir. 2017)
參考文獻:
[1] Uchiyama N. Anomalies of th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Neurol Med Chir (Tokyo) 2017;57:26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