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

季羨林先生(1911年-2009年),北京大學教授、國學大師、學界泰斗。在望九之年有人問及他的養生之道,老先生答曰:"我有一個三不主義的養生方法,即不鍛鍊、不挑食、不嘀咕"。

導致老年人痴呆的主要疾病是阿爾茨海默病。但季先生卻沒受到阿爾茨海默病糾纏,直到98歲去世前仍在著述。

本文就以季羨林先生的養生之道做引子,談談老年人如何通過飲食(不挑食)與心態(不嘀咕),避免和延緩由阿爾茨海默病引發的失智與失能。

笫一.關於飲食,在平衡膳食基礎上,分兩方面論述:

1. 重視補充有益神經細胞活動的營養素

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缺少葉酸、維生素C等營養素,可能與阿爾茨海默病發生有關。所以,筆者認為,注意補充這些營養素,會有利於維持大腦神經細胞發育和活動,或能對該病發生與發展起到一定的阻礙作用,至少,對人的總體健康有益無害。因此,在老人的日常膳食中,就不該缺少富含葉酸、維生素B12、維生素C、β-胡蘿蔔素、維生素B6的食物,比如,奶類、蛋類、魚類和燕麥、西蘭花、胡蘿蔔、獼猴桃、菠菜等。另外,老人還要注意攝取足夠的礦物質鋅,富含鋅的食物有魚類、貝類、海帶、紫菜、南瓜、花生、核桃和豆類食物。其中,牡蠣的鋅含量最高。

對阿爾茨海默病要有防範意識。除重視補充維生素C、葉酸等相關營養素和適當多吃一些上述有利智健腦作用的食物外。患有高血脂症、高血壓病、糖尿病和肥胖的人,積極採取相應措施治療和及早糾正不良的飲食習慣,也是減少發生痴呆風險的必要措施。

2. 避免有毒有害物質隨飲食攝入

己經明確,鋁、鉛、汞等物質對大腦細胞有毒害作用,其接觸量與智力衰退和痴呆發生呈正相關。在中國許多地方,製作油條、麻花、涼粉、粉條與蝦片等膨化食品所用的明礬含有鋁;用傳統方法加工的松花蛋、苞米花含有鉛;產自受汙染的水域裡的魚類、貝類產品很可能含有超標的砷、鉛、汞等重金屬。所以,在安排患有阿爾茨海默病老人日常膳食時,就應警惕和遠離這些食物。

從預防痴呆的角度說,人自幼時起就應該重視食品安全,要力避通過飲食攝入過多的鋁、鉛、汞、銅等有害物質。

第二 .關於心態,貴在平和,也分兩方面論述。

1.家人照顧至為重要

南美州委內瑞拉專家的一項研究表明:與家人同住,並受到親人和子女關懷的阿爾茨海默病的老年患者,與缺少親情的患者比較,前者病情發展明顯比後者慢。該研究報告還指出,缺乏情感支援和少同人交往的老人,發生該病的機率比同家人一起生活的老人高。

國內的主流觀點也認為,在阿爾茨海默病的非藥物治療中,最重要的是家庭照顧和與人交流。所以,就該提倡老人與子女一同生活,讓老人享受同後輩在一起的天倫之樂。如果不住在一起,子女則應多找機會陪伴老人。這既可以減少老人的孤獨感,有利於降低痴呆發生的風險,又為父母增加幾分快樂和幸福。

2.老人自已要始終保持樂觀心態

老人退休後,自已也要自強不息,要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應該多學習,主動培養興趣愛好,儘可能多地參加社會集體活動。

多學習、勤用腦,能降低老年人發生痴呆的風險。國外研究顯示,老人學習外語,可使阿爾茨海默病的發生延緩4年或更長。國內不少城市的老年大學外語班火爆,可能這也是原因之一。

筆者要說的另一位國學大師梁漱溟先生,也是北京大學教授,被世人尊稱為"中囯最後一位儒家"。在1986年94歲時還登臺授課,能讀能寫,交談自如。當問及他用什麼方法保持良好智力時,老先生如此回答:"'活到老','學到老',再加上'思考到老'"。樑先生自述的養生之道是:"生活上,少吃多動、持之以恆;精神上,氣貴平和、情貴淡泊"。

像季羨林與梁漱溟二位國學大師那樣直到90餘歲去世前還在工作的老人,能夠遠離阿爾茨海默病,雖然極其罕見。但卻可以說明科學飲食與平和心態是避免和延緩因阿爾茨海默病導致老年人失智與失能的兩件有力武器。(還有多用腦)。也就是說,堅持科學的養生之法,人是能夠遠離痴呆的。

各位年輕的和中年的網友:你認可這一觀念嗎?

向大師學習養生之道!

願普天下人,皆平安幸福!快樂終生!

現今,中國每20名60歲以上的老人中,就有一名由阿爾茨海默病導致的痴呆,這是一個龐大的數字。

劉政 主任醫師。做過10年臨床醫生,上世紀八十年代留學日本,從事營養保健工作30餘年。出版專著九部。

最新評論
  • 孕期如何控制饑餓感
  • 子宮肌瘤“纏身”,吃1果,喝2水,活血化瘀,子宮也許拍手叫好