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年期綜合徵是發生在女性絕經前後體內性激素水平波動引起的一系列軀體和精神心理症狀,時間長達數幾甚至十數年之久。
更年期綜合徵有多種表現症狀
更年期綜合徵的表現千奇百怪,許多症狀在找不到原因的時候往往可以責之於它。除了大家熟知的月經紊亂(早期)、急躁、失眠、抑鬱、心慌、骨質疏鬆、潮熱之外,還有頭痛、耳鳴,記憶力減退,少見的還有腹痛、反胃、多疑、視力下降等等症狀。更年期的女性也是心腦血管疾病包括原發性高血壓及心絞痛、內分泌疾病、消化性疾病、尿道炎、膀胱炎、骨關節病和腫瘤開始高發的年齡,臨床上需要鑑別診斷。
更年期綜合徵的中醫認識
中醫認為更年期綜合徵的病機是年老體衰、腎氣虛弱或受產育、精神情志等因素的影響,陰陽失衡,引起心、肝、脾、腎等臟腑功能紊亂所致,一般肝腎陰虛,陽失潛藏上亢是主要的病機。具體辨證有肝腎陰虛、心腎不交、肝氣鬱結、脾腎陽虛、腎陰陽俱虛等等。肝腎陰虛會導致頭暈、潮熱汗出,心悸失眠、五心煩熱、健忘,舌質紅,舌苔或多或少,脈弦細數。心腎不交,心火亢於上、腎水虧於下,會出現入睡困難,夢多,五心煩熱,口乾口苦,盜汗,尿頻,尿急等症狀。而肝氣鬱結不舒則會出現小腹、兩肋脹痛,易怒多疑,舌質青紫或有瘀,脈弦澀。脾腎陽虛多有怕冷,面色暗淡,腰膝酸冷,腹脹納差,大便溏,舌質淡或胖大有齒痕,脈沉細。腎陰陽雙虛主要表現為失眠,潮熱盜汗,頭暈,耳鳴、腦鳴、四肢涼冷,周身不暖,腰膝痠軟等,舌質淡嫩,脈沉細弱。
中醫治療更年期綜合徵著眼於腎
更年期綜合徵的治療也是從整體出發,辨證治療,但是它的病機與腎、衝任有關,在辨證時需要更多地關注腎陰腎陽。腎陰虛主要有腰膝痠軟、頭暈耳鳴,烘熱汗出,潮熱顴紅等內熱之象,而腎陽虛有腰膝痠痛、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大便稀溏等陽虛內寒之證。陰虛的以六味地黃丸、天王補心丹、鎮肝息風湯等辨證化裁。而腎陽虛則用右歸丸、健固湯、二仙湯等加減化裁。損及他髒,亦常以逍遙散、龍膽瀉肝湯加減兼治。在治療更年期綜合徵時,重肝、脾、腎三髒,歸脾湯、二至丸加減也辨證使用。
更年期綜合徵是身心疾病,中藥可以幫助調五臟氣機陰陽,使人體變化合乎天地之數,人本身對生命的認識以及對待身體變化的態度是緩解不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臨床治療上要顧及病人的情志,儘量開解患者心結,多強調症狀的可逆性,增強患者的信心。要讓患者認識到更年期諸症的調理需時較長,需要一定的耐心,同時鼓勵患者參加社會活動以及體育運動,增強她們對自我的社會角色認同感,分散對身體不適的專注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