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肝為剛髒,性喜條達,宜疏不宜補,補則滯塞不通,故理肝之法,大凡遇肝鬱之證,人們總是選擇開破肝氣之藥,如柴胡。
但是肝鬱其氣固不能條達,肝虛其氣亦不能條達。其實肝主疏洩,疏為梳理氣機,洩為疏洩水液。現在很多人開藥,並不重經典,也不重理法方藥,認為情志抑鬱就舒肝,有中醫基礎的知道兩脅脹痛或竄痛、胸悶不舒要疏肝。也有條友曾跟我留言,溼熱患者一定要疏肝,疏肝多次獲良效。其實他說的是經驗中發現的問題,但是他獲得幾次效果後,並沒有反思這個問題。第一,為什麼有效?第二,是不是所有症狀,包括溼熱都要疏肝,疏肝沒有“禁忌症”?
其實第一個問題,就涉及了什麼疏肝的理論知識,因為凡下焦病熱,皆肝木之氣不能上升之故,因木氣之中,原胎火氣,木陷生熱,這時候不僅清木熱升肝木之氣有效,補中降肺也是有效的。第二個問題,應該思考的是怎麼區疏洩不及和疏洩太過,這也是現在很多中醫愛好者疏肝的通病,感覺情志問題疏肝,行氣也必疏肝,或者憑著一些成功經驗治療其他疾病就疏肝。講解之前呢,先說一個大家可能都碰到過的案列,有個中年朋友問我,也是中醫愛好者,認為自己苔黃有溼熱,就用上了龍膽瀉肝湯,舌苔變淡黃,但是又始終不消失,並出現了異常出汗和早洩,問我和服藥有沒有相關性,肯定有的,這就是典型的疏洩太過的症狀。
圓運動的古中醫學裡,就很詳細的疏洩不及和疏洩太過。
彭子說,人身肝木之氣,疏洩不及,則現無汗,尿少,便難,婦人月經來遲等。
疏洩太過,現自汗,尿多,遺精,婦人白帶,月經來早等。
(如果中醫愛好者,想不通知道什麼疏洩太過或者不及會出現這些症狀?篇幅有限,這就是需要你看書再學習再反思了。)
李可老先生怎麼辨證的呢?
他認為,汗多而喘,為肝氣已傷,疏洩太過。
潮熱盜汗,則為肝虛失斂,疏洩太過。
消渴,寒熱往來,則為肝虛是疏洩無度。
這就是很好的區分了疏洩不及和疏洩太過,這就很好的給了我們一個尺度。
若出現肝虛怎麼辦,因為肝虛其氣也無力條達。
張錫純其實就考慮過這個問題,若左關脈特弱,結合症狀,知是肝氣不振,常常投以生黃芪30克,桂枝尖9克,用的方法是補肝氣以實脾胃,令木能疏土。
作者介紹:武漢市三甲醫院內科醫生,公益科普,專業推廣疾病全週期所需科普知識,目的是減輕全社會的醫療衛生負擔。#健康科普排位賽# #中醫養生# #疏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